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很喜欢冰心,她是当代儿童文学作家.选了她一些作品送给我们的六一吧
<img src='http://www.bingxinjiang.com/Photo/UploadThumbs/200503/20050302215707937.bmp'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小桔灯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XX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XX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他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噎、噎、噎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做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探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橘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兑:“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做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一九一九年的冬夜,和弟弟冰仲围炉读泰戈尔(R.Tagore)的《迷途之鸟》(StrayBirds),冰仲和我说:“你不是常说有时思想太零碎了,不容易写成篇段么?其实也可以这样的收集起来。”从那时起,我有时就记下在一个小本子里。
一九二○年的夏日,二弟冰叔从书堆里,又翻出这小本子来。他重新看了,又写了“繁星”两个字,在第一页上。
一九二一年的秋日,小弟弟冰季说,“姊姊!你这些小故事,也可以印在纸上么?”我就写下末一段,将它发表了。
是两年前零碎的思想,经过三个小孩子的鉴定。《繁星》的序言,就是这个。冰心
一九二一年九月一日。
一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二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三万顷的颤动——
月儿上来了。生之源,
死之所!四
小弟弟呵!
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温柔的,无可言说的,
灵魂深处的孩子呵!五黑暗,心灵的深深处,宇宙的深深处,
灿烂光中的休息处。
六镜子——反而觉得不自然,
不如翻转过去好。
七醒着的,
只有孤愤的人罢!听声声算命的锣儿,
敲破世人的命运。
八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九梦儿是最瞒不过的呵,清清楚楚的,
告诉了
你自己灵魂里的密意和隐忧。一○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牺牲你自己! ”一一无限的神秘,微笑之后,言语之前,
便是无限的神秘了。
一二
人类呵!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一三一角的城墙,极目的苍茫无际——
即此便是天上——人间。
十四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一五
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看玫瑰的刺儿,
刺伤了你的手。
一六
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一七
我的朋友!
为什么说我“默默”呢?世间原有些作为,一八
文学家呵!着意的撒下你的种子去,一九我的心,孤舟似的,
穿过了起伏不定的时间的海。二○幸福的花枝,
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
二一窗外的琴弦拨动了,
怎只深深的绕在余音里?是无限的树声,
是无限的月明。
二二生离——死别——
是憔悴的落花。
二三心灵的灯,
在热闹中熄灭。
二四
向日葵对那些未见过白莲的人,白莲出水了,
向日葵低下头了:她亭亭的傲骨,
分别了自己。
二五
死呵!起来颂扬它;是沉默的终归,二六高峻的山颠,深阔的海上——是冰冷的心,是热烈的泪;
可怜微小的人呵!二七诗人,
也是事实中最深的失望。
二八
故乡的海波呵!你那飞溅的浪花,
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磐石,二九我的朋友,对不住你;我所能付与的慰安,
只是严冷的微笑。三○
光阴难道就这般的过去么?除却缥缈的思想之外,三一文学家是最不情的——
便是他的收成。
三二玫瑰花的刺,
是她自己的慰乐。
三三
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三四创造新陆地的,
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三五万千的天使,
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三六阳光穿进石隙里,
“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 ”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磐石,
裂成两半了。
三七
艺术家呵!你和世人,三八井栏上,
料峭的天风,
吹着头发;天边——地上,一回头又添了几颗光明,是星儿,
还是灯儿?三九梦初醒处,
瞥见了光明的她。
朝阳呵!临别的你,已是堪怜,
怎似如今重见!四○
我的朋友!你不要轻信我,
我只是受思潮驱使的弱者呵!四一夜已深了,一个浮踪的旅客,思想的神,
在不意中要临到了。
四二云彩在天空中,思想被事实禁锢住,
便是一切苦痛的根源。
四三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
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
四四
自然呵!请你容我只问一句话,
“我不曾错解了你么?”四五言论的花儿行为的果子
结得愈小 。
四六松枝上的蜡烛,
依旧照着罢!反复的调儿,
再弹一阕罢!等候着,远别的弟弟,
从夜色里要到门前了。
四七
儿时的朋友:海波呵,
灿烂的晚霞呵,
悲壮的喇叭呵;
我们如今是疏远了么?四八
弱小的草呵!骄傲些罢,四九零碎的诗句,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然而它们是光明闪烁的,
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里。五○不恒的情绪,它能涌出意外的思潮,
要创造神奇的文字。
五一常人的批评和断定,
在云外推测着月明。
五二
轨道旁的花儿和石子!只这一秒的时间里,我和你
也是无限之生中的永别;再来时,万千同类中,
何处更寻你?五三
我的心呵!警醒着,五四
我的朋友!起来罢,
要洗你的隔夜的灵魂。
五五
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五六夜中的雨,
丝丝的织就了诗人的情绪。
五七冷静的心,
都能建立了更深微的世界。
五八不要羡慕小孩子,
烦闷也已经隐隐的来了。
五九
谁信一个小 “心”的呜咽,然而它是灵魂海中的一滴。六○轻云淡月的影里,风吹树梢——
你要在那时创造你的人格。
六一
风呵!不要吹灭我手中的蜡烛,六二最沉默的一刹那顷,
下笔之前。
六三指点我罢,我是横海的燕子,
要寻觅隔水的窝巢。
六四
聪明人!
要提防的是:忧郁时的文字,
愉快时的言语。
六五
造物者呵!
谁能追踪你的笔意呢?百千万幅图画,六六深林里的黄昏,
又好似是几时经历过。
六七
渔娃!
可知道世人羡慕你?终身的生涯,
是在万顷柔波之上。
六八
诗人呵!缄默罢;写不出来的,六九春天的早晨,融冶的风,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七○
空中的鸟!
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
你自有你的天地。
七一这些事——这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七二
西山呵!
别了!我不忍离开你,七三无聊的文字,
也化作无聊的火光。
七四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
吐出最完全的诗句。
七五
父亲呵!出来坐在月明里,七六
月明之夜的梦呵!
远呢?
近呢?但我们只这般不言语,听——听
这微击心弦的声!眼前光雾万重,
沉——沉。
七七小磐石呵,坚固些罢,
准备着前后相催的波浪!七八真正的同情,
不在快乐的期间。
七九早晨的波浪,晚来的潮水,
又是一般的声音。八○
母亲呵!我的头发,
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八一
深夜!请你容疲乏的我,放下笔来,
和你有少时寂静的接触。
八二这问题很难回答呵,
什么可以点缀了你的生活?八三
小弟弟!
你恼我么?灯影下,
来骗取你,绯红的笑颊,
凝注的双眸。
八四
寂寞呵!多少心灵的舟,
在你软光中浮泛。
八五
父亲呵!我愿意我的心,
这般的寒生秋水!八六月儿越近,
生命也是这般的真实么?八七知识的海中,
处处闪烁着怀疑的灯光呢。感谢你指示我,
生命的舟难行的路!八八
冠冕?
是永久的束缚。
八九
花儿低低的对看花的人说:
我的朋友!让我自己安静着,开放着,
你们的爱
是我的烦扰。”九○坐久了,将无边感慨,
都付与天际微波。
九一
命运!
难道聪明也抵抗不了你?生——死九二
朝露还串珠般呢!去也——
何曾入到烦乱的心?朦胧里数着晓星,怪驴儿太慢,
山道太长——梦儿欺枉了我,
母亲何曾病了?归来也——辔儿缓了,
阳光正好,
野花如笑;看朦胧晓色,
隐着山门。
九三
我的心呵!是你驱使我呢,九四我知道了,你正一分一分的,
消磨我青年的光阴!九五人从枝上折下花儿来,
到结果的时候,
却对着空枝叹息。
九六影儿落在水里,句儿落在心里,
都一般无痕迹。
九七
是真的么?人的心只是一个琴匣,九八
青年人!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九九
我们是生在海舟上的婴儿,先从何处来,
要向何处去。一○○夜半——
宇宙的睡梦正浓呢!独醒的我,
可是梦中的人物?一○一
弟弟呵!
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一○二小小的花,
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么?一○三
时间!现在的我,
太对不住你么?
然而我所抛撇的是暂时的,我所寻求的是永远的。一○四窗外人说桂花开了,一年一度,
中秋节的前三日。一○五
灯呵!
感谢你忽然灭了:在不思索的挥写里,
替我匀出了思索的时间。一○六
老年人对小孩子说:“流泪罢,
叹息罢,
世界多么无味呵! ”
小孩子笑着说:“饶恕我,
先生!
我不会设想我所未经过的事。”
小孩子对老年人说:“笑罢,跳罢,
世界多么有趣呵! ”
老年人叹着说:“原谅我,
孩子!
我不忍回忆我所已经过的事。”一○七
我的朋友!珍重些罢,
抛在难起波澜的大海里。一○八心是冷的,泪是热的;心——凝固了世界,
泪——温柔了世界。一○九漫天的思想,你的中心点,你的结晶,
要作我的南针。一一○
青年人呵!你要和老年人比起来,
是温柔的。
一一一
太单调了么?琴儿,你的弦,
本弹不出笛儿的声音。
一一二
古人呵!你已经欺哄了我,
不要引导我再欺哄后人。
一一三
父亲呵!我怎样的爱你,一一四我不知道;但烦闷——忧愁,
都在此中融化消灭。
一一五笔在手里,句在心里,
只是百无安顿处——
远远地却引起钟声!一一六海波不住的问着岩石,然而它这沉默,
已经过百千万回的思索。
一一七小茅棚,
在那里
要感出宇宙的独立!一一八
故乡!
何堪遥望,何时归去呢?白发的祖父,一一九谢谢你,
我的琴儿!月明人静中,
为我颂赞了自然。一二○
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
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一二一露珠,
和寒花作伴——却不容那灿烂的朝阳,
给她丝毫暖意。
一二二
我的朋友!真理是什么,感谢你指示我;然而我的问题,
不容人来解答。
一二三天上的玫瑰,天上的松枝,青到梦魂里;天上的文字,
却写不到梦魂里。
一二四
“缺憾”呵! “完全”需要你,
衬托出它来。
一二五蜜蜂,是能融化的作家;
从百花里吸出不同的香汁来,酿成它独创的甜蜜。
一二六
荡漾的,是小舟么?
青翠的,是岛山么?
蔚蓝的,是大海么?
我的朋友!重来的我,
只因我屡次受了梦儿的欺枉。
一二七流星,
可能有一秒时的凝望?然而这一瞥的光明,
已长久遗留在人的心怀里。
一二八澎湃的海涛,沉黑的山影——夜已深了,
不出去罢。
看呵!一星灯火里,军人的父亲,
独立在旗台上。
一二九倘若世间没有风和雨,
又归何处?
只惹得人心生烦厌。一三○希望那无希望的事实,
便是青年的自杀!一三一大海呵,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一三二
我的心呵!你昨天告诉我,今天又告诉我,世界是失望的;明天的言语,
又是什么?
教我如何相信你!一三三
我的朋友!
未免太忧愁了么?“死”的泉水,
是笔尖下最后的一滴。
一三四
怎能忘却?夏之夜,明月下,
幽栏独倚。粉红的莲花,深绿的荷盖,
缟白的衣裳!一三五
我的朋友!
你曾登过高山么?
你曾临过大海么?在那里,
只有“自然”无语?你的心中
是欢愉还是凄楚?一三六风雨后——
花儿的颜色过去了,
果儿沉默的在枝上悬着。花的价值,
要因着果儿而定了!一三七聪明人,
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她只是虚无缥缈的,一三八夏之夜,
襟上兰花气息,
绕到梦魂深处。
一三九
我的朋友!你宁可对模糊的镜子,
不要照澄澈的深潭,
她是属于自然的!一四○小小的命运,命运是觉得有趣了,
然而青年多么可怜呵!一四一思想,刚拿起笔来,
神趣便飞去了。
一四二一夜——
可知道寄身山巅?烛影摇摇,
影儿怎的这般清冷?似这般山河如墨,只是无眠——一四三心潮向后涌着,
时间向前走着;青年的烦闷,
便在这交流的旋涡里。
一四四阶边,
微风吹着发儿,
是冷也何曾冷!这古院——这黄昏——这丝丝诗意——
绕住了斜阳和我。
一四五
心弦呵!弹起来罢——让记忆的女神,
和着你调儿跳舞。
一四六文字,听同情的泉水,
深深地交流。
一四七将来,
可有个矗立的碑?
怎敢这般沉默着——想。
一四八只这一枝笔儿;拿得起,
便是无限的自然!一四九无月的中秋夜,
是怎样的耐人寻味呢!隔着层云,
隐着清光。一五○独坐——
更隔院断续的清磬。这样黄昏,这般微雨,
只做就些儿惆怅!一五一
智慧的女儿! “烦闷”来了,
要败坏你永久的工程。
一五二
我的朋友!不要任凭文字困苦你;文字是人做的,
人不是文字做的!一五三是怜爱,
是忧愁——这仰天的慈像,
融化了我冻结的心泉。
一五四总怕听天外的翅声——
小小的鸟呵!羽翼长成,一五五白的花胜似绿的叶,
浓的酒不如淡的茶。
一五六清晓的江头,是江南天气,雨儿来了——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却原来还有碧绿的江,
这是我父母之乡!一五七因着世人的临照,
却不能增加月儿的光亮。
一五八雪花飞了,
我要写你心里的诗。
一五九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一六○
聪明人!文字是空洞的,你要引导你的朋友,只在你
自然流露的行为上!一六一大海的水,孤傲的心,
是不能软化的。
一六二青松枝,红灯彩,
和那柔曼的歌声——
小弟弟!感谢你付与我,
寂静里的光明。
一六三片片的云影,然而难将记忆的本儿,
将它写起。
一六四
我的朋友!别了,
留与你们!
梦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
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以前,她父亲常常带她去参与那军人娱乐的宴会。朋友们一见都夸奖说,“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今年几岁了?”父亲先一面答应着,临走时才微笑说,“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她会打走队的鼓,会吹召集的喇叭。知道毛瑟枪里的机关。也会将很大的炮弹,旋进炮腔里。五六年父亲身畔无意中的训练,真将她做成很矫健的小军人了。
别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却一点都不爱。
这也难怪她,她的四围并没有别的女伴,偶然看见山下经过的几个村里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裳,裹着很小的脚。
匆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而且她也不把这些印象,放在心上。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事,是何等的琐碎烦腻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的军官,在剑佩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的一同举起杯来,祝中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的眼泪呢?
她这梦也应当到了醒觉的时候了!人生就是一梦么?
十岁回到故乡去,换上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姊妹群中,学到了女儿情性:五色的丝线,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计的;香的,美丽的花,是要插在头上的;镜子是妆束完时要照一照的;在众人中间坐着,是要说些很细腻很温柔的话的;眼泪是时常要落下来的。女孩子是总有点脾气,带点娇贵的样子的。
这也是很新颖,很能造就她的环境——但她父亲送给她的一把佩刀,还长日挂在窗前。拔出鞘来,寒光射眼,她每每呆住了。白马呵,海岸呵,荷枪的军人呵 模糊中有无穷的怅惘。姊妹们在窗外唤她,她也不出去了。站了半天,只掉下几点无聊的眼泪。
她后悔么?也许是,但有谁知道呢!军人的生活,是怎样的造就了她的性情呵!黄昏时营幕里吹出来的笳声,不更是抑扬凄婉么?世界上软款温柔的境地,难道只有女孩儿可以占有么?海上的月夜,星夜,眺****立倚枪翘首的时候:沉沉的天幕下,人静了,海也浓睡了,——“海天以外的家! ”
这时的情怀,是诗人的还是军人的呢?是两缕悲壮的丝交纠之点呵!
除了几点无聊的英雄泪,还有甚么?她安于自己的境地了!生命如果是圈儿般的循环,或者便从“将来”,又走向“过去”的道上去,但这也是无聊呵!
十年深刻的印象,遗留于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只是矫强的性质了——她依旧是喜欢看那整齐的步伐,听那悲壮的军笳。但与其说她是喜欢看,喜欢听,不如说她是怕看,怕听罢。
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
童年!只是一个深刻的梦么?
一九二一年十月一日。
寄小读者(一)
似曾相识的小朋友们:
我以抱病又将远行之身,此三两月内,自分已和文字绝缘;因为昨天看见《晨报》副刊上已特辟了“儿童世界”一栏,欣喜之下,便借着软弱的手腕,生疏的笔墨,来和可爱的小朋友,作第一次的通讯。
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信里,请你们容我在你们面前介绍我自己。我是你们天真队里的一个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时为止,我恳切的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
小朋友,我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我十分的喜欢有这次的远行,因为或者可以从旅行中多得些材料,以后的通讯里,能告诉你们些略为新奇的事情。——我去的地方,是在地球的那一边。我有三个弟弟,最小的十三岁了。他念过地理,知道地球是圆的。他开玩笑的和我说:“姊姊,你走了,我们想你的时候,可以拿一条很长的竹竿子,从我们的院子里,直穿到对面你们的院子去,穿成一个孔穴。我们从那孔穴里,可以彼此看见。我看看你别后是否胖了,或是瘦了。”小朋友想这是可能的事情么?——我又有一个小朋友,今年四岁了。他有一天问我说:“姑姑,你去的地方,是比前门还远么?”小朋友看是地球的那一边远呢?还是前门远呢?
我走了——要离开父母兄弟,一切亲爱的人。虽然是时期很短,我也已觉得很难过。倘若你们在风晨雨夕,在父亲母亲的膝下怀前,姊妹弟兄的行间队里,快乐甜柔的时光之中,能联想到海外万里有一个热情忠实的朋友,独在恼人凄清的天气中,不能享得这般浓福,则你们一瞥时的天真的怜念,从宇宙之灵中,已遥遥的付与我以极大无量的快乐与慰安!
小朋友,但凡我有工夫,一定不使这通讯有长期间的间断。若是间断的时候长了些,也请你们饶恕我。因为我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决不敢以成人烦杂之心,来写这通讯。这一层是要请你们体恤怜悯的。
这信该收束了,我心中莫可名状,我觉得非常的荣幸!
冰 心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五日
三寄小读者
通 讯 一
亲爱的小朋友:
在我写《寄小读者》的五十五年后,《再寄小读者》的二十年后,重新提起笔来写《三寄小读者》,心情还只能拿五十五年前所讲的:“我心中莫可名状,我感到非常地荣幸”这句话来描述了!
我三次荣幸地和亲爱的小读者通讯之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这一次的“莫可名状”的心情,是“宁静”多于“兴奋”,“喜悦”多于“感喟”。这半个多世纪的经历,使我对毛主席的“世界是在进步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个历史的总趋势任何人也改变不了”这段教导,有了无限的信心。几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和几年前“四人帮”的专横,都改变不了革命人民事业的逻辑!
我是在“五四”爱国运动之后才开始写作的,还是从“五四”运动谈起吧。
昨天我去参加了有着“五四”革命传统的北京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的纪念大会。我的周围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我的面前是两万多名北大的师生员工和家属,其中就有来自三十六个国家的留学生,还有一些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就是这些少年儿童,敲锣打鼓,挥舞着花束,把我们带进会场来的!
回忆起五十九年前的“五四”,那时,没有认识到革命人民力量的我,哪里想到我们会有这样光明幸福的今天?去年的九月六日,我写的《天安门,与毛主席的名字联在一起》这首诗里,第一节就是描写当年“五四”示威游行的情景:
五十八年前——
我们一队队穿着
长衫和裙子的青年,
踏着丛生的春草,
挥舞着零乱的小旗,
走过破敝黯旧的天安门。
我们喊:“打倒卖国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悲愤填满了我们的胸臆!
自从“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各族人民,把我们当时的最大的敌人——三座大山,彻底推翻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五四”运动时代的理想实现了,我们是如何地欢欣鼓舞呵!
毛主席还指示我们要继承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的光荣传统,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是毛主席为我们树立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而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极力干扰和破坏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扼杀科学和民主的精神,推行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把“文盲加流氓”式的人物,当做青少年的样板。亲爱的小读者,当“四人帮”横行的时候,看着你们身心备受腐蚀摧残的情景,也真是“悲愤填满了我们的胸臆”呵!
和人民心连心的党中央率领着全国各族人民,把万恶不赦的“四人帮”,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我们又是如何地欢欣鼓舞呵!
亲爱的小朋友,“四人帮”这块大绊脚石搬走了,障碍扫除了!我们必须立即开始新的长征,向着四个现代化迈进。到了本世纪之末,你们正是年富力强时节,正在以灿烂的青春,贡献给壮丽的事业。做个历史的主人,这负担真是不轻呵!
你们现在要怎样地培养共产主义的情操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特别是发扬毛主席所指示的:要继承“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光荣传统,树立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这些,在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里,在报纸刊物的论文里,在你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里,你们都看得听得很多了,你们要好好地记住吃透,我就不再重复了。
这封信写得长了,在十几年之后重新提起笔来,总感到纸短情长,不能自已!好在以后我还将继续不断地写下去。这信赶在“六一节”和你们见面,就此结束吧。
我将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你们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七八年五月五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78年6月第3期。)
通 讯 二
亲爱的小朋友:
在这篇通讯里,我给你们介绍一幅极其感人的图画,题目是《清洁工人的怀念》。画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正在和一位清洁工人握手。画上的题词,是以清洁工人的口气写的:
在这夜深人静的街头,谁想到总理握着俺这拿帚把的手,“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说得俺心中暖,热泪流。总理呵,有多少个这样夜深的时候,您操劳国事最辛苦,您挂念着人民的喜和忧。总理呵,谁说您已去,您没有走。人民的总理与日月同光辉,人民的怀念与天地共长久。
看!画的左上角,是人民大会堂,门前只停着一辆轿车,司机站在车边等着,是“夜深人静”了呵。周总理在操劳国事之后,很疲倦了,他走出人民大会堂,正要上车,抬头看见远远的大街的那一边,还有一位清洁工人在低头扫地,立刻健步走过宽阔的大街,用双手紧紧握住这位工人的右手,以短短的诚挚亲切的话,替广大人民表示了由衷的感谢。画的右上角,是落了叶的树枝,地上还有几片未扫尽的落叶。这位工人肩挂一只铁簸箕,左手握着帚把。深夜的秋风是寒冷的,但是总理的一句“你辛苦了”,使得他“心中暖,热泪流”。这幅画刻划出了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关怀着每一个人的辛苦工作,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日夜辛劳。总理是多么伟大呵!
自从我去年在一次美术展览会上看到这幅画后,印象就很深,今天向你们提起,就是因为今年四月下旬,我陪外国朋友到颐和园游览的时候,有了一些感触!
当我们走进园门穿过昆明湖边长廊的时候,我看见一路都有散扔的包糖果面包和包冰棍的乱纸。长廊两旁的栏杆上,坐着站着许许多多笑语纷纭的春游的小朋友。当然,那天园里游人很多,这些纸不一定都是小朋友们扔的,但我却不能不想到这里可能也有他们的一份。
走到长廊的尽头,我看见一位很年轻的女清洁工人,正在低头扫着地上的乱纸。我猛然觉得眼前一亮,周总理和清洁工人握手的这幅画,又高悬在我的面前!周总理对清洁工人的关怀,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这些春游的人,能不能以总理之心为心,能不能在公共游憩观赏的地方,多注意一些公德,多讲一些清洁卫生,来减少一些清洁工人的辛苦呢?
由于“四人帮”对于儿童教育的干扰和破坏,我们多少年来没有听到关于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宣传了。砸玻璃、拆桌椅等等都成了“反潮流”的“勇敢”行动,乱扔果皮糖纸甚至随地吐谈,就更不在话下了。想起在革命战争时期,伟大的毛主席和革命前辈们所率领的工农红军,在那样艰苦辛劳的情况下,还是一进到村镇,就扫地,就挑水……和人民打成一片,打出了一座红色江山,使我们今天能在这片辽阔壮丽的国土上尽情地观赏游览,尽情地呼吸着清洁新鲜的空气,我们又该怎样地来保护它珍爱它呢?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主力军,肩负着提高我们科学文化水平的光荣而重大的任务,你们现在是不是要在具体的事情上——哪怕是一件小事,以具体的行动来表示你们是在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的作风和传统,来表示你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决心呢?
小朋友们,“四人帮”的流毒必须肃清,“五爱”的教育必须重讲,让我们还是从《清洁工人的怀念》这幅画谈起。让我们以后在集体和个人出去过队日或做户外活动的时候,尽情欢乐之余,要记住,把游玩或野餐过的地方,收拾得干干净净,把果皮糖纸之类的东西拣起包起扔在果皮箱或垃圾箱里。若是在山巅水隅找不到果皮箱或垃圾箱,就把这些东西收在挎包里带回来,丢进垃圾箱里。这种做法,也许老师和家长们都对你们讲过了,在这里,我就再提醒一下吧。
春去夏来,风和日暖,你们的户外活动一定更多了,祝你们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你们忠实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七八年五月十八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78年7月第4期。)
通 讯 三
亲爱的小朋友:
这封通讯间隔得太久了!前些日子我一直在忙些其他的写作,其实我的心里时刻都在惦念着你们!尤其是在上学年临末的那几天夜里,我望到我住处前面宿舍楼上的每一扇窗户里的灯光,都是亮到夜半,就知道灯下有许多小朋友正在准备期终考试。我是又高兴又担心。“四人帮”打倒了,老师和家长都敢于抓你们的功课了,你们自己也知道刻苦用功了。
但是几年的积欠,在几个月几天之间,要把它补上,究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我真怕你们因为拼命补课备考,睡不好觉也吃不下饭,把身体搞垮了。何况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对你们提出“三好”学生的希望,头一条就是“身体好”呢。
但是期终考试过去了,暑假来了,是不是可以暂时歇一歇力,喘一口气,把暑期作业放一放,先痛快地玩上几天,等到秋季上学之前再赶着补上呢?我觉得这也是不科学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亲爱的小朋友,今年的六月十二日,我们中国科学文化界的巨人、郭沫若老爷爷和我们永别了。他在今年三月留给了我们一篇光彩夺目的文章,题目是《科学的春天》,我想许多小朋友都已经读过。有的小朋友也许还会背诵吧。在这篇文章里,他郑重地提出:“我祝愿全国的青少年从小立志献身于雄伟的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培育革命理想,切实学好现代科学技术,以勤奋学习为光荣,以不求上进为可耻。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是“赶”而又“超”。郭老爷爷又说:“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小朋友,关于时间的可贵,时光流逝之迅速,恐怕你们不像我们老年人体会得那样深刻!我常想,我已是将八十岁的人了,就拿八十年整段的时间来算一算,就有二万九千多个日夜(29,200日夜),就有七十多万个小时(700,800小时),就有四千两百多万分钟(42,048,000分钟),就有二十五亿多秒钟(2,522,880,000秒钟),在这八十年之中,我浪费了多少的年、月、日、时、分、秒呵!我若是在学习和工作上努力地争分夺秒的话,我该可以多做多少工作呵。一想起来,我是多么难过,多么后悔呵!
那么,我是不是说小朋友们除了八小时的睡眠和吃饭的时间以外,都必须用于学习和复习功课呢?不是的,绝对不是的。我们要夺取时间,就必须善于使用我们用以夺取时间的武器,那就是我们的脑子,脑子这个最宝贵的武器,不用就要生锈,多用就更灵活,过度就会损伤。生锈或者损伤,它就不能锐利地去替我们冲锋陷阵、攀高攻关!
因此,为了使我们的脑子能够合理地工作和合理地休息,我们必须学会科学地安排时间。头脑这件东西,和小朋友一样,是十分活泼好动的,除了睡觉之外,它是不肯休息的(其实在我们睡觉的时间里,它还给我们布置了一些童话一样的梦境……),但它在重复地做同样的工作,做得太久的时候,它就不耐烦而疲劳起来了。我有一位小朋友,是个“三好”学生。有一次我问他怎样能做到“三好”,他笑着说:“问题就在于合理安排时间。具体地说,我严格遵守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九时以前一定睡觉,早上六时以前一定起床,铺床叠被,洗脸漱口以后,做早操或跑步,在早饭后上学前,我就做比较繁难的作业,比如算术。早晨头脑最清醒,做起作业来,往往事半功倍。上课时,我坚持专心听讲,专心做笔记,这样比下课后再去问老师或问同学就省事得多。午饭后,上课前,我一定按时睡午觉,这样,头脑得到了休息,下午上课就有精神。下课回家,我就做作业,但我决不使自己做到头昏眼花。我感到头脑疲劳了,我就给它换一种工作,比如说作文作不下去了,我就起来看看一些青少年读物和报纸,或做些户外游戏,比如说打球、跑步、或做些家务劳动,比如说打饭抹桌,涮盘洗碗,倒垃圾……”他说到这里,笑了,说:“其实现在我的同学们也都是这样安排时间的,各人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时间表就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在打倒‘四人帮’以后,我们都努力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使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向‘三好’进军的事情上面。我们觉得学会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时间,就是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开始!”
今天,我回忆着他讲的这些话,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也没有说什么“雄心壮志”,比如说到了本世纪之末他要做什么“家”等等,但他却有一股扎扎实实,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苦干加巧干,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二十一世纪,来实现他所要完成的新时期的总任务的决心和信心。他是在“时刻准备着”!
让我们都向他学习吧,祝你们
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你们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七日。
2 寄 小 读 者
冰心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亲爱的小朋友:
我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说我幼年的事。
母亲凝想地,含笑地,低低地说:
“不过有三个月罢了,偏已是这般多病。听见端药杯的人的脚步声,已知道惊怕啼哭。许多人围在床前,乞怜的眼光,不望着别人,只向着我,似乎已经从人群里认识了你的母亲!”
这时眼泪已湿了我们两个人的眼角!
“你的弥月〔弥(mí)月:初生婴儿满月。〕到了,穿着舅母送的水红绸子的衣服,戴着青缎沿边的大红帽子,抱出到厅堂前。因看你丰满红润的面庞,使我在姊妹妯娌〔妯娌(zhóu lǐ):兄弟的妻子的合称。〕群中,起了骄傲。”
“只有七个月,我们都在海舟上,我抱你站在栏旁。海波声中,你已会呼唤‘妈妈’和‘姊姊’。”
对于这件事,父亲和母亲还不时的起争论。父亲说世上没有七个月会说话的孩子。母亲坚执说是的。在我们家庭历史中,这事至今是件疑案。
“浓睡之中猛然听得丐妇求乞的声音,以为母亲已被她们带去了。冷汗被面的惊坐起来,脸和唇都青了,呜咽不能成声。我从后屋连忙进来,珍重的揽住。经过了无数的解释和安慰。自此后,便是睡着,我也不敢轻易的离开你的床前。”
这一节,我仿佛记得,我听时写时都重新起了呜咽!
“有一次你病得重极了。地上铺着席子,我抱着你在上面膝行。正是暑月,你父亲又不在家。你断断续续说的几句话,都不是三岁的孩子所能够说的。因着你奇异的智慧,增加了我无名的恐怖。我打电报给你父亲,说我身体和灵魂上都已不能再支持。忽然一阵大风雨,深忧的我,重病的你,和你疲乏的乳母,都沉沉的睡了一大觉。这一番风雨,把你又从死神的怀抱里,接了过来。”
我不信我智慧,我又信我智慧!母亲以智慧的眼光,看万物都是智慧的,何况她的唯一挚爱的女儿?
“头发又短,又没有一刻肯安静。早晨这左右两条小辫子,总是梳不起来。没有法子,父亲就来帮忙,‘站好了,站好了,要照相了!’父亲拿着照相匣子,假作照着。又短又粗的两条小辫子,好容易天天这样的将就的编好了。”
我奇怪我竟不懂得向父亲索要我每天照的相片!
“陈妈的女儿宝姐,是你的好朋友。她来了,我就关你们两个人在屋里,我自己睡午觉。等我醒来,一切的玩具,小人小马,都当做船,飘浮在脸盆的水里,地上已是水汪汪的。”
宝姐是我一个神秘的朋友,我自始至终不记得,不认识她。然而从母亲口里,我深深的爱了她。
“已经三岁了,或者快四岁了。父亲带你到他的兵舰上去,大家匆匆的替你换上衣服。你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一只小木鹿,放在小靴子里。到船上只要父亲抱着,自己一步也不肯走。放到地上走时,只是一跛一跛的。大家奇怪了,脱下靴子,发现了小木鹿。父亲和他的许多朋友都笑了。──傻孩子!你怎么不会说?”
母亲笑了,我也伏在她的膝上羞愧的笑了。──回想起来,她的质问,和我的羞愧,都是一点理由没有的。十几年前事,提起当面前事说,真是无谓。然而那时我们中间弥漫了痴和爱!
“你最怕我凝神,我至今不知是什么缘故。每逢我凝望窗外,或是稍微的呆了一呆,你就过来呼唤我,摇撼我,说‘妈妈,你的眼睛怎么不动了?’我有时喜欢你来抱住我,便故意的凝神不动。”
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也许母亲凝神,多是忧愁的时候,我要扰乱她的思路,也未可知。无论如何,这是个隐谜!
“然而你自己却也喜凝神,天天吃着饭,呆呆的望着壁上的字画,桌上的钟和花瓶。一碗饭数米粒似的,吃了好几点钟。我急了,便把一切都挪移开。”
这件事我记得,而且很清楚,因为独坐沉思的脾气至今不改。
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的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
这是如何可惊喜的事,从母亲口中,逐渐的发现了,完成了,我自己!她从最初已知道我,认识我,喜爱我。在我不知道不承认世界上有个我的时候,她已爱了我了。我从三岁上,才慢慢的在宇宙中寻到了自己,爱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然而我所知道的自己,不过是母亲意念中的我的百分之一,千万分之一。
小朋友!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麾(huī):同“挥”。〕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至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从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他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头上的两根丝发,也不能一般长短,然而──请小朋友们和我同声赞美!──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推测;我的母亲对于我,你的母亲对于你,她的和他的母亲对于她和他;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小朋友!我敢说,也敢信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敢来驳我这句话。当我发觉了这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哭!
我的心潮,沸涌到最高度,我知道于我的病体是不相宜的,而且我更知道我所写的都不出乎你们的智慧范围之外。──窗外正是下着紧一阵慢一阵的秋雨。玫瑰花的香气,也正无声的赞美她们的“自然母亲”的爱!
我现在不在母亲的身畔,──但我知道她的爱没有一刻离开我,她自己也如此说!──暂时无从再打听关于我的幼年的消息。然而我会写信给我的母亲,我说:“亲爱的母亲,请你将我所不知道的关于我的事,随时记下寄来给我。我现在正是考古家一般的,要从深知我的你口中,研究我神秘的自己。”
被上帝祝福的小朋友!你们正在母亲的怀里。──小朋友!我教给你,你看完了这一封信,放下报纸,就快快跑去找你的母亲──若是她出去了,就去坐在门槛上,静静的等她回来──不论在屋里或是院中,把她寻见了,你便上去攀住她,左右亲她的脸,你说:“母亲!若是你有功夫,请你将我小时候的事情,说给我听!”等她坐下了,你便坐在她的膝上,倚在她的胸前。你听得见她心脉和缓的跳动。你仰着脸,会有无数关于你的,你所不知道的美妙的故事,从她口里天乐一般的唱将出来!
然后,──小朋友!我愿你告诉我,她对你所说的都是什么事。
我现在正病着。没有母亲坐在旁边,小朋友一定怜念我,我有说不尽的感谢!造物者将我交付给我母亲的时候,竟赋予了我以记忆的心才;现在又从忙碌的课程中替我匀出七日夜来,回想母亲的爱。我病中光阴,因着这回想,寸寸都是甜蜜的。
小朋友,再谈吧,致我的爱与你们的母亲!
你的朋友冰心
1923,12,5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