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股票圈〗 → 大盘股发行对市场走势的影响
查看完整版本:大盘股发行对市场走势的影响
2009/11/5 17:23:51
    2009年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伴随A股IPO的重启,中国建筑、中国中冶等大盘股从7月底开始先后登陆A股市场,其中,中国建筑网下冻结资金接近万亿,创下A股历年IPO发行之最。

  同时,A股市场在经过2009年初以来持续强劲反弹后于8月初开始震荡回落,上证由8月4日最高3478点一度回落至9月1日最低2936.79点,累计跌幅达15.56%。于是大盘股发行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再度引起各方投资者的关注。

  对市场流动性影响不大

  大型IPO发行带来的资金面压力被普遍认为是对市场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是发行期间大规模申购资金冻结,另一方面是发行后带来的市场扩容对于市场流动性的消耗。

  从A股市场成立以来发行规模前20单的大型IPO的发况来看,相对于发行前市场日均千亿规模的成交额,大盘股发行时网上网下冻结资金基本都在万亿以上,带来的流动性压力较为明显。但实际上IPO申购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保险、产品和型等专门参与一级市场的资金,且申购资金冻结时间比较短暂,因此真正对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分流并不大。从资金冻结日前5个交易日的市场走势来看,大盘股发行期间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并没有对市场造成明显影响,20只大盘股发行中只有中国石油、中煤能源和中国铁建发行前市场出现了明显下跌,而这三次大型IPO均处在2007年10月中旬至2008年初期间,正是A股市场受到高估值、高通胀和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上证综指由6000多点高位快速下跌时期,发行前的市场下跌更多来源于市场整体持续走弱的自身延续。

  有认为大盘股发行带来的流动性压力更多体现在发行后带来的市场扩容对于市场流动性的消耗,但我们要同时意识到大盘股发行也给市场带来了大量流动性,像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这类国内大型优质公司的上市会吸引大量境内外新的投资者或者原有投资者的新资金进入一级市场申购或二级市场买入,同时发行结束后一级市场新入资金大部分又会注入到二级市场中,进而补充市场流动性。在大盘股密集发行的2007年,上交所A股新增投资者账户也创下历年新高,当年新增1873万户,同时网上网下申购冻结资金屡创新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会带来较大心理压力

  在A股市场,相比于流动性压力,大盘股的发行对于市场的影响可能更多来源于投资者情绪波动。投资者在大盘股发行前对于市场扩容带来的流动性压力担忧和大盘股上市后表现对于投资意愿的影响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市场走势。

  通过对A股市场发行规模前20单的大型IPO获取批文日和招股说明书日两天上证综指走势的可以发现,上证综指有10次在获取批文日和11次在招股说明书公告日出现了下跌,其中只有5单IPO的这两个时点上证综指均出现上涨。由此可见,投资者在大盘股发行前对于市场扩容带来的流动性压力的担忧往往会造成市场波动,近期发行的中国建筑和中国中冶两单大型IPO发行前同样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为何在A股市场上大盘股的发行会给投资者带来如此大的心理压力呢?这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场,A股市场的发展历程尚短,投资者结构和投资心态尚未完全成熟,投资情绪较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同时A股市场发展历程中涌现过不少上市公司利用市场进行“圈钱”的行为,因此投资者对于大盘股的发行更多关注于会从市场上“圈”走多少资金,而不是大盘股发行带来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A股市场化起步较晚,IPO的发行节奏原来受到监管影响较多,大型IPO的暂停审批往往被投资者认为是监管机构对于市场的一种维护,于是投资者习惯将大型IPO的审核通过解读为监管机构的一种政策方向,从而对于后市的政策面产生担忧。

  同时,大盘股上市后的表现也会对投资意愿造成影响。由于大盘股的投资者较为广泛,且大盘股往往是权重的龙头企业,因此如果大盘股上市后的估值水平合理且后市表现稳定,不仅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意愿,吸引新资金入市“炒新”,同时会促进整个行业的表现,从而带动大盘上涨,犹如2006年底工商银行发行上市。相反,如果大盘股上市后估值偏高,后市表现不佳,不仅会打击整个市场的信心,也会由于参与“炒新”的投资者出现亏损从而降低投资意愿,而参与“炒新”的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较强的投资者,风险偏好投资者在牛市中往往是价格的主要决定者,他们的投资意愿降低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市场,从历史来看,A股市场的“炒新”收益率与市场走势关联性也较强。2007年10月中国石油发行上市后的不佳表现就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对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

  由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大盘股发行并不会因资金面对市场造成明显的直接冲击,而往往是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对市场走势造成了影响。如何减缓大盘股发行给投资者带来的这种心理压力呢?这一方面需要投资者更加成熟的投资心态和正确认识,更多以市场的眼光去看待市场波动和IPO发行,另一方面也需要A股市场给投资者创造一个市场化环境。今年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效推进了A股市场的进一步市场化,相信伴随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不仅大盘股的发行节奏会根据市场的走势自身做出调节,从而实现市场有序扩容,同时大盘股的发行定价也会更加市场化,减小后市的波动对投资者带来的影响。

  大量优质上市公司犹如一个股票市场的基石,拥有了这个基石,股票市场才拥有投资价值,才能真正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和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如果市场没有优质企业的不断注入和充实,而是指数的单纯上涨,只会造就泡沫的出现和最终破灭。市场容量的扩大和市场指数的上涨是一个股票市场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更多看到大型优质企业的发行对于A股市场投资价值基石的夯实和提升,而不要因为大盘股发行带来市场波动的表象而“因噎废食”。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