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36508
2009/2/8 22:10:08
太阳升起的时候
[中篇小说]
天开始发白了,只见大团大团的白云,不知从什么地方出现了,在东边越积越多,越堆越厚。连人们站的地方,甚至脚下,也飘来了一朵一朵的白云。此时,人们好像站在仙境里,那妙意简无法形容。人犹如悬在空中,真是自由自在的。
东边开始发亮,然后又渐渐地发红了。白云也逐渐变淡,变淡,直到消失。太阳由白变黄,再变成桔红。最后,红彤彤的太阳终于冉冉升起来了……。
世间的一切,在阳光的照耀下,都变得真实了。
[一]
路清静,就在每天太阳还照耀着西方,大多数人还在酣睡的时侯,凌晨三点,他就去上班了。
他扛起一把几乎没有竹苗的扫把,身穿一件普通的旧衣服。手推一辆小木车。车把杆上,还挎着个旧衣改成的布袋。急冲冲地走到他分管的地段,开始了清扫马路的工作。
那年是1959年的九月,他被单位以右派的名义,开除了工职。由于一家老小要吃饭,要生活。特别是他有一个胖儿子,才两岁的路晓南,是使他能够生存下来的唯一希望。所以,他才人托人,人找人的。最终,找到了一个刚从城市建设局,也是曾犯过右倾言论错误,而被贬到清扫队当队长的秦有远。秦队长听说此事后,就连忙答应了。
据说,清扫队的书记史布诚,开始知道路清静是被划成右派而开除的,还有些不情愿。但是,招新工人吧,别人又不愿意来,嫌职业丢人,活又重,工资又少。在这种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何况秦队长都同意了,史书记心想,我何必刚脆来个顺水推舟,作个顺便人情吧。就这样,清扫队才将其留下,试用一段时间,以解燃眉之急的。
[二]
1964年九月,路晓南就报名读小学一年级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真没说错。
路晓南刚满五岁时,母亲患血癌去世,家里只剩下父子俩。仅靠路清静每月不到二十元的工资生活。另外,就是父亲在清扫马路时,捡拾的一些废品换点钱补贴,生活才能勉强维持下来。不过,旁边的邻居们对他父子俩还是很同情的。有时,给他家送一些吃的,用的东西过来。
七岁的路晓南,每天放学后,还要在家里做饭,等爸爸回家了才能一起吃饭。他见爸爸疲惫不堪,吃完了饭,又不声不响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干净后,才去做作业的。他真像一个家庭主妇,一点儿都不要爸爸操心。爸爸每当看见晓南做这做那时,心里极不好受。只是背着晓南,偷偷地流眼泪。晓南的未来怎么办呀,难道就这样跟我过一辈子的穷酸日子吗?不行,我要改变他的命运,让他好好读书,将来成为一名有用之才。
[三]
当时,扫马路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一天要扫多少次,中间休息几次,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照章办事,那是要被单位扣发工资的。
那时,人们对保护环保的意思又差。刚扫过的路,不一会儿,又变得脏了。你在前面扫,有的人呢,就跟在后面扔,简直不像话。这种事经常见到,此种行为,不但影响公共卫生,而且也不尊重清扫工人的劳动成果。
一天,路清静看见俩个像干部模样的人,一边走,一边随便将手中拿的报纸,撕碎乱扔。他气愤不过,说了他们两句。反而遭到了这俩个家伙的一顿臭骂,“扫街的下溅东西,还想管老子。”路清静正要分辨,那俩人不问青红皂白,就对他拳打脚踢。周围的人见状,全起了轰,那俩人只好逃之夭夭了。路清静的脸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他有什么办法呢?谁要自己被划为右派,干起扫地的工作呢?
晚上,路清静跌跌撞撞地回到家里。儿子见状后,问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无力地摇头。在儿子的一再追问下,爸爸只好简单讲了一下事情的经过。路晓南听后气愤地说,“清扫工就不是人吗?没有清扫工的每天劳动,这些人恐怕连干净的路都没有走的。”“小孩子,你懂什么?快做作业去。”晓南连忙找邻居京京妹妹家要来了碘酒,轻轻地给爸爸擦了伤口后,才回到了房间,做起作业来了。
路晓南将作业做起后,找了一个新本子,在本子上写道:“清扫工是光荣的!我长大后,也要当一名清扫工人。”
有时,在爸爸捡回的废品中,有废弃的小玩具、大的小的电风扇,没有用的废马达等等。他总是求爸爸不要及时卖掉。爸爸问,“为什么?”路晓南回答,“我喜欢把它拆开看看。”爸爸听他这样讲,也只好随他的便了。路晓南在拆开废马达时,邻居京京妹也跟他一起帮忙。
[四]
不管春夏秋冬,不管日晒雨淋,路清静走过了二十几年含辛茹苦的艰辛岁月。终于盼到了儿子考大学的那一天了。
1973年7月,正是“动乱”时期。大学也停止了高考。路清静再一次遭受批判。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路清静只好将上山下乡返城后的知青,路晓南去顶自己的职,当一名清扫工人了。
路晓南呢?认为只要自己目前有工作做,能挣钱养活年迈多病的父亲就行,管不了这里面的许多麻烦事了。更何况接的是父亲的班呢?他高兴而爽快地答应了。路清静看到儿子满脸的笑容,自己却暗自流泪。
路清静总是背着儿子责骂自己,“前辈子,我作了什么恶,今生让我遭这么大的罪啊!”路晓南上班去了,他爸一人,看着妻子的遗相发愣,小声说道,“晓南他妈,我对不起儿子,我也对不起你。我无能将咱们的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你不会怪我吧。”这时,邻居家的京京,刚过来找晓南问一个不懂的问题时,连忙劝说,“路伯伯,您千万别这样想,晓南哥以后会有出息的。”
[五]
路晓南觉得很兴奋,他每天学着父亲那样,天不亮就起床。也扛一把没有竹苗的扫把,推一辆小木车。车把上也挂着一个布袋,穿着爸爸洗干净了工作服,乐呵呵地出门扫街了。
第一天上班时,他在街上用力地扫啊,扫啊。人们却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奇怪啦,这么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不缺胳膊少腿的,怎么干起扫街的事呢?有的人还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什么样的话都有。
路晓南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仍然认真地扫地。不管哪儿有垃圾,他的扫把就追踪到哪儿。如果实在扫不着垃圾,他就亲自用手捡。看见了什么废纸、废纸盒、打破了的玻璃、还比较成形的旧衣旧裤……,他认为可以换钱的东西,都装在他的小木车的布袋里。
下班回家,偶尔遇见京京妹妹,他俩只是点一下头,就算是打了招呼。因为,现在俩人都已经长大了。不像小时候那么无拘无束了。
一天,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他看见有三个小青年故意将冰棒纸扔在刚扫干净的地方,晓南就轻声说了一句,“请你们以后不要这样乱扔东西,好吗?”说完,晓南又用扫把去扫。结果,扫把被一位小青年用脚踩住了。并接着就骂,“老子愿意丢!我不丢,你不就没事做了吗?”说完,将还没吃完的冰棒“呼啦”一下,又丢在扫干净的地上。
路南的自尊心受到了侮辱,他也正是年轻气旺时。于是,他先与他们三人讲道理。三人不但不听,反而动起手来。路南也不甘示弱,当面面击。当时因动乱时期,看热闹的多,维护正义的少。由于路晓南个头大,有力量。最后,将这三人全打倒在地。有些知道全过程的人,热烈鼓掌,拍手称快,以此向路晓南的行动表示支持。
通过这次事件之后,路晓南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那些歪风邪气,不能一味的忍让,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回到家里,他把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讲给了爸爸听之后,爸爸当然高兴。但是,更替儿子担心。想了一会儿,然后说,“你少在外面惹事,听见了的,你就只当他没说。或者把自己完全当成一个聋哑人,一心一意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我现在只有你这么一个亲人了,万一出了事,我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亲娘啊。”京京听她妈讲了晓南在街上打架的事之后,赶紧跑过来问候。手里还拿着碘酒和纱布呢?路晓南见后,“没有那么严重。谢谢你啊!别耽误你的时间了。”
[六]
春风吹拂大地,动乱结束,高考也恢复了,路晓南决心报名应试。这一消息传到秦队长那里,秦队长问,“你为什么要参加高考?是不是嫌扫街工作丢人呀?”“不!我正是为了扫街工作搞得更好,才去高考的。等我学好了知识,献给整个环保事业。”路晓南回答得格外明确。“好,我总算没看错人。我单位再穷,也要供你上大学,而且是带薪学习,只要你能考上,不管是哪所学校都行。”路晓南听后,倍受鼓舞。
77年,大学刚招了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由于路晓南出身不合要求,没被录取。他并没有恢心,继续边工作边复习。
父亲为他担忧,自己年岁已高,眼看路晓南年龄也不小了,连对象都没谈上。要是考上大学,又要读几年书,他的婚姻问题不就成了“老大难”了吗?眼看儿子应考积极性高涨时,不能将此事提出来分他的心哟。有一肚子的话,只能憋在心里。唉!听天由命吧。
78年九月下旬的一天上午,路晓南正轮休,他待在队里的花坛旁,专心研究一遍盛开的菊花。那一大遍菊花有白色的、有大红的、有紫色的、有淡黄的、也有桔****的。还有在一大遍淡****的菊花中,开着唯独一枝玫红色的菊花,分外醒目,而且美丽漂亮极了。路晓南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秦队长笑眯眯地走过来,“晓南,你又在专心研究什么呢?”
“您看,哪枝玫红的菊花,为什么开在那一遍淡黄的菊花中间呢?”
“那枝耀眼的菊花就是你呀!”秦队长认真地说。
“您别开玩笑了,我跟大家一样,普普通通,是一名清扫工人。”
“你看,这是什么?”秦队长递给一封信在晓南的手上。
路晓南接过信封,是他渴望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他将信拆开一看,是“上海理工大学”发来的。他高兴得将秦队长抱了起来。“真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你呀,要好好为我们清扫队争气啊!我们现在全队的人,已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婆了。唯独你是一个大男人,而且又是一个大学生了。你以前说的话,还算数吗?”秦队长有点儿担心。“我保证说话算数,一定将我学到的知识用于环保事业。”
一老一小在花坛旁拉起钩来了。俩人同时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七]
1982年6月下旬的某一天,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动力系书记找路晓南谈话,“你是我校的高材生,为什么不报考研究生呢?”路晓南很坦然地说道,“研究生费用很高,我的单位太小,恐怕担付不起。再则,我已经带薪学习了四年,无形中对单位增添了不少的压力。虽然这次我分配的单位是沈阳机电厂,工作的确不错。但是,我还是要回原单位清扫队去的。如果没有清扫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跟单位表过态,我就得回去。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标准。书记,您说呢?”
书记听了路晓南的一番话后,无话可说了。书记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摇了摇头,十分惋惜地说,“那就按你的意见办吧。如果今后在工作中遇见什么难题,还可以找学校的老师和领导解决。好吧,祝你一路顺风。”
那天,路晓南回宿舍将行李收收好后,就立即购了一张返城的火车票。
四年的大学生活,真要离别时,心情也是很复杂的。
路晓南长得更高了,比以前还帅气些。穿着虽然扑素大方,但是,人的各方面素质都很好,特别惹人疼爱。尤其是一大批女孩子们,个个都很喜欢他。有时与他一接触,才知道他的家庭环境不好,原来的单位还是一个扫街的清洁队。
每次接触女孩子时,路晓南都很真诚,从不说假话。他懂得,想招人喜好,就应对对方诚实,对自己要充满信心。人就是这样,越把自己的弱点裹紧,就越容易被人戳穿,到时会使自己更难堪。婚姻大事不能勉强。既然如此,那就顺其自然吧。
因此,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没用过多的精力去耗费在男女之事之中,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
他坐在火车上,考虑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工作上的问题。他想了整整一天,对,就从改善扫街工人的劳动强度着手,这是当前最现实的问题。我就从这方面动动脑筋吧。在他的头脑里,很快就勾画了一张美妙的蓝图。
路晓南的内心世界中,只有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憋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与力量。火车飞驰着,车轮与轨道磨擦发出巨大的撞击声,人们的谈笑声,犹如一首动听的催眠曲。路晓南却酣睡在这支甜美的音乐之中了。
他在睡梦中笑了,,笑得是那么的甜蜜和灿烂。
[八]
第二天的深夜2点05分,路晓南背着行李,急急忙忙地出了站台。老远,他就听见“晓南!晓南!我们在这儿呢?”路晓南朝叫喊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秦队长,父亲,还有许多老姨妈们,都在车站出口处向他招手。他快步跑过去,“您们怎么知道我今天回家呢?”秦队长说,“我向你们学校打过电话,你们系里周主任都将情况讲给我听了。我一想,你是个急性子人。我们商量过,就这样跑来接你了。”“那真是太谢谢队长和大家了!”
秦队长还专门向外单位借了一辆中型小货车,大家忙碌地将行李装上车了,才高兴地爬上车厢内。一路上,谈笑风生,嘻嘻哈哈的。秦队长和所有在场的老姨妈们,不知有多高兴,他们接回了清扫队的第一位大学生。“我们的清扫队,从现在起,一定会改变面貌的!”大家异口同声的喊着,“对,一定回改变面貌的!”秦队长也坚定地回了一句。
月亮圆圆的,亮晶晶的。她把雪白如银的光芒,洒给了大地,也洒给了那些善良人们的心中。
(待续)文字文字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