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子 也 无 奈
叔 洪
今天,在一楼的廊檐下见到了两只燕子。它们是悄悄的落下的,并没有和我打招呼。我并不是埋怨它们素质低,而是在为它们感到惋惜。因为我现在看到的燕子,不再是我儿时见到的那种与人类亲密无间的燕子,在它的眼神里隐含着一种担心,隐藏着一种怯懦,而这些我隐隐约约的感到,是因为我们人类与燕子的疏远而造成的。
我估计这两只燕子是一对恩爱夫妻,因为它们落下后在相互点头,并且喃喃低语。我虽然听不懂它们说的是什么,但我感觉得到,它们是在商量能否在这个廊檐下搭一个窝,安一个家,以便它们遮风避雨和繁衍后代。可是,不知是因为没有称心的地方可供选择,还是因为它们对人类已经有了戒心,总之它们没能如愿,又似乎心有不甘,在廊檐下盘桓了几圈,似有恋恋不舍,最后还是悻悻的飞走了。
它们飞走后我便琢磨,难怪这些年看到燕子的机会太少了,可能是人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把过去那种容易燕子搭窝的土坯房子都给扒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的红砖大瓦房,继而又变成了一幢幢的楼房。房子讲究了,家庭卫生的标准也随之列上了议事日程。家家为了防止蚊蝇的进入,不仅都挂上了新的帘子,而且逐步的都换上了纱扇门。这种纱扇门除了人们出入的时候开启一下,平时是不会打开的。这对防止蚊蝇进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把我们的老朋友——燕子关在了门外。但我想,防蚊蝇是一个方面,恐怕主要的还是怕燕子弄脏了环境,有碍观瞻!
在我小的时候,家家住的房门在白天是不会关的,尤其是在燕子搭窝孵小燕的时候,不管是谁家,大门是绝对敞开的,为的就是让燕子可以自由的出入,为它们提供方便,给它们繁衍后代的自由空间。直到燕子出了窝,家家才会挂上帘子,阻挡蚊蝇的飞入。这个时候,大燕子已经带着它们儿女在蓝天下翱翔,自由自在的在田间地头捕捉小虫,把损害农作物的害虫统统吃光,而后便带着它们的孩子到南方去过冬。
至今我还记得儿时唱过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更美丽!”那时候,在我的眼睛里,春天确实很美丽。
每当春天刚刚来临,大地刚刚复苏,处处还被寒意包裹的季节时,燕子便早早的从南方飞来,。“现在草还没长出,小虫还没有爬出,燕子为什么就来了呢?”我曾抱着许多疑团问过大人。“那是因为季节到了,所以燕子就来了!”大人们回答。“什么是季节?燕子在什么季节来?”我睁着好奇的大眼睛问。“……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可,现在燕子吃什么……”不知趣的我对大人的回答是不满意的,所以我是穷追不舍。“哪那么多的为什么,”大人有些不耐烦,“你烦人不烦人,”大人们于是扔出了他们的撒手锏:“去、去、去,一边玩去,没看到我们正忙着了吗,等你们长大了什么都知道了!”“等我们长大了……”我们不满的嘴里嘀咕着躲开了他们“还是大人呐,回答不上来,就让我们等长大了知道……”
记得小的时候,我家里也有一个燕子窝,就搭在外间屋的后沿的房梁上。刚记事的时候,记得是一个燕子窝,后来又来了一窝燕子,搭在同一棵房廪上,靠西边的一方。我母亲说那一个新搭的窝是先前那一窝的孩子。我问母亲怎么会知道,燕子又不会说话。母亲说,只有一家人才住在同一所房子里,比如妈妈和孩子。我似懂非懂,但却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因为我们弟兄姐妹就和爸爸妈妈同住在一所房子里。
家里要搭两个燕子窝,燕子的数量当然要比以前多了,它们不时的飞出飞进,将新刁来的泥巴一点一点的哚在房廪上,不几天便哚成一个类似贝壳型的窝了。我看着燕子窝,有时会替它们担心,因为燕子窝就那么悬空的挂在那里,会不会掉下来,可是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重来没见到燕子窝掉下来,可见它们是搭窝的能手。
窝搭好了,它们就住在窝里,而且每天都有一个燕子在窝里趴着,等到另一个燕子在外面玩够了,就来换那一只,好让它也出去玩一玩。可是我经常看到,这一只刚从外面飞回来的燕子进屋后,那一只在窝里趴着的却不愿意马上就飞出去,看着那一只刚刚飞回来的要在屋里转好几圈,它才极不情愿的飞离开,让那一只落到窝里。每每看到这些我便生气,觉得你已经在窝里呆了这么长时间了,也应该让给那一只刚回来的燕子了。我跟妈妈说燕子也会偷懒,躲在窝里不出去。妈妈说那不是在窝里偷懒,它们是在孵小燕,一只回来那一只之所以不愿飞出去,是因为它想多孵一会儿它们的小宝宝,不是偷懒,而是互相关照,因为孵小燕子是一种很累的活,会耗尽全身的精力。经妈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燕子妈妈孵宝宝也是很辛苦的活,看起来是我错怪它了。从此后,我再见到一只燕子回来,而另一只燕子不愿离开的时候,都觉得它们是一个伟大的燕子妈妈。
在一天睡觉醒来,突然听到外间屋里有尖尖的叫声,出屋抬头一看,在燕子窝里伸出几个不大的小脑袋,原来燕子宝宝已经出生了。我看到后高兴得直叫。从此往后,便看到燕子妈妈和燕子爸爸每天从早到晚,飞进飞出的,并将在外面叼来的小虫什么的掖在小燕子的嘴里,好让他们不饿肚子。我最爱看的是,每当燕子妈妈或是燕子爸爸飞回来的时候,几个可爱的小燕子宝宝,本来是躲在燕子窝里的,可一听到它们的爸爸妈妈回来后,它们便都将小脑袋伸出,成扇形并列在窝口,张开三角形的黄黄的,尖尖小嘴,冲它们的爸爸妈妈叫着,好像是在大声的喊叫“我饿了,我要吃饭!”燕子妈妈或是燕子爸爸便将嘴里的食物,掖在其中一个燕子宝宝的嘴里,尔后落在窝边上,和它们的宝宝亲下嘴,便又急急忙忙的飞走了。
有一次,我看到燕子妈妈嘴里叼着一个东西飞了出去,虽不知它嘴里叼的是什么,但却在埋怨燕子妈妈不应该将叼回来的食再叼走而不给小燕子吃。当燕子妈妈再次叼着东西往外飞的时候,我注意了它。却见它从屋里飞出后将嘴里的东西吐到了院子的地上。我马上跑过去看,却是小燕子拉的把把(大便)。把把多脏啊,怎么会叼到嘴里,难道燕子妈妈不嫌脏吗?这件事在我的大脑中疑惑了很多年,几年后当看到我的妈妈在给小弟弟换藉(音jie)子(尿布)的时候,妈妈不小心弄到手上把把,而妈妈好像没有什么反应,用纸擦了一下,继续干她的。此时的我才模模糊糊的明白了妈妈对子女是无私的,长大后又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燕子妈妈对它的小燕子同样也是无私的,这母爱同样也是伟大的。我们人类的妈妈如此,燕子的妈妈亦如此,可见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是如此。我想是的,即便是凶恶无比的老虎也是如此,它对它的虎孩子同样是无私的爱,要不怎么会有“虎毒不食子”之说。
有一天,我听到屋里的燕子爸爸和燕子妈妈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并且在屋里飞着乱转,门是开着的,可它们却不愿飞去。我感到奇怪,便跑过去看。原来一个燕子宝宝可能是太调皮了,从窝里掉了下来,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我早就想亲手摸摸这可爱的燕子宝宝了,可是它们的窝搭的太高,想摸却够不到。今天机会终于来了。我不顾一切地跑上前去,将在地上挣扎的燕子宝宝捧在手里。因为爸爸妈妈不止一次的对我们弟兄说过,燕子是益虫,专门吃祸害庄稼的害虫,所以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绝不能伤害它。我是遵照父母的嘱咐办的,只是轻轻地捧着它,不但没有伤害它一根毫毛,而且还给它白面馒头吃。要知道,那是我舍不得吃的好东西,要不是因为它是燕子宝宝,我真的舍不得给它吃。可是它并不领我的情,不吃我给它的白面馒头,我急得直想哭。
父母终于下班回家了,我双手捧着燕子宝宝来到父母面前。父亲一见我手里的燕子,不问青红皂白,照着我的屁股就是一巴掌“跟你们说过多少遍了,不许伤害燕子。”“不是……”爸爸见我犟嘴,抬手又要打。妈妈拦住道“你也不问清楚了。”我委屈的眼里含着泪水,向父母讲了小燕子掉下来的经过。爸爸一听才转怒为喜“这还不错。”他用手护撸着我的脑袋“这才是好孩子。”爸爸见小燕子并没受伤,便搬来一个梯子,立在房梁上,将小燕子送回窝里。
现如今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我早就大了,不光我大了,连我的孩子都大了,可是有一个问题却至今困扰着我,令我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现在燕子不在家家户户作窝了,那,现在的燕子到什么地方去作窝了呢,它们怎么繁衍后代?难道说现在燕子见少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们没地方作窝,孵不了小燕子,才使燕子的数量骤减,我们才很难看到?我回答不上这个问题来,所以我才感到困惑。
生态平衡,各种动植物动物都有它们的生活规律,不过你破坏了这种规律,必然要影响它们的生长和繁衍,我想世界上灭绝的那么多不计其数的植物和动物,可能都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被破坏,影响到了它们的生活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的原因吧。
就拿当初我们最常见的燕子和麻雀来说,那时候铺天盖地的随处可见,它们每天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因为燕子是在我们屋里作窝,麻雀则是在我们的屋顶上作窝,可以说,在鸟类的族群中,麻雀和燕子离人类最近,也最贴近人类的生活,按理说,我们应该最了解这两种鸟。可是,我们扪心地问一问自己,我们对这两种鸟究竟了解多少?我们又为它们做了些什么呢?我们不仅不了解它们,甚至破坏了它们生存的环境,破坏了它们的生活规律,把它们从我们的家中赶得远远的,使它们再也不能与我们亲近,而变得疏远起来,并且已经陌生。它们的数量不仅锐减,而且远远的躲着人类,因为他们害怕,不知道人类会不会又会使出什么新花样,再一次剥夺他们生存的空间,再一次破坏它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刚刚适应了的生活环境。
我并不是说让我们的生活再次回到几十年前的状况,那样岂不是令社会倒退嘛!我想说的是,大自然已经被人类毁坏得差不多了,地球母亲早已经是千疮百孔,到了我们警醒的时候了。
我们应该爱护环境,我们应该尊重科学,我们应该顺从规律,因为这都是人类所必须遵从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这是我们的栖身之所。试想,如果地球上真的只剩下人类了,那,我们人类是否显得太孤单了,没了鸟语花香会不会感到孤独,我们人类的生活是否显得太单调了。更何况,真的地球上只剩下我们人类的那一天来到的时候,我想我们人类也就离着永远的离开地球的那一天不远了!我们在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的条件下,是否多考虑一下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比如能否给我们的燕子创造一个稳定的生存和繁衍的环境,使燕子以及麻雀们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自由的翱翔,让它们和人类同享大自然的美丽,更让它们给我们也带来一些愉悦,并且和睦相处,这难道不是你我的愿望吗?
爱护我们的地球吧,就像爱护我们的母亲一样,因为地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
好在全世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把这个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来了,而我们国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十分的重视,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首先考虑的是环境,并且作出了“环境先行”的英明决策。这一点足见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足见他们已经在替子孙们该考虑问题了。
我们的党之所以是伟大的,就是因为他们有长远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制定出的政策也是放眼未来的。光有我们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看到并且致力于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考虑的是宏观,这保护环境是应该从小事做起的,是从日常的生活小节做起的,是要养成一种习惯的。这就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了。
既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就让我们人人都养成一种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吧,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我们的子孙,也要养成这种好习惯。不然,到了他们经受痛苦的时候,我们的子孙会不会“骂”我们这些曾经的长辈呢……
我想,还是给子孙们做个榜样的好……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