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一改前期震荡盘升的走势而出现持续调整的态势,上证更是形成放量破位式的下跌趋势,K线形态似乎表明A股市场在近期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走势呢?
浮现两大“复制”预期
对于上周A股市场的如此走势,业内人士认为与当前市场的舆论氛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尤其是这么两个复制的预期:一是保险资金的率先减仓会否复制8月份的暴跌走势。有媒体11月24日,上证指数大跌115点,就有消息称,平安保险已赎回30亿元。而且,平安保险的“领跑"行为,起着先导作用,“有一家机构的人士声称,中国人寿与社会也都加入了减持行列”。
二是迪拜危机会否复制雷曼破位后的全球金融海啸大暴发的走势。正由于此,有媒体开始讨论迪拜危机会否类似于去年的雷曼破产。因为去年的雷曼破产使得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向纵深发展。这样的复制预期也就加剧了市场的担忧,也就使得A股市场的股价出现大幅走低的态势。
谨慎中需看到希望
对此,笔者认为复制的概率并不大,一是因为当时8月份,适逢钢材等要素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走势,这自然会使得市场担忧经济复苏的前景。但反观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了超预期的强劲增长趋势,不排除明年GDP增速重上两位数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显然机构资金不可能再现当年盲目跟风的操作思路,所以,抛压可能会略低于今年的8月份。
二是媒体援引英大所所长李大霄的成果称“首先我们要冷静观察,这个危机是延缓偿债,并不是债务完全变成坏账,这跟当时的雷曼兄弟等大型金融机构彻底破产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现在全球金融市场状况和金融危机爆发时的金融市场状况是完全不同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现在是发生在迪拜,不是一个数量级”。所以,迪拜危机只是短暂影响,难以产生深远的对经济的破坏力。
更何况,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依然低企,有资料显示,目前基于2010年的业绩推测,A股市场的动态市盈率只有20倍,股等品种只有10余倍,如此的估值,又怎么能够让A股市场重陷暴跌泥潭呢?
与此同时,刺激经济增长的预期依然存在,周末的舆论所披露的信息就显示出汽车消费的刺激政策就有望延续,且车型进一步拓展,从而推动着汽车的销售继续火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这对于主流资金来说,更是一个信号,显示出刺激经济政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望延续,既如此,将提振多头的做多底气。
积极心态应对调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A股市场在短线上,的确面临着一定的调整压力,本周一A股市场极有可能出现低开格局。但由于前文提及的希望等因素,不排除周一A股市场就出现低开企稳的可能性。故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以相对积极的心态应付调整周期,其中可以积极低吸未来题材预期依未兑现的品种,比如说****、海南板块以及低碳经济概念股。
(金百灵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