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lee333
2010/5/24 17:08:14
如何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
什么是安全知识?就是人们面对风险时,知道该怎么做,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等等。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调查,我国46%的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27%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我国国民的消防安全素质的抽样调查显示,将近50%的民众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52%的人甚至不认识消防安全标志。有些人就是不知道,旋转的部件不能碰,高压容器会爆炸,这就是安全知识不具备。
每个员工都要明白,只要是合法经营的企业,都是在政府监管之下,具备基本安全设施的。所以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知识储备上,用安全知识武装你的头脑,平时知道如何操作,出现紧急情况会采取紧急措施,这要比设备的安全性能更重要。
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
我有一位中科院的朋友准备买车,也许是他长期从事数理分析的缘故,在发生日系汽车大批量召回以后,他搜集了一大堆欧美和日本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指标的数据,来征求我的专业意见。我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这些数据对你完全没有意义!
他瞪大眼睛看着我:难道人命关天的安全不重要?!
我告诉他,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销售的汽车,都是经过国家检验,达到基本安全标准的。美国人早就出过一本书叫《任何速度都不安全》,我们也可以说任何车辆都不安全。你调查一下全国有多少人不系安全带?有多少人喝了酒还坚持开车?又有多少人见前面没有车,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踩油门?太多了!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那么,有多少气囊管用?什么样的安全配置够你“消费”?
这就是安全意识问题。狭义的安全意识,指的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对于安全的认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警惕性等等。我们工作中的“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绝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规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这就属于安全意识淡薄。在生活中,闯红灯的人,不走天桥的人,不是不知道红绿灯的含义,不是不知道天桥的用途,这也属于安全意识的问题。
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就会有安全保障。
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
所谓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愿望。安全意识往往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意愿不仅仅是在思想上,同时还在情感上主动地去追求。一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意愿的员工,一定不具备主动履行职责的行为。只有在强烈的安全生产意愿的驱动下,员工才能自觉地履行安全职责。
这个问题,中外的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认识是一致的。我们提出“责任重于泰山“,就是希望员工树立责任意识,进而靠责任意识促进安全意识的树立。西方企业的安全培训,首先是安全意识培训,其次才是安全技能培训,而培养雇员与管理层的合作态度,又被放在安全意识教育之前,也就是靠培养雇员的合作态度来逐渐培养其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中外莫不如此。
祁有红
2010-5-24
《生命第一》作者祁有红,财经作家,国家“安全发展”高层论坛特邀专家,多次应企业、院校及香港政府部门邀请广泛传播安全理念。现任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 研究员、首席安全专家;北京博士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发展”高层论坛特邀专家。
主要著作有《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安全精细化管理——世界500强安全管理精要》、《安全为了谁》等多部安全管理专著,其中《第一管理》一书,首次印刷就达10万册,多次重印再版,创造了专业书籍变为畅销书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