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目前市场仍旧面临紧缩政策的压力。但是机构继续关注的是涨价、景气行业的品种。对此可以继续挖掘。
(一)原油市场/利好利空并存
上证报《冲破118美元》“由于壳牌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输油管道遇袭产量受到影响,加上日本一艘油轮遭到海盗炮击,造成原油泄漏。两起袭击事件迅速波及原油市场,国际油价21日创出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价格当日每桶上涨79美分,收于每桶117.48美元。截至北京时间22日23时,国际油价一度冲破118元。伦敦市场6月份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51美分,收于114.43美元。 ”
简评:油价继续上升,继续增加了原油增产以及国内提价的压力,尽管对于油田类企业构成一定的利好,但是对于整个经济构成压力。同时,油价倒挂,短期内继续给炼油企业构成亏损压力。从上述角度看,可谓利空利多并存。但压力是首要的。
(二)货币政策/利空为主
上证报《五大措施应对当前经济形势》“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主持召开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继续深入学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周小川表示,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人民银行认真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新的成效。周小川指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下一步人民银行要进一步抓好五项主要工作。周小川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一是要按照‘两防’的要求,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服务业、消费等方面的信贷支持。二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加快发展市场。三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采取综合性措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四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确保做好奥运金融服务工作。五是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这是央行近期再次重申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就在上周日,央行行长助理杜金富表示,一季度货币信贷调控虽取得初步成效,但基础尚不稳固。由于信贷需求依然旺盛,投资存在反弹压力,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仍然需要坚持。央行最近公布的显示,2008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29%,增幅比上年末低0.4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19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326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从紧货币政策成效显现。”
简评:货币政策还是从紧。对于股市而言,从上交所授权的赢富数据看,大盘近期仍旧以资金流出为主,尽管流出量比三月份少。
三、机构动态/利好利空并存
上证报《大卖大买 机构加紧调仓》“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授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仍在减仓,在沪市合计净卖出343亿元,并基本维持一季度的买卖方向,卖出银行、证券保险、钢铁、等行业,买进煤炭及炼焦、食品加工、农林种子、养殖饲料等行业。从上周来看,基金买入的行业板块逐步增多,随着指数的下行,机构抄底欲望有所上升。”“买入的有煤炭及炼焦、零售连锁、食品加工、农林种子、包装印刷纸业、医药销售、一般化工、机场港口、医药中间体、养殖饲料等。其中煤炭及炼焦、食品加工、农林种子、养殖饲料四个行业机构买入相对较多。”“卖出的行业主要有银行、运输物流、证券保险、钢铁冶炼、房地产开发和重型机电。”
简评:由上看,机构卖出的主要是受到宏观调控负面影响较大的品种。增仓的主要是涨价行业的品种。在宏观面、中观面同股市的关联性上,机构是“买涨不买跌”。
四、机构动态/有限利好
上证报《摩根大通:国际资金重拾投资A股兴趣》“‘据我了解,一些国际投资者开始表现出对于投资A股的兴趣。尽管A股近期的表现依然较为低迷,但一些国际投资者已经在有选择性地进行投资。’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李晶告诉记者,实际上,过去的12个月以来,由于过高的估值水平,国际投资者一直都不看好A股。但随着A股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回到23倍左右,国际投资者的态度也开始出现了转变。 ”“我们给出的投资策略建议是可以重点关注在四个领域。李晶表示,一是盈利增长强劲的公司,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为代表;二是可支配收入提高的收益企业,例如中国移动;三是领先的消费者品牌;以及不受价格调控影响的资源公司,包括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中海油。”
简评:摩根大通关注的首先也是涨价行业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