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啃书圈〗 → 我为80、90后们感到骄傲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为80、90后们感到骄傲
2009/11/16 20:04:14

[size=4>我写的东西好像多数都没有离开过我的生活,至于什么国家大事或者世界新闻一类的文章我不是没有兴趣,而是不想参与其中。面对繁杂纷乱的社会现象,即使有些什么话要说也没有了情绪,冠冕堂皇的话任谁都会讲上几句,避重就轻的说些现象也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事情。每天早起看新闻都是些报喜不报忧的琐事,什么据这个部门统计、据那个部门调查之类的笼统数字每天都会不绝于耳的涌入我们的视线,这些所谓的调查结果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真正经过实际行动来得出的结论?似笑而非的心照不宣早已成了家常便饭,顺口说来的很多现象都禁不起较真儿者的刨根问底,到头来又能怎样?开胸验肺的事情只能说受害者实在不能容忍说谎者逍遥法外,以生命作代价来讨回公道只是为了自己能得到应有的待遇。什么楼翠翠、楼歪歪都是些什么样的寓意?即便有了这些新鲜名词又能起到何等作用?所谓扒裤门、吸奶门等等现象的发生又在向世人传达什么?难道这些丑闻就是吸引人们眼球的焦点,无论他的效应如何,只要能迎来众人的关注,那么曝光这些新闻的人士就能官升一级,前途无量?不然,很多现象并非我们用眼睛看到的表象,实际上事情的多元化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丰富,更加灵敏。当我们试着去分析这样的现象时,那边又传来一片呼声,说其实事情的经过并非是真实的,真实的情景是这样的,我们马上又去关注另一组真实的信息,回过头来在与前一个所谓的真实做一个对比,然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风马牛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被戏弄的人们自嘲的相互安慰,只当给自己一个乐呵,不用刻意去关心那些“真实”的事情,鱼目混珠般的真真假假,弄得人们不得不自私自利。想把爱心献出,没想到爱心受到了伤害;想为他人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方反倒认为你不怀好意;想做好人真的很不容易,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才是最明智之举。闲来无事到论坛上寻找真实,又会发现其实真实是这样一些肮脏的寄生物隐蔽在犄角旮旯,从未见过阳光的明媚。内心充满了矛盾的情节,说与不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当然,从我本人的心里来评判当今社会风气的嚣张应该是避免不了的。社会需要进步,一些好的东西和垃圾都会随之进步,不可能区分的一清二楚。往往就是这些不可能,才会令一些安分守己的人士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在他们看来一切都该是有板有眼,规规矩矩的生活怎么就让现在的人们过成了这样?无所谓别人的言语,无所谓长辈的教诲;无所谓世俗的眼光,无所谓道德的沦丧;只要自己想得到的,就会立刻付诸行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些勾当只能说是见不得人的卑鄙行为,坦荡荡的英雄们在阳光的普照下还是会繁衍生机,虽说社会风气不容乐观,人们在麻木中依旧没有丧失原有的善良本色。见义勇为者不全是五六十年代的英雄们,那些曾被人们排斥过的80后90后一样可以做到,他们在背负着“蛀虫”的名声同时并没有放弃自身的优秀品质,面对来自他人的求助时他们依旧可以舍生忘死,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能强大国家在世界的地位他们同样在牺牲者自己,60年国家大庆时那些80后90后的孩子们英姿飒爽的气质令世界人们惊叹不已。遇到国家举行大型活动需要外国友人来华参加时,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年轻的脸庞,热情洋溢的笑容,他们心甘情愿做志愿者,烈日炎炎下流着汗水任劳任怨的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友谊的双臂。这些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面孔是那么的稚嫩且美丽。谁又能说他们不是社会的接班人?谁又能说这些骄子不能强大我们的祖国?可爱的80、90后的孩子们大多都有平常善良的心,苛求太多反倒会让他们不知所措,试想他们所经历的年代的确与我们不同,和平幸福给他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理念,没吃过苦难道就说明他们根本不懂得生活?不吃苦难道就可以断定他们没有爱心?这些谬论为什么要强加给这些孩子们,他们的生活为什么偏要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尽量完善?本就单纯的80后90后门被他们的长辈们指责或者排挤,背着沉重的包袱还要做到尽善尽美。这些所谓的大人们又都是些怎样的榜样?难道你们的青春就是那样老气横秋、死气沉沉的度过?当年的你们也曾有过跃跃欲试,当年的你们青春年少时也曾做出过荒唐而不可弥补的错事,难道这些经历就理所当然成为你们那个年代的骄傲?难道今天的孩子们有点儿出格就要遭到你们无情的攻击?笑话,请那些自以为是的长辈们嘴下留情,给那些孩子们一个自己的空间,任他们自由的发展,其结果未必是坏的不可收拾,反倒会令我们这些过来人大开眼界,他们才是真正的骄子,他们才是今天社会真正的主人。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