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盘评述
4月3日收盘情况 开盘最高最低收盘涨跌%成交额(亿元)上证指数3323.433456.953271.293446.242.94695.66深证成指12240.6512705.7012017.9912652.912.50306.76沪市237.02242.68231.84241.251.782.32深市B股537.64544.27528.76540.540.791.83制表:网站中心
周一消息面:上投摩根获批混合型;蓝筹公司依然是市场中流砥柱;每股面值0.1元开A股市场先河,紫金矿业拟发行不超过15亿股A股。
从短期市场走势来看,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大阳线基本上收复了上周三的失地,成交量的配合略显不足,表明参与资金追涨意愿不强,投资者信心尚待恢复。但蓝筹板块轮动,显示有大资金在近期恐慌性杀跌中建仓回补蓝筹股,空方力量明显有所遏制,短期股指向下空间已较为有限。
由于市场的超卖特征较为明显,内在的反弹动能处于积累中,市场在震荡中有望迎来结构性投资机会,尤其是主力资金近期不断的流入金融地产股,再加上近期报道楼市回暖迹象明显,这将刺激地产股的回暖,一些调整到位的地产龙头可望有强烈反弹的机会。因此,短期股指有望延续超跌反弹。操作上,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具有估值优势的超跌股。
点击参与4月7日大盘多空调查
二、要闻解析
(一)3300点偷看最牛基金如何抄底
就在上周五,有“史上最牛抄底基金”之称的广发基金宣布申购自家基金。联想到广发基金2005年以来曾四度购入自家基金成功抄底,尤其是抄到998点大底和“5#8226;30”大底,此番出手是否意味着市场再次逼近底部?
统计数据显示,从3月20日起,广发基金开始大规买股。截至3月28日,买入总额接近20亿元。钢铁股成为了主要买入对象,其中,买入宝钢股份近2.8 亿元,买入武钢股份近2.3亿元。金融股中则买入兴业1.77亿元。此外,煤炭板块的中国神华、平煤天安等都是重点买入对象。
一些个股也受到了广发基金的关注,如华发股份,数据显示广发系基金在该股买入排行中居首位,最近几个交易日累计买入1.54亿元。中海发展、三一重工、华鲁恒升、中国船舶等也都有不同数量的买进。同时,广发基金抛售了不少保利地产、中国铝业、民生银行的,但其净买入金额仍然高达10亿元。
显然,广发基金申购自家基金,与广发系基金大规模买入蓝筹股是相配合的。而昨日收盘后,广发系基金买入的这些股票,有的走强,如兴业银行等;有的再创新低,如钢铁股等,还有不少横盘整理。
[金融界简评]:赢富王数据显示,券基席位在此次上涨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金融股的上攻中,如果板块上能够有所联动,则4月行情是可以期待,建议关注大盘股。
(二)救市激辩空前高涨 政府岿然不动隐现新思维
博弈救市
这是一张节奏紧密的日程表。
3月28日,周五,在“救市传闻”刺激之下,上证指数暴涨168点。
这一天收市后,约60家基金公司收到证监会发出的通知,通知要求他们在3月30日即周日上午来开会,内容为业务沟通。强烈的救市预期使得敏感的基金经理将此定义为监管层将宣布“救市”政策,以挽救A股日益低迷的市场信心与短期非理性暴跌。
“当时的会议主题并没有详说,但在市场‘救市’预期日趋强烈的背景之下,自然给我们有了一些想象空间。”一位基金经理说。
不过,3月30日开会的议题却未如预期,“救市”政策一字未提。
上述基金经理说,会议内容主要是监管层对基金公司专户业务的督导、继续推进业务的指导。监管层还要求,基金公司要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与稳定,并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坚持长期理念和价值投资,要始终把基金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等等。
“由于‘救市’政策落空,又因已近底部,众机构普遍按兵不动,借散户的抛盘再次逼宫政策,并以此表示对政策落空的不满。”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证监会确实有意救市,但未获高层首肯。此前,亦有媒体报道,两会后证监会曾有意救市,但相关部委认为震荡实属正常,市场问题应由市场解决,不能寄全部希望于“政策救市”。
来自券商高层的信息则透露,印花税调整方案其实早已获得通过,改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但现在是寻找一个时间窗口。
[金融界简评]: 市场问题应由市场解决是目前管理层的态度,潜在的措施也已经准备好在特殊情况下推出,但是只有增量资金涌入才能改变市场供求关系,信心的建立还是需要政策支持。
(三)25周交易数据揭秘:先知先觉机构席位曝光
主流机构的资金进出状况,一直都被市场当作判断股市大盘走势的一个重要依据。
那么,是不是机构越大,资金越多,操作就一定越准确呢?
也不尽然。冯一桢博士指出,在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那些受关注度较高的超大型基金并不是判断市场走势最准确的投资者,他们的买卖行为与未来指数走势的相关性上只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反,一些能踏准市场节奏、稳立潮头的却是一批中型基金和个别保险券商机构。
而这些上榜机构的普遍特点是,都具有国资和外资背景。
在这些上榜的公司中,正相关性最高的五家机构中有三家中型基金公司,其中两家有外资背景。而保险公司席位号的上榜再次证明了保险资金对市场的影响力。
[金融界简评]:近期关于批评赢富数据公开对机构不公平的声音不绝于耳,从这个角度说明赢富数据的公布是戳到机构痛处的,但反观国内市场的确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的地方,散户可以通过赢富数据弥补信息不对称的不足。
(四)股市雪崩后万亿大资金出动
金融板块空前活跃。3月28日,银行板块流入资金高达11.57亿元。买入席位包括基金席位、券商自营席位和保险资金席位。4月2日,两市资金净流出20亿,金融板块资金净流入占流通市值的2%,总金额达38.49亿元,买方活跃度明显强势,保险股之中国人寿一度封于涨停,中国平安涨6.56%。
从4月2日盘面看,金融股和其他权重股表现远强于中小市值个股,大资金有明显护盘意识。当天,华夏上证50ETF指数基金全天成交金额达16.87亿元,较前日放大52%,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大单日成交金额。可以判断,这是大资金在抢反弹前的提早布局。
前述香港资深人士特意指出,的建仓主要在于“8大权重股”,除了工商银行、水电上市公司值得关注,“水力发电价格与火电上调一致的可能性极大,存在业绩暴增迹象。”
基金建仓金融煤炭
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星期,基金席位都在大举建仓。积极买入银行、煤炭等板块。钢铁板块遭到基金无情大幅抛售。
数据显示,自3月26日至4月1日,基金席位净买入195.09亿金额。其中,净买入前五个板块为:银行、煤炭炼焦、机场港口、证券保险、零售连锁,净买入金额分别为11.9亿、6.342亿、3.248亿、2.769亿、1.619亿。基金席位净卖出前五个板块为钢铁冶炼、石油化工、通讯及服务、普通有色,净卖出金额分别30.397亿、7.818亿、 5.587亿、3.772亿、3.638亿。从行业情况看,钢铁板块是此轮大跌资金流出最高的行业,短期适当回避。
个股方面,基金席位净买入前五只股票分别为:兴业银行4.394亿、工商银行4.148亿、平煤天安4.121亿、中国神华4.024亿,中国平安3.298亿。净卖出最大前十只股票包括:宝钢、民生银行等,其中净卖出宝钢22.582亿、武钢12.875亿、民生银行16.63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