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一:宏观面
首先,海外股市的表现,4月份美国股市反弹正是博弈的结果,反弹的逻辑是现实好于预期。美国经济的现实情况依然很糟,但是,由于投资者一季度的预期过度悲观,从而导致投资者认为利空过去就是利好。从公布的企业季报来看,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程度略好于市场预期,出口和弱势美元支撑了跨国企业的业绩,如上周公布业绩的INTEL、COCA-COLA、卡特比勒、IBM公司都从中受益,IBM的股价甚至创出历史新高。但是,下半年可能再次出现现实低于预期的情况,从而引发海外市场调整。因为,美国市场进一步恶化,长期来看,美国经济下行的风险依然很大。
其次,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二季度将处于相对真空状态,给市场带来结构性机会,也带来震荡。由于已公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比预期的好,导致市场在等待进一步明确的经济信号前谨慎乐观。从1-2月数据看,剔除石油加工和电力,全部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7.5%,比去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收入增速维持在高位;成本压力传导顺畅,工业品、以及下游行业毛利都没下降。
但是,出于对2008年中期经济趋势的担忧,又限制了大规模股市。毕竟,外需放缓、通货膨胀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从紧的货币政策也不会轻易改变。因此,6月中旬和8月中旬将对市场形成考验,前者将公布前5个月的行业利润情况,后者将明确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情况。
博弈二:政策面
A股最大的问题之一,以前是、现在依然是“大小非”减持的问题。今后一年多,“大小非”问题将继续透过影响资金供求和估值,来影响A 股市场。“大小非”减持摧毁了A股的高估值体系,特别是,当“大小非”减持不受约束时,“大小非”抛售的恐慌预期将大大降低市场估值。“大小非”,特别是“小非”的可怕之处在于持股成本太低,获利太高。
解铃还须系铃人,大小非问题造就政策市。大小非问题是历史问题,在这个问题最终解决之前,A股市场的转轨市、政策市特征就不容忽视,这是认识A股市场游戏规则的要点。二季度A股震荡市的动力之一正是如此。
中国证监会4月20日发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以及2007年发布的《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越来越严格的对“大小非”减持进行规范。在此政策背景下,“小非”的非理性杀跌行为将受限制,再加上,金融市场创新、限制再、下调印花税组合拳等扶植股市的政策组合拳,A股配置功能将提升,定价权重归金融资本,市场对估值的认可度提升。
震荡格局仍将延续
对于二季度的A股行情,我们仍然维持之前的判断,即上证综指2800-3800点是合理的反弹区域。原因在于,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放缓以及股市投资收益减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后,2008年A股年净利润增长率在18%到22%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同时,比较金砖四国和美国市场的2007年静态市盈率,我们认为,A股静态市盈率在20倍到26倍之间比较合理,那么对应的上证指数点位在2800点—3800点。
但是,考虑到围绕政策市的博弈会成为后市焦点,5月份上证综指有望在3400-3800点为核心的区域中反复震荡,适合板块轮动和波段操作。在此区间底部附近,可以保持积极的仓位配置,即机构投资者仓位在8成左右,个人投资者在7成左右。
把握反弹机会
在动荡的预期中,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寻找确定性价值,把握反弹行情。
第一、顺着政策扶持、经济转型的方向,挖掘增长趋势明确的行业。包括,受经济周期波动小的弱周期性或非周期性行业、防御通胀行业、符合政策方向的行业,如,百货、铁路公路、建筑建材、医药、、信息服务、信息设备、军工、旅游等。
第二、在市场震荡调整到合理估值区间之后,根据投资的“输家”策略,配置具有估值优势、流动性好的蓝筹股,比如,金融、钢铁、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
第三、可以根据政策支持的方向,波段操作主题投资。包括,央企资产注入(特别关注电力、军工)、创业板、两岸“三通”、奥运、医药(医改、“手足口病”受益)、大飞机、上海本地股(特别是直接受益于资产注入、世博、迪斯尼主题公园的)等。我们重申,参与主题式投资,并非是以投机为目的,而是以公司的基本面为安全边际,加上确定性趋势为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