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lee333
2009/7/17 15:40:56
早上八时零七分,一位二十五岁的男教师从还没停定的车上跳下来,立即就开始了和时间(以及学校的上课铃)比赛。
明明在早上六时正就爬起来了。为甚么结果都是得在这最后的三分钟赶五分钟的路呢?男教师自我抱怨道。
也许这天早上,他的运气不怎么好--路上的交通意外,让他坐的车耽误了五分钟。不过那司机凭着带必死决心的拼搏精神,从原本也不过二十分钟的车程中抢回了四分钟。
不用追究那司机的安全驾驶态度,没有人会这样做--对整车看上去都快迟到的上班族来说,撞车比慢车好多了--前者毕竟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简单的数学:从男教师起床到现在共两小时零七分钟,减去二十分钟车程,减去五分钟交通意外的耽误,加回四分钟司机「以(全车人的)命相搏」抢回来的时间,尚余一小时四十六分钟。再减去他跑去车站用去的三分钟和「灾难性」的八分钟候车时间,也还有一小时三十五分钟。
好吧,男教师的确有怪罪坏运气的想法,不过他的理智告诉他,真正该死的「替罪羔羊」是他的电脑,或确切点说,轻小说《我的狐仙XX》的「电子版」。
唉,早上不开电脑就好了,男教师懊恼地想。
不过每天六时正准时睁开眼的他,几乎没有一天能在起床到出门上班那段感觉不短的时间拒绝电脑的引诱。如果那天他迟了一个小时起床,那早半个小时去到学校也不无可能。
飞奔中的男教师总算看到自己学校的学生了。不过,经验告诉他,在「队尾」的十多个学生去到学校时,都得站到迟到登记的行列。学生之中,差那一点点都不去争取的人是普遍存在的。
明面上,学校对教职员的尺度没学生那么紧:你不迟个十五二十分钟是不会有任何记录的。当然,堂堂一个教师,在一众等候迟到登记学生的注目礼下施施然走进校门……男教师可绝对不愿让第一天上班的无奈重来一次。
但是,男教师仍然降低了速度,由飞奔变为急步走,从他快超过见到的第一个学生开始。另外,他也调节好自己的呼吸,并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擦干了脸上的汗水。
这也是出于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形象的考虑。
就在他距离学校一百多米时,铃声响起。他知道今天又过关了。最后那一大批冲刺的学生,会让后来者有一点多余的时间在铃声完结后跟随大队进校,这当然不能算迟到--否则每天早上都得有人进医疗室。
不过在限时前进了学校也不代表已经胜利了。
男教师急步走五层楼梯到五楼的教员室,放下行装,匆匆整理一下,又急步走回地下。每天早上学校都有早会,全体师生都得出席。自然,在教员室耽误太久、以至早会开始才后在学生们一千二百对眼面前走到自己站的位置,那肯定算不上愉快。
作为全体学生注目的榜样,老师们早会时自然得精神抖擞地恭听校长训话。男教师很庆幸自己的老板还真是有两下子。虽然,自己也习惯了在这种情况下「给别人面子」。
早会结束,回到教员室,男教师总算能够放松一下。
这天的课不多,批改作业之类的工作好像都不很紧迫,不过他也不会放自己的羊太久,毕竟能够今天做完的事,就不应该拖到明天。他也是这样教学生的。
身教胜于言教,他从第一天当教师就不断自我提醒--在某些方面他做到了,在另一些地方……试回想一下他早上差点迟到的主要原因吧。
无论如何,这种「在做明天的工作」的轻松的感觉,他还是很享受的。
不过这感觉没维持多久,直到他接到代课通知的时候。
现在是流感的高峰期,有一两位同工不幸中招并不为奇。他们当天上的课,自然得「共同分担」--通常,那天时间表上比较闲的将占大头。
男教师比较喜欢上自己的课,而不是代课。首先,代课的班级自己不一定认识;其次,如果原来的同工没留下足够消耗学生那一节课时间的工作,那他就得面对一班闲着没事干的学生,而这偏偏是最常发生的可能性。
老师不在时没事干的学生安静地自习……这在男教师还是学生时已经是一种传说中的现象。
就算有代课老师的存在,也得看那位老师一贯的积威和形象如何。初出茅芦的男教师形象还维持得不错,但却没甚么积威可言。
没有一个学生喜欢凶巴巴的老师,不久以前是学生的这位男教师也不例外,不过,在当老师的第一天,他那和学生好好说道理的态度让他翻了船--
他自己以前的确是一个能好好说道理的学生,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好好说道理的。情况还一年比一年差。
就算从自身出发,没那个老师会喜欢骂人,毕竟骂人骂太凶,加重心脏负荷,命也会短几年。但是,也有不得不拍台子骂人以至得横蛮无理进行连坐、以维持课堂秩序的情况。这是男教师第一天学到的宝贵一课。
男教师今天额外要去的班级还算可以:一班高三、一班初二、一班初一。
高三那班基本上就是自动波。这学校的学生还不算太差,最少没有高三学生会让自己在以学习为目的的课室做其他不相关的事。
初一的学生还是「初到贵境」,就算是本性顽劣的,在没摸清水深前,表面上也会夹起尾巴做人。而就算偶有一两个脑筋一时不清醒的,在没其他人配合下也翻不起大浪。
初二嘛……算了,自己毕竟为人师表,总不能逃避问题吧。男教师每当要去替初二初三的课都会如此勉励自己。
在现行的制度下,保证能够原校直升高一、没有任何升学压力的初三是最麻烦的--那怕是有千分之一不能升学的可能性,都足够成为学生的压力和动力了,很可惜,这只是男教师本人学生时代的历史了。天知道负责教育政策的人究竟对前线的战争有多深切的体会。
幸好,今天不用替初三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