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fei0817
2008/4/20 12:03:51
因了工作的关系, 我对对面的王先生有了一些了解. 称之为对面, 是乃先生完全没一点
架子,自是觉得亲近.实为敬也. 因了他的学识和他的为人, 然而他却有一个好听的名号
"王大婶"或"王大神"因为很纳闷,问及别人,大家大笑:大婶,大婶(我还是听不出到
底念几声才对),实乃大神也,因神乎其神,所以有了这个很是响亮的名号.但名号
和其人听起来实在是不着边界.
每次开会的时候, 他重重地往椅背上一靠,似有点斜,又有点歪,好似很累,又怎能不
累啊? 新开展的技术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手术一台连着一台,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可是
从没听说累这字,没有厌烦.每次见过,微微一含首,平和的眼光里面全然看不出半
点的威严和专家的架子.身为中医出身,却跳了门槛研究起骨科来,而且创下不俗的
业绩.称之为专家不为过也.第一,脊柱手术攻克了几项难关,率先开展了颈椎前后路
联和手术,胸椎手术,双膝双髋联和手术,开省级之空白,他都不惧怕地做了,大无
畏地接下,而且每次都做得很漂亮.正所为"胸中有秋壑,下笔如有神".让人刮目
相看;一个下颌关节骨折的病人,我很讷闷这个口腔专业的学者想都不想的手术,做
为一个外行,很有实力的摆了一个POSE.竟让病人开口说话,吃饭.是为其二也,
第三感动的是一次颈椎联和手术后的病人回病房后,大中午,他吃过午饭径直回了病
房,穿着一身很派的便装.病人气管切开出突涌出一些血性的分泌物,我正要去清理.
他二话不说,抢过吸痰管立即为病人吸痰,全然没有顾及自己的体面衣服.第四是先
生的笔记.每次的手术记录单都是工工整整,在一页没有横格的纸上,你绝找不出歪
上去或者扭下来的字迹,笔力遒劲,又略有飞扬.解剖图画的形像俱佳,神乎也.如果
有功底的画家我想也不过此吧.因为我的解剖学学的很差劲,所以对先生的画图只能
用"真像,实在很真."来形容,其五讲的是先生的精神与参与,因为他总是很忙, 但凡
是单位举办娱乐节日,也不会落场,主持节目,参加书法比赛,拿了若等奖回来.做事
总是认真至极,这实在令我们汗颜和惭愧,因为没有做出成绩. 因为对之了解廖廖, 在
此还表谦意.
看先生的2007年记录,参加了全国的大型会议若干,论文若干,新项目若干.实
在咂舌.越发觉自己的小。透过他那厚重的眼镜底片,实实在在地越发显示出一个人
的"狠"来,狠就狠在他那不俗的业绩和永无止境的战斗力,无畏的大医精神.王者
,大家风范也,文革,革命之白衣战士也.其实,先生就是我们的科主任--王文革.
在我心里,先生有季羡林,余秋雨......单现实中,接触中人有主任.正为先生,是为
敬仰----一山,山可观赏,山可肃目.山可仰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