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要到了,必须读文学史。发现古代的世界有两种凄凉的人一当然是女人,二就是诗人了。女人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里是如何不被注视,不被尊重是大家心里有数的,可是诗人~唉,诗人,一被灌上这名号就好象是被下了诅咒一般,命运离不开坎坷,凄凉和萧瑟,悲惨,下场不是穷死,病死,不然就有多惨就多惨。好命的诗人没几个,因为壮志不得以伸展,结果过度伤心而猝死。我的天啊,他们的感情真是丰富到我无法想像。陈子昂冤死狱中,王维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关于柳永,他真的是我很值得同情的对象,因为写了首《鹤冲天》考试放榜时皇帝竟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他一生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发扬了慢词长调结果却得了个“腻柳”的名号,实在是一个字 “悲”。李白病死,杜甫死在漂忽的船上,之前还挨了五天饿。再谈李商隐,可怜的周转于牛李党之间,最后死于家乡。大家都认为如果诗人得志的话可能就创造不出那些不朽的作品,诗就写得不好了,我说你怎么知道他们的诗会写得不好,也许他们会改变政治,然后我们会有九,十绝句或其他更好的作品。不过,而且,但是,他们是死了。几百几千年的人在不得伸展“壮志”的前提下凄凄惨惨戚戚的仙游了,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好的解脱和结果。
诗人就像云朵,雕饰着空白的天空。无论是早晨,下午,傍晚还是黑夜,他们都会以各式各样的形态示人,替人们留下铭心的记忆。偶尔会遗留空白但调皮的云却不会消失或被淡忘,不久,你就会再次望见白白的棉被轻盈地盖在蓝婴孩身上。云有落寞的时候,哭泣的时候和生气的时候,就像诗人笔下的文字,被赋予生命,灵活跳跃出狭隘的框框呈现在有心人的眼前。只有在你仔细留意和用心去体会下才会贸然发现它可爱的地方。从诗里萌发出来的根会随着你的血液包裹你的心,而你的心仿佛是为那文字而跳动,而震撼。
人似乎很少为开心而鸣,大多数的诗人在意气风发的时候也许就忘记要写诗了吧,我的观点也许有一点偏激,单纯的认为诗人的下场不好。但,人必有一死如果是死在自己的坚持下那总好过浑浑愕愕过一辈子,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结论:诗人的死是伟大,是潇洒,是忠于自我的,所以他们呕心沥血流传下来的作品就像天上的瑞云,那么绮丽耀眼。环绕在穷困和失望的人生经历才能真正体会民间的痛楚吧。希望现代诗人不会被套上短命的魔咒,可以继续让这世界更加幸福,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