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hengcai
2009/6/9 17:03:34
老爸总是喜欢说:一家之中我最大。什么事情都得经我同意才行。
或许是因为幼年时期的自己总是认为父母的话就是对的,
所以,听了这个没有什么大的感觉。
而到了长大以后,听了这句话,是特别的讨厌。
或许因为是双子座的关系,特别讨厌那种大男子主义。讨厌他那种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最大的样子。
我所希望的,是家庭之中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有自己的自由。
但却恰好,与他完全相反。
而老妈呢,尽管有时候,也受不了他。但针对我的时候,总是和他站在一边。
小时候,和他们吵架的时候,他总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还说要把我扔出去。
小时侯,信了。哭哭啼啼地承认错误。
可是真的错了吗? 只是做的事情没有符合他的要求而已。让他不顺心了。
现在,长大了。有思考能力了。吵架的几率也随之增加。但却不会像幼时那样,求饶。就是直接和他们杠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然,由于父母亲同样的火暴脾气,凡事忍也不会,免不了多受了几次皮肉之苦。像打几个巴掌,使劲地拉耳朵。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记得有次,竟然还用力掐着我的脖子,差点掐得断了气。
不就是那天自己想一个人静一会儿吗?再说外婆家我又不是不熟悉,走了那么多边,至少一个模糊的印象总是有吧?
结果,呵~还开着车过来掐人。
呵~荒谬。
或许看了这些,你们又会说:这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可你敢确定,完全是逆反造成的吗?
还有多少,是由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造成的?
不了解孩子,总是以自己的思维来为他铺路。
自以为这条路很好。可又有想过孩子的心情吗?
孩子,所希望的是什么样的?
说得白点,孩子只是你们的玩偶而已。
或者说棋子也可以。
按照自己的思想,替孩子安排着人生。
不允许孩子迈到自己不希望去的那个地方。
即使是触碰一下也不行。
就像元旦,一个好好的节日。
07年的第一天,本该是喜庆的一天。
到了涵家去,和欣、涵两个人一起玩。
好不开心!
突然之间冒出了个念头,要在涵家住一晚。
打电话给老妈,她也同意了。
欣的奶奶也同意。
知道那刻我们多少开心吗?
恐怕你们想象不到吧?
三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
从来,都没有过。
因为从来都不是寄宿生,从来都没有和同学睡在一起。
即使是同房间,不同床,也没有。
07年的第一天,就有了一个令人兴奋的第一次。
无法言传的开心。
每个人都是处于激动状态。
一起笑着唱卡拉OK,整个人轻飘飘的。
可当涵的妈妈告诉我们有个母亲打来电话说会来接她。却没听清楚是哪个人的妈妈。
那个时候,不安的感觉窜上心头。总觉得是老妈打来的。因为他的性格我太清楚。不怎么可能会让我留宿在涵家。
查了来电显示,也验证了自己的猜想。确实…是对的。
三个人唧唧喳喳的在那里讨论对策。
想了好多办法,可等到电话打来的时候,全部失效。
问他为什么不同意了,他总是避免回答。
是因为心虚吗?呵~
欣和涵在那里极力劝。可最后都没有办法。
我去听,结果迎接我的是一顿劈头盖脸的骂。
一直说要我到XX饭店去等,还说别把她逼得太急。
只知道自己那时失声痛哭。
不明白…不明白他们为何一定要我回去?
涵家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很可怕吗?
我们一直呆在家里,可怕吗?
呵~原来父母是这样的人,出尔反尔。
这样,算是一个好父亲吗?
至少,好父亲要做好榜样。
你这样做了,是不是就代表我也可以出尔反尔呢?
不过幸好,我永远也不会成为你那样出尔反尔的人。
没办法了,被她们送上了车子。
车上,老妈一直在旁边念叨着。
回家,躺到床上睡觉,结果换班。
换老爸来教训。
说是爸爸妈妈是为我好,因为不放心我,我才14岁,太小,总是要看到我才放心。
还说不许去那里了。
很荒谬呢~
不是吗?
我想纠正的一个,07年了,可以算是15岁了。
尽管没有过生日。可也可以算了。
还有,这样算什么,父爱,母爱吗?
是不是只要有了这两个,别的就什么也不用了?
信用呢?跑哪里去了?也被那两种爱给湮灭了?
说是为我好,可我看不到一点为我好的影子。
为我好,在我认为,
首先,得好好的为我想想,我所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先想到的是自己。
其次,才是想想,那个地方安全与否。再想自己。
这些为我好,只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套上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晚上,老爸好不容易骂到嘴干,骂不下去,走了。
可到了早上呢,呵~又换人。
真的很佩服他俩呢,精力真多。
扯啊扯,竟扯到成绩上了、扯到别的陈年旧事上。
说什么成绩掉得那么快,还每天想着玩。
每次,我都是在满足你们的要求。
每次,都是在忍耐着你们的骂声。
告诉着自己,忍耐忍耐。虽然没有成功过几次.
然后,再好好的学习。
说得透彻一点,只不过是你们的傀儡罢了。
学习的好了,就可以炫耀了。不是吗?
记得涵在送我下楼的时候,
用略带哭腔的声音说:为什么孩子总是要满足大人的需求!
若是问大人,恐怕又是要说因为你们现在还小。不知道谁是谁非。
总是认为自己比孩子社会经历多,比孩子懂得多。
社会经历多,不可否认。
但不代表比孩子懂得多。
孩子和父母,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
无论怎样,总是会有差距的。
就像有人说,相差了6岁就很可能会有隔阂一样。
思想不一样了,孩子总是走在流行的最前端。
而孩子与孩子,往往是最合得来的。
因为有同样的思想。
而孩子与父母,却不是。
想法上,终归有很大的差距。
当然,也有特例。不过,是少得可怜了吧。
现在的父母,好多就只知道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
只知道,读书最好。
现在不是旧社会,不是只要书读得好就行的。
不会去考虑孩子的想法,不会懂得让孩子快乐的读书。
恐怕,就是希望每次自己回来的时候,看见的总是孩子在灯下认真学习的身影吧?!
老师,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孩子能够学习得好。不断的给孩子施加压力。
可却没有想到孩子所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少?
有多少人,因为太用功学习少年白头?!
有多少人,因为不希望这样,逆反心理严重至及?!
有多少人,因为压力过重发挥失常?
有多少人,因为受不了,逃学,从此做了一个坏学生。
这些,都是他们自愿的吗?
未必吧…….
我累了……我不要再做你们所希望的那个我……
那样太累。我只想做回我自己。
自由的自己,不受拘束的自己。
<img src='http://photo.bababian.com/20061221/7095DBC9C9EC11C23220A2F60BDAFD7B_500.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