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啃书圈〗 → 关于文与武
查看完整版本:关于文与武
2009/4/30 19:49:29

在父辈的教育下,我曾以为文与武是对立的,习武的说从文是:“文弱书生,酸秀才......”从文的又说习武的是:“一介武夫,匹夫之勇......”好像两家有深仇大恨,一个是“好的”,另一个就必须是“坏的”。可是,追溯文武的起源,两者却是统一的。文人公认孔子为其先祖,可是要知道孔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孔子也是武的先祖。相传孔子膂力过人,尤善射箭,能命中飞鸟,这是一个当今一文人自居的家伙能做到的吗?再说武,武士的祖先是墨翟,然而众所周知,墨翟在文的造诣也是很高的!墨翟的辩论,逻辑性极强,而且善于“请君入瓮”可见墨子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绝非一介武夫!
  我认为,文与武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至少是相近的,即:“以哲理教化于人”。《周易》何以谓之曰“易”,其中一个意思就是指“平易,简易的道理”这也是哲学的目的,儒家谓之“礼”,老庄谓之“道”。世界上之所以有文,就是要把万事万物的哲理以文学的方式保留下来,传承下来,并教化后人。世界上之所以有武,就是要用最简单的招式,告诉世人这个世界上最亘古不变的哲理,也是教化后人。苏东坡和张三丰在目的上没有分歧,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我记得在我学习跆拳道时,发生过这样一幕:一个小孩缠着妈妈要练跆拳道,他的妈妈硬是把孩子拽出来,一边拽,一边说“学打架做什么?你将来就准备打架呀!你看看,只有那些坏孩子才学打架......我娃乖,不学那些东西,我娃这么聪明,要好好学习!”于是那个孩子似懂非懂地看着母亲,走了......当时我们所有的人都很气愤,在那个母亲看来,学武是:用来打架的,没出息的,坏孩子学的,笨孩子学的。我现在并不怪那位母亲,影响那位母亲观念的,是这个社会,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在今天,说自己是一个诗人是会被讽刺的,而说自己是一个武士,同样是会被讽刺的。在科技进步的今天,人们都比较“务实”,那些与糊口没用的东西,只能当做爱好,甚至连爱好的权利,也是要被迫放弃的。
  没有诗的世界在精神上是空白的,没有武的世界恐怕要比没有诗的世界带来的影响更大,更深远。我不知道一个上两层楼就喘,500米就要打的的男人还叫男人吗?恕我直言:不管是鄙视武的文人还是鄙视文的武士,都没有理解文与武的真正内涵。文与武是不可分离的,这一点,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便可显示出来,虽然现在打仗的基本都是用导弹,但文与武塑造给人的气质是不变的,就像一只鹰,哪怕是做成了标本,也依然目光炯炯,不可逼视!李白的文章为何那么潇洒,我以为和武是有关的,古代文人喜欢剑,古代武士喜欢字,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互补,他们知道一个酸腐的民族或一个尚武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缺陷,是难以长存的。
  下面谈一下武与文的共通之处。
  文学中忌讳华丽的词藻的堆砌,因为过多的修饰,容易冲淡文章本身的思想价值,歌德说过:“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写文章,关键是准确与明白,那些没有思想内涵的人往往以写让人似懂非懂的话来蒙蔽读者,掩饰自己的无知。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想到过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高明的教育者越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原因。鲁迅说过白描的写作手法,就是十二个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就是一种让思想更加清晰的方法。运用在武学上,许多人喜欢追求华而不实的动作,但就是打不到人,这是偏离武学的本质的,武的美就在于其简单迅捷的攻击与防御,如果起不到这两个作用,充其量只能算是跳舞。跆拳道中我最喜欢横踢,因为横踢是最简洁的,正因为它简洁,所以才最难于防御。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