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来股市大幅下跌,重仓股也出现大幅回调,这难免使人猜测基金是否也加入了做空的行列,特别是几次反弹都夭折于基金重仓股的盘中跳水,更让人怀疑基金是否在故意“砸盘”。最近基金公司披露了今年一季度的季报,相关表明基金的平均仓位比去年年底下降了4.75个百分点,这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基金减仓、做空股市的看法。由于基金是现在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群体,看到基金减仓,普通投资者的心态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基金是否在大规模减仓呢?这需作深入的分析。现在人们所得到的数据是,一季度基金的仓位为74.67%,比去年年底明显下降。与此同时,沪深股市的跌幅也超过了30%。把这两个因素放在一起考察,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假设有一只基金,它在一季度没有进行任何操作,既没有买入,也没有卖出,基金规模也没有发生变化,既未发生申购也未发生赎回,情况会怎样呢?如果它原来的总净值是50亿元,而仓位为80%(此时股票净值为40亿元,另外还有10亿元现金),且其净值的波动与大盘同步,可以想象的是,股指下跌了30%之后,其股票净值也会减少到28亿元,而现金仍然是10亿元,这样一来,总净值只有38亿元了,股票仓位也下降到73.68%。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之为仓位被动下降。虽然从表面看,基金的确降低了仓位,但事实上它并没有卖出任何股票。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它所模拟的情景却告诉人们,基金仓位的变动并不全然是因其买卖行为所致。当然,申购与赎回的大量出现也会影响基金的仓位,在股市疲弱的时候,申购通常会较少,而统计数据显示此阶段赎回也不多。排除了这样的机械性因素之后,人们可以看出,此刻基金仓位下降,股票价格下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基金没有表现出明显能超越大盘的能耐的情况下,一季度平均股票仓位下降了不到5个百分点,表明其在股票交易过程中,买卖大体上还是平衡的。
当然,以上所反映的只是今年一季度的情况,进入4月份以来,股市下跌得更快,基金重仓股的表现尤其差。这个阶段基金是否加大了减仓的力度呢?这种可能不能排除,但基于对一季度情况的分析,即便基金在减仓,力度也未必如想象的那么大。毕竟基金也控制不了其重仓股的走势,在某种情况下,它们恐怕是面对重仓股下跌而没有考虑护盘,但也未必在主动地大量减仓,否则基金的净值不会缩水得这么快。对于规模较大的基金来说,可能更习惯于通过调整持股结构而非改变仓位来控制风险。
应该说,面对股市的大幅下跌,基金不可能没有任何减仓的动作,从其仓位的变化看,它们入市的积极性的确大不如从前,但也很难得出它们在大规模减仓的结论。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要解答基金有没有真正看空股市的问题,只是想还基金仓位变动的本来面目,以免人们因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导致对相关信息的误读,进而影响对市场的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