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沪指在基本面良好预期、人民币升值以及外围市场持续走强等因素带动下强劲反弹逼近前期高点,深成指更是创出反弹新高,以医药、汽车、家电为代表的业绩增长股领涨大盘,题材概念股也风生水起,市场热情随之亢奋起来。历史已多次验证,疯狂之后风险必将来临。经过连续三周上升后,本周市场出现剧变,股指周线收出放量长阴,一举沽穿3100点关口,并将5周均线跌破,揭开了阶段调整序幕。
阶段性调整揭开序幕
市场自1664点开始的上升有三个推动力:一是市场严重超跌后的修复性反弹;二是宽松货币带来的流动性充裕;三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带来的企业业绩回升预期。
但现阶段而言,经历13个月的反弹周期后,绝大多数已经有较大涨幅,两市平均股价一度高达15.70元,市场结构性泡沫浮现,说明超跌反弹的阶段早已过去。同时,的反弹幅度也十分惊人,指数由1959点涨至5800点,幅度最小的上证综指也已翻番,已经充分反映实体经济见底回升预期。
可以看到,刺激近阶段市场加速上攻的主要动力无疑主要来自充裕的流动性。10月M1增速继续加快的同时居民户存款大幅减少,意味着面向股市的储蓄存款搬家正越演越烈。事实上,近期不断的利空消息已发出调整信号,连续7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IPO审批提速、11月份大小非减持规模创新高,一直推动市场上行的资金面悄然发生改变,调整也随之而来。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的调整长阴放出历史天量,正所谓“天量天价”,3300点上方积聚了大量套牢筹码,意味着这是具有阶段转折意义的重要交易周。
箱体是主基调
短期的放量杀跌对市场信心影响极大。诚然,市场并不缺乏更多有利因素的支持。一方面,明年将继续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来看,经济的复苏已进入快车道。随着2009年GDP 保8任务的完成,2010年上半年经济的增速将继续维持上升通道。在经济依然向好的大背景下,中期市场并不会过于悲观。
就后市发展而言,在经历2008年的极端跌势后,市场已进入中期修复期。根据历史经验,低位的箱体震荡修复仍将是中长期市场的主基调。从月线上分析,从大的形态角度看,仍是针对8月份长阴线的箱体震荡。事实上,自8月份后的反弹走势,其更大意义在于时间跨度上的技术性修复。而沪指的运行已进入一个标准箱体之中,上轨压力在有所下压的30月均线3300点附近,下轨支撑在20月及60月均线2500点-2600点区间,中轨在5月均线3000点一带。这也将是股指后市波动的中轴区。
蓝筹将是中流砥柱
市场的每一次调整都是财富再分配过程,大跌后的市场也孕育着热点的切换。当供求关系成为推动市场上行的核心因素后,那么趋势化及情绪化投机将是行情的主流。在8月份股指暴跌之后,宽裕的流动性使市场进入了题材股时代,不少品种创出历史或阶段性新高。
反观蓝筹板块,走势则出现了明显分化,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权重股大多弱势整理,平均市盈率不到25倍。戏剧性的是,权重股反而成为近日股指大幅杀跌的。从盘面看,目前部分、石油石化等权重股已经回探至中期重要支撑位。
必须承认的是,市场阶段性调整的风险仍在释放当中,目前点位和市场气氛并不适合对A股进行激进的投资。相反,阶段性的战略防御要在具体的操作中得到体现。具体应对上,笔者认为:其一,降低前期涨幅较大的题材股仓位;其二,关注低流通市值的蓝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