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个夜晚的某一个梦里,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法力无边的佛祖。
佛祖对我说:孩子啊,你的心上有尘。
我用力地擦拭,希望将心上的尘擦去。
佛祖又说:孩子啊,你错了,心上的尘是无法擦去的。
于是,我把心剥下来,鲜血淋漓地奉献于佛祖的面前。
佛祖再说:孩子啊,你心虽已剥去,但尘依然还在。
我,一片茫然……
佛祖继续说:孩子啊,境由心生,原由因起,你去“商周”时期看看吧!
于是,我默默地步行至城里那座已经很破旧的图书馆。
因为我是俗胎凡人,我没有穿越时空的本领,我只能从图书馆中的历史书上寻找“商周”的踪影。
轻轻地打开“商周”时期的历史画册,里面的几行小字吸引了我的视线:
原始社会末期,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有一个叫“商”的部落,生产活动以畜牧业为主,农耕渔业也很发达,因从事商品交换而颇有名气。可是到了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把殷商遗民迁到洛邕附近新筑的城市,由于土地不足或失去土地,殷商移民出于谋生的需要,而只能大量从事商品交换……
我很仔细地将这段话读完,有些明白了佛祖让我看这段话的用意。
佛祖问:孩子啊,你是怎么去的“商周”?
我答:我是通过图书馆的历史画册,才找到“商周”的踪迹。
佛祖说:孩子啊,这样不行,你还是再去对面的那座大山看看吧,你会有所收获的。
于是,我听从了佛祖的旨意,非常吃力地爬到了山顶,看到山底下的盆地里有一群人围着一个慈眉善目的和尚。和尚正面对着大山在打坐,那群人用兴奋而又期待的眼神激动却又很安静地看着和尚。过了一会儿,和尚跑到了山的另一面。面对众人迷惑不解的眼神,大师大声地对围观的人群道:善良的人们啊,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魔法,唯一能推动大山的魔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听了大师的话,我仿佛明白了什么,也终于感悟到了佛祖要我来这里的真正含意。
于是,我再一次悄然地来到深山老林中的那座年代已经非常久远了的寺庙,在大师的训戒下,每天静心念经参佛,虔诚修造。面对青翠欲滴的如滔林海,聆听袅袅传来的梵境钟声,我渐渐明白了佛祖所说的“境由心生,原由因起”。
此刻我知道,我的心上了然无尘。
佛祖最后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无田谋生,我就从商;不可穿越时空,我就深入书界。无论有怎样的困顿,无论有怎样的险阻,都要有持之以恒的心境,方能达到目的。孩子,你明白了吗?
我十分虔诚地仰望着佛祖,面对佛祖慈祥的目光,心境豁然开朗,迷惘的眼眸已渐渐清澈,八个闪耀着吉祥佛光的字眼自远而近浮现在我的面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美丽:
穷则思变,变则通达!
佛祖啊,感谢您如慧的指引,我会将您的话告诉所有善良的人们,让他们的梦和我一样,愈做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