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缘微香:弱势群体不要捐款,学生不要捐款,穷人不要捐款!
今天早上,学院领导又提议并倡导我们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进行捐款,我没反对,也不敢逆天下而大不韪。但我还是有话要说,捐款是应该的,但弱势群体就不要捐款了吧。然后,我就想起之前的西南旱区捐款,总觉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我还是掏了腰包捐了三天的生活费。
那很显然,我是把学生算在弱势群体里了。但这里我并不想过多得解释为什么学生是弱势群体,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会在另一篇文章中特别诠释的。我的意思是,作为弱势群体,无论是学生还是贫困户,都可以不捐款的,这无可厚非。当然,作为弱势群体,爱心还是应该有的,如果要捐还是可以捐的,我不会拦着更不会阻止。
首先,学生本来就是弱势群体,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我们的学生连自己都不能自救,温饱都是建立在父母的劳动基础上,这种没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收获的弱势群体,又谈何慷慨的捐助呢。学生就是学生是纯粹绝对的消费者,都很穷都没钱,就算捐钱也应该是以父母的名义代捐。而一个替父母捐款的学生,就算捐得再多也不值得大力提倡。所以,作为弱势群体的学生,一毛钱不捐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就希望,再遇到捐款这样的事情,我们的学生能够清醒地想一想自己是否具备捐款的能力。不要跟风,看到别人捐自己也跟着捐,更不要盲目比着捐款,并不是越多越好。要知道,你捐得越多就越劳累你的父母,除非那钱是你自己挣来的,否则我只能认为你不孝。而一个不孝的人是不配献爱心和捐款的。
其次,学生捐款就像是拆东墙补西墙,弊端还是要有的。我们教育资金的投入本身就不多,而我们贫困的学生却很多。这一点,从我们每年蜂拥而挤的贫困生申请书就可以看出来。贫困生这么多,我们国家的补助尚不能完全救济,如果真的慷慨解囊,反过来只能加大加重学生本身的负担。再者说,教育教学的设施投入还有相当一部分空白,这部分钱款本来就是应该到位的,但却一直欠着。所以说,我们的教育还有很大漏洞,学生本身就是受灾的群体。而这样的受灾群体再去捐款给别人,那么早晚还会加倍返还回来。我们不是一向提倡,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么,问题是我们的教育一直都穷着。所以,我们的学生还是先管好自己再说,就不要乱上添乱。
最后,学生作为弱势群体,本来就应该得到社会的照顾和救济,而我们的社会又照顾多少呢。我们学生的父母都很辛苦,就那么块把钱都赌注在孩子上学身上都未必够用,难道还要为了捐款砸锅卖铁么。学生很不易,学生的家长更不容易,我们没有权力要求这样的弱势群体来捐款。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家长能够维持我们学生的正常上学就已经很不错。要知道,一个学生的消费要有多大,我们的家长实在很辛苦。
还有,我们的富人有钱人,就算捐得再多也是应该的。财富来自社会,再还原社会,这再正常不过。而我们的媒体却要大力渲染这种爱心,其实很没必要。什么什么明星基金,什么什么老板拨款,我从来都不会过多地关注。他们作为社会财富的集中者,本应该发散社会的财富,这样不仅减小贫富差距,也平衡了财富的分配,应该支持和鼓励。
所以我说,无论是旱灾还是震灾,社会各界进行捐款捐助是应该的。但我们不能盲目捐款,尤其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本身都不能自保,就不要逞能,否则只能是越帮越忙。同时,作为社会的非弱势群体就要各尽其能,不要过分地抱怨和指责我们的弱势群体。如果一个国家的捐助都指望到了弱势群体,都指望到了学生,都指望到了穷人身上,那么这样的国家肯定不会收到更多的善款,这样的社会也不会更好的发展。所以,作为学院的领导,你们有钱你们就做个表率尽力去捐,而我们学生都很穷,家里的日子过得并不乐观。我们学生可怜的那点钱,当务之急是用来搞学习,而不是献爱心,要是学习都不能保证,我们又对得起谁呢!如果您真的有那份爱心,那么就请把我们那份也捐了吧,否则就不要“逼着”我们捐款,我们还不想吃不起饭。真要是饿着了,你又不会给我们吃饭,甚至多给一分钱都不可能,我们还是要靠自己的父母。
加油努力过生活,珍惜一切美好的感动!
支持80末写手,关注中国好青年,关注中国河北舍缘微香!
禁止外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