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啃书圈〗 → 漠然的心
查看完整版本:漠然的心
2009/3/5 0:27:14

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森林中,世人的心都在被漠然吞咽着。失去了“性本善”的特质,即便不为非作恶也不会再如从前那般欣然的助人为乐。老一辈的人总是感慨这个时代到处都充斥着自私自利的个体。
     
  从前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总以“雷锋”作为孩子学习的标榜,而现在的“雷锋”似乎只能顺应“不讨好”的结局。如此悲哀的社会现象!是人的潜在本质带动着这个自我的社会,还是社会以“人”为本的个体主导性的大环境牵引着我们……谁也无能幸免于这样的大环境。

  “你当时的想法就代表着所有人的想法……”一位老师对一个懵然疑惑的高中学生的应答——

  在喧闹嘈杂的集市上,一位老人,花白零乱的头发,褴褛的布衣,干瘦的没有一点的血色,以至蜷坐在地上卷起半边裤腿时你只能看到一个偌大的裂口,小腿上扭曲褶皱的皮肉从裂口处剥离,悬挂着,却没有看到本应渲红满地的血迹,而这位老人也只是用手拖着小腿上的那块皮肉。人说,老了,血就少了,本就是一个干瘪的如同草扎人的老妇人此时更没有多少鲜血可以流了。姑且信着旁人的解说,因为重点不在于此。
     
  老人没有疼痛狰狞的表情,却是满目的焦虑与无助。她焦虑的是她将如何回到自己的家中,焦虑家中的孩子若是看到此情此景是心痛还是责骂。集市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来来往往的人群顿足围观,却没有一个伸手扶起那位老人的,昏黄的双眼看着每一个看着她的人,希望在某一个好心人身上寻到帮助。世道总是那么的炎凉,终无一人去发那样的善心。后来她还是拖着受伤的腿自己走回了家,至于有没有受到家中孩子的责骂便不得而知。

  这个发出疑问的高中生也在围观的人群里,只是几次三番上前扶助的冲动最后都被怯懦的心打退了。不知是愧疚还是疑惑,她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当时围观的人们都不去帮助那位老人?”老师的回答,“你当时的想法就代表着所有人的想法!”其实,她被误会了,对于一个正在受着高尚社会道德教育的孩子来说此时并没有那份成熟的顾虑,只是因为畏惧那个分离骨和肉的伤口还有快要坠地的皮肉。

  想起当时周边人的言论,“这种好人不能做啊,到时候好心没好报”,“是啊,若这个老太太的家人说是你伤了她你就说不清啦。”……她的家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们会说,“如果不是你弄的你哪有这样的好心?!”高中生明白了老师回答的那句话里的“想法”指的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似乎没有了信任和理解,或者说在每个人的心底已经摈弃“好人”的标准,不会相信这样的人存在,自己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人。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而人心的距离却是渐行渐远。公交车上的让座,过马路时的搀扶,为迷路人指明方向……对于这样“雷锋”型的标准事迹越来越不削于存在人们的生活中。

  一位老父亲,挑着沉甸甸的担子来到城市中,为了弥补过年没能一家团聚的小小遗憾,带着大大小小的包裹给在城里工作的孩子们送去。他不停抖动着半边身躯(帕金森症),畏畏缩缩的告诉司机没有坐公交的零钱。看着这位老人,车内顿时寂静,没有一个发出声响的,也没有一个帮着他挪动担子的。一个个漠然的眼神,或许,心里面都被这个慈爱的父亲感动着,但是表面依然如此的冷漠。

  那个当年心存“愧疚”的高中生,在这一刻依旧没有做出过多的“帮助”,只是在下车的时候帮着将“爱”的行囊提下了车,而后,继续适应这个社会运转的行迹。这一次没有面对伤口的怯懦,只是淡然的举手之劳,她不再有疑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白纸黑字的道德规范与心中衡量的行为界尺哪个才是最能驱动人之所为的,其实我们都很清楚。

                                              知言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