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沪深两市呈触底反弹、大幅震荡的态势。由于昨日美股收盘涨跌不一,沪深两市大盘今日早盘承接昨日走势双双低开,随后动力电池、煤炭涨幅居前,但权重股继续回调,多空分歧明显,股指围绕60日线延续整理,而午后13:30左右突然发力带动大盘强势反弹并成功翻红。就量能来看,两市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继续小幅萎缩,显示来自于资金面的压力仍使市场心态保持谨慎。
目前在估值视角下的市场分歧进入加速博弈阶段,而市场以恐慌式缩量杀跌的形式度过了十月的最大解禁浪潮之后,大蓝筹季报的集中发布从某种程度上上调了市场的估值水平必然成为后续的衔接,而十一月的流动性充裕性以及在同比去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的延续性高成长也将催动资本进入抢筹。因此,我们认为在“化”的解禁风波过后,市场或将迎来报复性的估值修复。
上证指数今日早盘低开于3014.18点,虽然随后煤炭板块合力拉升,并带动指数冲高至3038.06点,但毕竟独木难支,随后在石化双雄、金融板块等权重股的合力做空压力下,指数大幅回调,先后跌破昨日收盘价和3000点大关,直至午后到达今日最低点2974.26点。但随后券商板块和创投概念合理做空,指数随之大幅反弹,并最终成功翻红。从支撑压力位来看,指数目前以30日均线为支撑,上方以10日均线为压力。从盘面缺口情况来看,目前指数下行的诱因仍主要来自于下方的缺口,指数下方有2635.31点和2803.86点两大短线缺口需要弥补,且指数下方最底部的1762点缺口依然没有被回补,暗示在技术上沪指仍有长线回调需求。而上方指数下一个长线目标应当是去年1月22日跳空低开所留下的4818.00点—4891.28点的缺口,因此多空对峙的结果将决定指数方向性的选择。截止今日最终收盘,上证指数报3031.33点,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9.87点,涨幅为0.33%,成交1179.24亿。
深证成指今日早盘同样低开,开盘于12349.47点,随后在煤炭和电器等深市权重股的带领下,指数一度冲高至今日最高点12527.61点,但钢铁和地产以更大的幅度杀跌拖累指数快速跌穿昨日收盘价,直至今日最低点12234.35点方才止跌,随后券商和创投概念的走强促使深成指展开大幅反攻,指数于盘中迅速翻红并成功保持到收盘。从支撑压力位来看,深成指目前以60日均线为潜在支撑,而上方以10日均线为压力。从盘面缺口来看,深成指下方12485.21点的缺口在昨日得以弥补之后,仍有11300.03点的缺口需要弥补,而前期深成指7266.41点的缺口仍然暗示了指数长线回调的必要性。截止今日收盘,深证成指报12505.33点,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92.88点,涨幅为0.75%,成交759.34亿。
就板块来看,随着近期国际原格走高,国内油价调价窗口越发临近,加上中国神华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的消息刺激,整个煤炭板块今日走强,其中平庄能源领涨,截止收盘该板块全线红盘。表现同样出色的还有家电板块,由于家电业上市公司季报普遍表现不错,加上“家电下乡”最高限价取消的消息刺激,今日电器板块触底反弹,个股中禾盛新材、深康佳A和小天鹅A领涨。午后券商股异军突起,其中国元和国金证券领涨。而受工信部昨日指出将重点培育汽车等五大领域消息的影响,汽车类个股再度有所活跃,龙溪股份、中炬高新涨停,宇通客车、模塑科技、武汉塑料等个股涨幅居前;相关的汽车电池生产商中炬高新也快速放量拉升接近涨停,带动杉杉股份、德赛电池等股走强。
就消息面来看,1、发改委否认四万亿投资挤占民资空间;2、深交所颁布四大措施遏制上市首日爆炒;3、工信部表示,将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等五大领域;4、美国拟向我国两种钢铁产品征收12%关税;5、印度宣布上调准备金率;6、纽约价格跌破每桶79美元,纽约跌破1050美元;7、美股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14.2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25.76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3.54点。
截止今日收盘,沪深两市共计上涨1133家,涨停股票16只,其中包括ST华龙、*ST琼花、SST华新、ST松辽和ST雄震,另外,S*ST天香决定于11月9日召开200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迎接重组方派驻的董事“入阁”,以房地产公司的新面目重出江湖。受此影响,暂停上市一年有余的S*ST天香今日恢复上市后,开盘报11.10元,涨6.57元,大涨145.03%,不过截止收盘该股涨幅回落至117%。两市共计下跌股票402只,其中跌停股票有*ST建通和*ST工新等两只,而岳阳纸业以-7362%的跌幅领跌两市。
就权重股来看,今日沪市前50大权重股中上涨蓝筹30只,下跌蓝筹20只。可见今日权重股中多空分歧明显,后市关注权重股动向,等待指标修整完成。
纵观10月份总体走势,由于长假期间外围股市及大宗商品价格走强,外围经济数据复苏明显引发全球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出现连锁反应,纽约股市、价格和国际油价均创出新高,在这一情况下,我国A股市场如期实现了“开门红”。随后,三季度业绩的出炉给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大盘继续向上的又一动力。
不过在经历了连续的上涨之后,市场恢复到短期的平静和理性之中。经济数据的公布引发了市场对经济刺激退出的担忧,虽然多位政府官员表态称经济刺激政策退出仍为时过早,但创业板的上市和巨额的解禁压力仍使市场在十月的最后一周面临调整的压力。但就长期来看,由于今年我国经济增速保八已无大碍,作为反映经济的窗口,我国A股市场的长期走强仍有坚实的基础。
近期市场在消化获利盘的同时出现了震荡走势,这一情况的出现基本上与我们前期的预期一致。由于本周市场受到限售股解禁的影响,首批创业板市场也将集中上市,加上再持续升温,导致短期内二级市场连续上涨后存在一定的调整需求。不过从中期来看,由于本轮发展的基础——政府投资还没有出现变化,因此在调整之后,市场仍有望继续震荡向上。
从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同比增幅8.9%,较第二季度7.9%的增幅有所提高。其中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4%,我国出口值同比下降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0%。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仍然是主要动力。
显然,我国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至少在目前来看是成功的。去年年末,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并不断充实完善应对危机促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两年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这一计划将基本确保今年我国完成8%的GDP增长目标。
然而,虽然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4%,市场普遍却认为,其中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在其中占了主要部分,而民间资本仍然没有全面跟进,中央1.18万亿元投资所带动的也只是央企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全国工商联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的蓝皮书中就认为,当前多数中央投资只是带动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国家开出的投资大单由国有企业接手,并没能有效带动民间投资。对于这一问题,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4万亿投资计划面向的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民生工程等7个重点领域,对这些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既有利于稳定当前增长,也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是“与民兴利”而不是“与民争利”。
我们认为,或许本是无意之举,政府的投资计划的确对民间资本形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诚然,在基建和民生领域,4万亿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然而在盈利领域,比如在房地产领域,无论是在资金来源、土地获取,还是在财务成本方面,国企都具有先天的巨大优势,大部分民营企业只能被迫退出。但是更进一步来看,盈利领域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市场本身的逐利性决定了无论是谁来做,都会拉动GDP的增长。因此,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基建和民生领域,一旦国家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对于政府投资基建和民生领域所带动GDP的增长由谁来接替就显得异常重要。因此分析了事情的本质后,我们就会发现,扩大内需在目前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总的来看,虽然种种迹象表明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暗流涌动,昨日印度宣布上调银行准备金率或暗示紧缩周期正在启动。但根据我国政府高官在众多场合的表态来判断,我国实行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似乎仍为早,至少在接下来一个月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大,因此4万亿投资计划仍将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而根据发改委官员称,下一步四万亿投资将要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三农”,更加关注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关注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我们认为,这些板块也或将给投资者带来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