梦在江南烟雨中 |
|
![]() |
发起人:tufei0817 回复数:0 浏览数:762 最后更新:2008/5/1 9:14:03 by tufei0817 |
选择查看 | 帖子排序: |
tufei0817 发表于 2008/5/1 9:14:03
|
梦在江南烟雨中 (一) 回首。 遥望。 那一缕曼妙身姿在烟雨中飘然,依然是淡淡的绿,徘徊在微风中。蓦然回首,昙花绽放,多少江南美景竟无法与其比拟。 (二) 三年,那漫长的岁月呵。 官家那不可一世、自命不凡的少年,踏上了那十七节台阶。站在桥头,远眺朦胧风景,却忽略了近在咫尺的青翠。 风,轻轻拂起少年的锦色衣祙。袖中的洞箫渐渐露出,红色流苏随风飘起。 《昭君怨》的曲调从桥下传来,如轻盈旋转的舞姿,踏着欢快的舞步,逐渐加快了速度。而后,又宛如一缕青烟冉冉升起,在空中飘游,又渐渐落地。起伏跌宕,却将一轮心事化作舞裙飘舞在风中。 垂下手中箫,低眉,望见小舟从洞桥穿行。舟上,轻轻白纱挡住了四周的惊艳,但那点点青绿却映入了少年的眼。 “姑娘,时辰不早了,回去吧。”丫头提醒着。 一缕颤音首尾,纱中人,幽幽念道:“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姑娘……” “是……船家,回去。”嗓音袅袅,白皙玉指抚琴腰,却留下淡痕。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纱中人闻言,站起,环顾四周,寻找那接诗之人。可叹,那人在何处? “低头不见,抬头见。”少年又言。 纱中人蓦然醒悟,不顾丫头阻拦,点步走出白纱帐。抬眉,那人站在桥中,对她微笑。 (三) 一日相见,便成了终日思念。 白纱前的她,绿色轻纱在风中拂、水中游,是一道朦胧得几乎不切实际的美好。那是一朵出水芙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他愿与她,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里枝。 三月的江南,飘雨的江南。 红花楼花魁的绣球招亲,引来了多数人的欣赏,少数人的参与。 他,也是欣赏中人。 (四) 他见到了她,她站在火红的高台上,手中捧着注定她一生的锦色绣球。 她看见了他,眼中闪出莫名的光彩,捧着绣球的白玉指关节竟微微泛白。看着他的眼,她将希望寄托在编织了三天的绣球中。 锦色绣球舞在半空中,画出美丽多情的色彩,飞向她心目中的彼岸。 繁乱的街市,吵闹的人群;欢呼声、谈笑声、嘲弄声,无一不有。 绣球如期地落在了他的面前,她的眼中闪过了惊喜与满足。 “是他。”嗓音如天籁、如清泉、如飘雨的三月江南。 是他,寻寻觅觅,她终在无期等待与守望中寻到了那抹身影。他曾在桥上,对她说: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姑娘……” 是他、是他,就是他…… “姑娘……”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姑娘,你的绣球……” 绣球?绣球在他的手中…… 阴天,乌云,飘起了三月第一场雨—— (五) 什么‘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什么‘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里枝’,什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过是个落落红尘的风尘女子! 手中的绣球在他的手中竟然是如此的轻,如风、如雨、如雪般的轻。轻地即便是落在地上,都不曾发出任何一点声响。 锦色绣球落地了,坠入了灰尘中,撩起了凡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它卷着风的怒吼、雨的咆哮、人的疯狂,远远地,远远地落到了黑暗之中,一去不复返。 那天起,烟雨飘飘,连落红尘三日三夜。 第四日,红花楼花魁香消玉殒的消息传遍众人耳目。 (六) 三年,这漫长的岁月呵。 曾经那不可一世、自命不凡的少年,再度踏上了那十七节台阶。站在桥头,眺望飘雨的天地间。 风,轻轻拂起少年的锦色衣祙。袖中的洞箫渐渐露出,红色流苏随风飘起。 一切,如三年前;一切,又再不反复。 那缕朦胧绿,再不存在;那如花笑,亦再不存在;那口中念、心中思‘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的人儿,早已长眠在这烟雨江南中。 (七) 三年前。 烟雨飘飘的江南。 少年准备上京赶考。 三年后。 依然是烟雨飘飘的江南。 少年封官回省,得听了一个貌美女子瘗玉埋香的故事…… ======== 转自爱情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