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自私
下课后我去食堂打饭的时候,我非常清醒的认识到我脑袋里有这样的念头:多给我打点吧!呵呵,这不是什么龌龊的想法,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却轻而易举的推翻了我脑海里的美好憧憬,毫不留情的验证了“人性自私”!
如果把我们的道德观作为衡量准绳,我想“人性自私”是一个让人非常挫败的产品,想想看,从我们哇哇坠地起,在我们能听得懂看得清世界之前,我们是懵懂的,一如亚当和夏娃,这样的我们知道什么是自私?在我们拥有了语言能够与世界互动后,我们的长辈就耳提面命要“孔融让梨,先人后己”,这样的我们怎么还能自私?可自私就是无处不在,究其根源,我觉得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考虑:
第一, 从地球生物的发展过程来看,达尔文告诉我们生物遵循的法则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其实仔细想想,这就是地球生物血淋漓的一部自私发展史呀。如果不自私,怎么会从低等到高等从弱者到强者?如果不自私,强者就会对弱者说:你吃了我吧,你赶紧去发展吧。而不是用它的利爪将苦苦挣扎的弱小撕碎填肚。如果不自私,高等生物就会运用他们优越的智慧给低等生物铺就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而不是煞费苦心的把他们变成自己慢慢上爬的垫脚石。就是踩着这样一条自私道路,地球生物慢慢从海洋到了陆地,从爬行到了直立,终于,出现了猴子,终于出现了类人猿,终于出现了人类。好了,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能明白了:咱们的基因里天生可就带着自私的因子呀!
第二, 刚才我其实说的是人的自然因素里的自私成分,现在说说人的社会因素里的自私成分,说到这里,先得说说什么是社会,我觉得所谓的社会就是一群人一起生活一起劳作一起享乐,如果是一个人,你再怎么折腾也成不了社会。那为什么人会由一个人慢慢结帮拉伙成为一群人呢?因为他们自己一个人就会冷,饿,害怕,因为他们自己一个人无法在老虎狮子横行的丛林里生存,所以他们组成了社会,初衷不过于是想让自己过得好点。这样讲的话,人类社会是在自私的基础上成立的,,如果当初不自私,人人都勇于奉献自己,那么现在地球上称霸的就不知道是哪个了。
第三, 我想从我们自己说起,为什么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孔融让梨”,可真让的时候还是要咬咬牙闭闭眼才能真让出去呢?其实呀,如果梨都一样大,吃都吃不完,咱们还用费那么大的劲去让?这就是说,物质资源的匮乏让我们大方不起来,自己肚子饿的时候还能让别人在自己这里吃饱么?即便真能做到,怕是心里也是思想斗争了好久,只能做一时而不能做一世。这其实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异曲同工的,如果反着做了,中国有句老话叫“自不量力”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自私是合乎情理的,是不用感到羞愧的,是社会前进发展需要的,不是对不起孔子对不起党的。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自私并不代表着损人,这两者差距还是很大的,通常我们生而为人的基本准则是“利己不损人”,如果再高尚点,那就是“利人利己”,也就是现在和谐社会所说的“双赢”!
突然发的牢骚,大家见了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