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股票圈〗 → 四大力量博弈明年股市 “复苏”行情有望延续
查看完整版本:四大力量博弈明年股市 “复苏”行情有望延续
2009/11/10 7:25:17
    如果说,商品、货币、资本和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复苏前景,还直接影响到A股发展的方向,而国际资本、国家资本、机构资本与居民资本的博弈关系及其力量对比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的发展空间与的轮换周期。行情的发展方向即牛熊判断(涉及系统性风险的回避)、行情的发展空间即市场的波动幅度(涉及收益水平)、行情在行业间的轮换周期(涉及投资机会),这些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

  国际资本影响A股路径分析

  1、通过货币市场进行操作,影响人民币国际汇率特别是压迫人民币对主要货币如美元升值从而获得套利空间并直接影响A股的行情趋势。

  2、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国际股市估值比较,以新兴市场溢价或者新兴市场泡沫的名义,通过等形式对A股进行操控。

  3、通过操控商品市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通过调控资本的成本影响业绩增长进而影响A股的盈利空间。

  4、通过主导国际舆论影响投资者情绪,从而获得话语权和定价权。鉴于国际资本立体竞争的需要,2010年有关中国股市的“国际话语”将会更为剧烈,特别是有关人民升值、A股估值、经济增长等争论上。

  中国政府能否顺利地从直接的刺激向市场主导过渡,核心指标是间接的比重下降而直接融资的比重上升。维持直接融资比重上升的前提是A股市场的稳定与发展,A股市场稳定的条件包括其估值水平高低和业绩增长情况。如果A股业绩增长水平情况可以弥补因为估值劣势,A股还有可能维持相对平衡的市况。

  我们认为,美元国际估值的变化即汇率变化为A股市场国际定位的最大因素,如果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A股市场可能部分重复2006年的情形,即A股在外来的流动性推动下出现震荡向上的行情。如果美元在2010年出现阶段性升值的情况,A股行情的维持,主要看业绩增长水平是否能够填补估值空间。A股业绩增长水平,主要还得看国家资本的动向。因此,人民币是否盯紧美元,从而保持相对宽裕的流动性,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A股稳定、保证直接融资增长的需要。

  国家资本影响A股路径分析

  国家资本出手的动作主要围绕两个目标: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税收增长、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稳定。因此,保增长,促稳定是国家资本的行动底线和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讲究优化结构问题。因此,保增长、优结构、促稳定三者是统一的,前提是保证经济增长。因此,2010年在保增长(如GDP9%)的条件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将是经济政策的主线。据此推测,国家资本在2010年的主要“抓手”可能有:

  1、正确实施与经济增长对称的货币政策,从而从外部保证A股估值的稳定。一是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2009年极度宽松的货币现象,在2010年将会适时适度改变。根据经济增长的惯性,2010年经济增长可能接近于9%,因此,货币增长速度会在GDP的基础上,加上名义通货膨胀,理论上不会低于18%。如果加上人民币升值空间和通货膨胀的空间,M2在2010年增长可能会在22%左右。二是通过流动性保持A股估值相对稳定。由于A股的估值(PE)与流动性(M1)间存在高度的时空对称性,也就是说资产价格与信贷政策周期存在同时性。这种高度同时性,如果结合货币政策为保经济增长而不会猛烈退出的推断,A股20-22倍左右的估值水平理当为市场认可的阶段性估值底部。

  2、通过适度的IPO等,调控A股的供求关系,保持股市行情的热度但不形成过度泡沫,从而在资本市场内部形成相对稳定的估值平台。如果货币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了资产的估值,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估值。2009年上半年主要是间接融资为主,2009年下半年开始直接融资速度加快,为实现经济转型和保证国家重点产业增长的需要,2010年直接融资的规模不会缩小。如果我们论断2010年货币供应将保持适度平衡的水平,要保持股市在业绩稳定条件下的估值稳定,就得在股票发行上适当考虑市场的容忍度。

  3、通过经济增长实现业绩增长,从而保持估值的合理性,实现行情上升而估值稳定。2009年一季度我们提出“新政引导复苏”的论点,一年的实践证明,这个论断是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运行情况的。复苏过程是经济恢复生机的过程,还需要政策从旁边进行维护甚至对一些行业进行呵护。从政策继续保增长的惯性看,中国经济复苏的可持续会在2010年得到验证。如果政策上进行优惠、扶持,一些行业也可能出现复苏背景下的繁荣现象,比如医药行业就可能出现。由于2009-2010年流动性充裕,大宗商品价格将可能在高位运行,上游资源类如煤炭、垄断类行业如石油化工行业可能出现“复苏红利”。由于通货膨胀可能从预期部分转向现实的压力,消费类产品可能在国家消费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出现调整增长,从而也享受到“复苏红利”。

  4、通过财政政策,实现国有企业业绩增长,从而保证和维持上游及垄断产业业绩增长水平。如果这种持续复苏是低通胀(比如CPI2%以下),积极财政政策未必就会退出。根据目前的情况,加上一些行业国进民退的事实,复苏加兼并概念可能成为主题,煤炭和钢铁行业有可能出现政策性的兼并机会,从而出现政策性的行情。政策性主导下的兼并重组,将可能出现在上中游的产业,兼并重组既是调整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力,也可能是为了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生产力,从而为国家产业政策提供现实的平台。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