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太岁,又称"肉灵芝",集天地之灵气,使人精神振奋,不易疲劳.古医书<本草纲目>记载和传说中的太岁奇在不尽,耐人薄味,重复更生如故,对一些疑难杂症,还有奇特的功效.但是千万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老人常常这样跟自己的孩子说,究竟怕什么?不得而之.总之,很少有人见过这个叫太岁的东西,所以他的存在仅限于茶余饭后的聊天中,及老人的古老故事中.
一
2001年4月21日,PM2:41.
"李教授,实验报告出来了,"一年轻女子拿着厚厚的一打文纸尊敬在站在一位两鬓班白,但却精神抖擞的老人面前,那老人贪欲的看着报告,好像孩子看见可爱的玩具一样,兴奋不已,嘴角不时的向上翘,带动着褶皱的皮肤,让人突然有一种崇敬之感,到了垂暮之年还依然奋斗在自己的事业上,这是何等的敬业.这也是许蒙留在李教授身边的原因,仅仅出于崇拜,而她,毕业后被学校留下来的高才生转眼三年过去了,却一直都在这所研究室工作,直至今天,终于有了成果.无论是谁,眼睛里都流露出无比欢喜的神情.三年了,他们研究"它"足足三年,这个神圣的下午将是世界奇迹的又一纪念日.
许蒙真称的上是高才生,毕业于北京生物工程大学,菌类研究系,在校时已经拿到了双硕士学位.本来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出国继续深造,但许蒙却义无返顾的在学校提出聘请她当导师的时候放弃了更广阔的前途,在别人看来这真是愚蠢的决定,但在许蒙眼中却是另一种向往,因为在她就读时就已知道,该校最知名的李教授正在研究一种新生菌并已经有了突破,而李教授的知名度早已如雷灌耳,在菌类研究学方面,李教授足可以胜任王者之席.他曾得过的奖项数不胜数.而最能证明他的却要数美国乔里亚大学所颁发的<·科赫奖>这个荣誉称号.菌界之父罗伯特·科赫与世长辞,但他奠基了细菌研究的殿门,为了纪念他,而设的奖项.可想<·科赫奖>之珍贵.许蒙崇拜李教授,更向往着那迷人的研究,也许当一个人真正的融入到事业的刹那,也便忘记了世界那些凡俗的追求.许蒙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有"校花"这个美誉,但出于对研究的热爱与直焯,几年来不但没有交往一个男朋友,更和男孩子接触的少之又少.这大煞了追求者的心,于是,"冷美人"的称号家喻户晓.
除许蒙和李教授外,还有三个研究人员,张小光,赵彬,陈菲菲.他们三年来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二
说起"它",还要追溯到三年前的那个早晨.
李教授像往常一样,吃完早点,开始了工作的第一个习惯,那就是看早间头版新闻.厚厚的报纸证明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他温文而雅的一手拿着报纸,一手端着一杯奶,看的很入神.是什么让他如此投入?熟悉的人都知道李教授除了工作外其他任何事都不会让他细心起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新闻竟能如此的吸引他?良久,那杯奶又放回到茶几上,丝毫未动,李教授竟忘了喝!
"6月12日上午8点23分,距本市不远的东厢村发生了一件离奇怪事,据一村民声称,他上山采药材,不幸掉下山崖,双腿骨折,在疼痛难忍的时候,随手摸到底上一块类似"肉球"的物体便一把抓住,来缓解骨折带来的疼痛.怪事发生了,片刻后,该男子的双腿不再那么疼,而且好象好能动了,于是他试着站起来,没想到竟真的没了事,骨头奇迹般的自行愈合."记者赵彬报道.
此时,李教授非常激动,他知道,使那个村民奇迹康复的"肉球"很可能就是他梦寐以求多年的"太岁",对李教授而言,此时这条新闻无疑如雪中送炭,因为他好多年来一直从事新生菌的研究,但实际材料匮乏,"太岁"的稀有使得实验停滞不前.大家都特别苦恼,李教授更是寝食难安,要知道,那是他多年来最高的梦想与追求,没有实际实验品,仅靠文献及可怜的类似真菌怎么会有突破.如今这天大喜讯砸到了李教授,这企不叫他惊奋.
很快,李教授穿戴好衣服,打电话向实验室请了假,就开车去了"海洋报社",他要去的目的就是要找那个报道记者赵彬.而此时赵彬正悠闲的看这一本小说<龙的遗存>,这小子酷爱科学,但又特喜欢希奇怪事,他的最爱就是喜欢听老人那敦厚的声音像是回溯过去,又像在阐述着事实,迷人而又惊奇,古老而又神往的故事.为此他特意考的中国传谋大学,以712分入榜,大家都说他傻,名牌多的是,却非跑去当什么劳神子记者,还是那种"流浪"全国的记者,悲哀.赵彬喜欢搜集,所以凡是报社要组织出去收集新闻时,他准是第一个.为这,他女朋友总是说,要是你回到了古代,肯定是第二个蒲松龄.真不知是不是脑子锈掉了.对此赵彬总是笑笑说,科学也是根据事实而演化的,能解释清楚的是真科学,但有些解释不清的却不一定就是伪科学.我正是要把中国所有所谓伪科学的事实变成真科学.
李教授的车很快就出现在海洋报社的门前,他匆忙推开车门,差点夹住因速度太快而惯性向后的衣角。“千万在这啊,”教授心急如焚,也难怪,好多年第一次有了新的希望,这企能不让人兴奋。海洋报社是该市最大的一家,占地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除了前厅主办事处外,后面大大小小还有三栋建筑。规模的庞大使得在这里工作需要的资质与文凭都非常之高,所以,大凡在这里做事的人都是很自豪而且很骄傲的。李教授刚进主楼后便感觉到了报社的庞大,也非常系统化,现代应用设备齐全,人员窜流不惜,这正是该公司蒸蒸日上的原因。但教授没有那个心情去观赏与评价,现在唯一让他振奋的事就是马上找到赵彬。人事处的小姐礼貌伊人,彬彬有礼的答复了李教授的要求,很快,赵彬在宽广的楼道口出现。“赵先生吗?你好啊,这是我的名片,我找你有点事情,你看,如果有时间的话能不能咱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谈谈?”李教授非常和蔼的说。“哦?北京生物工程大学的李老师,李教授,您好您好,早就听说过您,对于您出的那本《细菌的婚姻》我真的是喜欢的不得了,真是文明不如见面,兴会兴会,我现在有时间,那好,咱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赵彬很是高兴,他早就听说过李教授的大名,也非常崇拜他,今天竟没想到李教授亲自来找自己,真是有点受宠若惊,别说有时间,就是没时间也得挤出些来,想跟李教授聊天可不是一般人能有这样机会的。
十分钟后,他们来到一处茶楼,地方不大,但布置却很考究,大概是李教授除工作外最好的清休之地吧。因为他们一进门时,服务员就非常有礼貌的称呼李教授并带他们去了一个单间,赵彬看的出来,李教授在闲暇时还是满会享受生活的。房间的布局简单而随和,东面开着一扇窗户,刚好视线局限在后厅的闭月湖上,煞是好看。赵彬有些陶醉,情不自禁的吟起李白的诗篇: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哦,赵先生好文才,我也比较喜欢李白的诗篇,每每我一个人来这清闲时总喜欢看看湖面,听听古筝,对于吟诗,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你这样的拉,”说着李教授神情有些黯然。“李教授您的感官限于自然,思维创造着更新,学术界都拿您来做典范,今天与李教授在这闭月湖面茶亭一叙真的让我十分蒙宠,您叫我小彬就行了,千万别叫赵先生,我可是您的学生,受不起啊”赵彬真切的说,李教授笑了笑,感觉这位年轻人无论是言语还是端庄上都十分讲究,也真心的喜欢这个小伙子,于是聊的也投机了,赵彬不时的向李教授请教问题,李教授也很耐心的给他讲解,很快,一下午时间匆匆而过,“哟,你看我这记性,我还有正事要问你呢,小彬啊,你还记得昨天报纸上你发表的新闻吗?”此时,李教授与赵彬已经成了妄年知己。“记得啊,印象很深,我也很喜欢那些离奇的怪事,所以为了以后能有机会研究,我还特意留了那个村民的电话,你看,就是这个”说着,赵彬从上衣兜里掏出一个电话本,第十页很醒目的记着:东厢村,马宝尹,电话6875124。
三
第二天李教授起的很早,洗簌完毕后第一件事就是打赵彬给他的那个电话,结果良久忙音后提示语让李教授大为失望。电话号码竟然是空的!这让李教授非常生气,但转而间又变的非常疑惑。按道理,赵彬是不可能欺骗他的,那么最好的解释就是,马宝尹给的是假电话号码。但这又是为何呢?怕找他,嫌麻烦?应该不会,这是件好事,而且还能带给他很多优处。那是为什么?真相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好的答案还是自己亲自去趟东厢村吧。于是,又打起了赵彬昨天留给他的电话。“小彬吗?我是李老师啊,昨天你给我的那个电话是个空号,我怀疑你记错了,如果你今天有时间的话,能陪我一起去东厢村吗?”李教授说道。“哦?是吗,哎呀,真的是对不起,我这就去找你,你给我个地址吧!”赵彬十分抱歉的说着,一边拿起笔记下了李教授的地址。片刻,赵彬再次见到这位权威的教授。涵蓄过后,赵彬本想解释,却被李教授打断,“没关系的,也许是马宝尹不想给你电话又出于无奈吧,走,咱们这就去问个究竟”于是,赵彬坐上了李教授的“马自达”朝东厢村驶去。到村口的时候,很多的人都朝这边望着,由于发展的落后,像这样比较好的车出面在东厢村,无疑让老百姓以为又是哪个当官的来这实地考察呢。乡亲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惟独一中年男子,看了一眼后便急匆匆的走了。“就是他,马宝尹”赵彬兴奋的说,虽然乡亲比较多,但要是从车中看出一个人来,还不是件难事,李教授也有些兴奋,不知道为什么,总觉的事情比想象的要有趣的多,意外的多。总之,现在找到马宝尹是最重要的。汽车又快了些,“嘟嘟”的喇叭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两旁站满了人,像是在看热闹,又像是在观察着什么。终于,汽车驶进了马宝尹的家门口。很巧,他的妻子正在院子里晒药材。“你好,请问马宝尹在家吗?”女人抬起头,那布满沧桑的脸证明她为生活所付出的汗水何其之多。女人先是一惊,而后又恢复了常态,缓缓的说“你们找他有事吗?他上山采药材去了,你们先坐吧,喝水吗?”大概女人认出了记者赵彬,语气和蔼起来。“大嫂,这位是教授,是专门来看你丈夫的,他搞研究的实验品很像你丈夫捡回来个那快“肉”,我们今天来主要就是想再看看那东西”赵彬热情的说。“扔了,”女人没再瞅他们,而是又继续着手头的活。“扔了?怎么会这样?”本来李教授保养的内涵现在怎么也不能控制住了,他激动的望着那女人,声音有些颤抖的说:“为什么啊?那你们扔哪了?还能找着吗?”一连串的问话使女人有些茫然,她动了动干瘪的嘴唇,润了下嗓子说“那东西不吉利,村里人都说它是祸害,让我们赶紧扔了,要不得有灭顶之灾”愚昧,愚昧啊,李教授在心中感叹道,多么难得的宝贝,虽然在科学的角度,它是那么的敝帚千金 ,但在这群农民的眼中竟成了祸害。经过攀谈,知道了那东西被撇在了后山头。目的达成后他们也不宜久留。就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赵彬突然发现那女人胳膊上带着黑布条。但凡了解风俗的人都知道,那是死了人后的吊丧品。
李教授现在可没那么多的心情,现在他仅想找到那东西,并证明到底是不是“太岁”。山路难走,但这并不影响李教授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者,相反,速度并不比年轻的赵彬慢,一路上没有什么谈话,仅存的是山中依稀的日光与清淡的芳香。最后,终于在山头的一处低洼地上发现了它。“是,是,是太岁,就是它了,我终于找到了,”李教授欣喜若狂的喊着,赵彬也被这样的情景所感动了,激动的握着李教授的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个所谓的“太岁”表面有层灰色的皮,它的皮很像驴皮,脚踏上去软绵绵,质感像软糖,并有弹性.附在皮外有一个明显的"眼睛",他的眼睛像灯泡样大,中间有一个眼孔,直径约为0.8CM,向内凹陷,在孔的旁边还有黄色黏液分泌物.四周的皮呈淡黄色,且较软娇嫩较光滑,深部还有很多明显的须子.撕下表皮,里面呈黄色肉体,用打火机烧灼,它被烧的时候有明显反应,和迅速分泌一些黏液修复创伤的现象.再生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就在他们兴奋欢呼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声音同时传进了他们的耳朵:“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就会遭报应的”说这话的是个老人,嘶哑的声音像是从地狱传来的,满面的皱纹,堆积在消瘦的脸上,好象一个褶皱的麻袋,让人见了就不舒服,那木滞的眼神死死的盯着他们,像是警告,又像是嘲笑。老人说完这句话后就漫漫的走了,蝼蛄的背影向的崎岖的山路深处移动着,最后消失在密蟒的山中。这突如其来的老人让赵彬着实吓了一跳,虽然他十分崇尚科学,但对于一些古老的传说仍抱有一丝的警惕。而李教授却恰恰相反,他根本不信什么报应不报应的,在他眼中只有科学,所有的事情都能用科学去解释去阐明,只是科学发展的快慢而已,所以对于老人临走前留下的警告他根本没放在心上,更何况他也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
四
既然有了实验的材料,那实验进展的速度当然提了上去,加之许蒙他们的掺入,使得这项伟大工程的前奏锦上添花。赵彬也意外的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为的仅是不让他有机会泄密,当然,这是李教授另一面的老谋深算。他可不想实验在有新突破的时候带来不便的麻烦,特别是那些记者。对于许蒙,张小光,陈菲菲而言,这是他们一生涉足菌类研究的最佳机会,所以绝对是守口如瓶,这点李教授放心,也之所以是选中他们的原因。在实验完成之前,他们绝对是最可靠最得力的助手。他们这么辛苦,到底在研究什么呢?是新生菌吗?
报告上面的文字密密麻麻,让人看了就头痛,但这却并没影响李教授的心情,反之他看的津津有味,还不时的点头,微笑。甚至有点失态的瘙着头皮。这足已证明该项实验的重要与难度性。只见李教授认真的看过了一页又一页,就在他读到最后一篇时,稿纸上赫然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人类非正常复活再生激素研制成功!
赵彬当年意外的加入使得他兴奋不已,很快便辞去了记者这份工作,安安心心的在实验室上班,但令他意想不到的却是,这三年来,除了一些普通的实验及跑跑腿外,根本没让他接触过真正的那个研究。这另他十分苦恼,他找过李教授很多次,但功倍事半,李教授总是攮塞的说他基础不过关,要先从小事做起,而且还常常声称一旦他赵彬合格后马上加入到实验中。可赵彬知道,那根本不可能,他也曾试着接触那些工作人员,但都热脸贴了个冷屁股,最后他决定还是好好的做自己分内的事,起码他热爱科学,热爱现在的工作。赵彬今天刚完成了一次新的实验,这三年来他进步神速,基于上学的时候功底很厚,加之他本身就是个爱学习爱动脑的勤奋青年,所以现在的他可今非习昔比,靠着李教授偶尔的指导,如今他也算是菌类研究生的又一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