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teen
2008/12/18 2:30:07
七年之痒
月光将窗外的山、树、田园装扮上柔和的灰白色,尽管有一点清冷,但让人安静,舒畅。李志觉得这种意境很舒适,一段时间来的燥动都归于平静。他内心里开始涌动出对妻子和儿子的思念。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个时候,他娘俩应该早就入睡了。李志关了电脑,枕着这种温情的思念入梦。
李志一直很心仪一个名叫“点心”的女网友。他实在记不起来他和“点心”到底是怎么认识的。其实这一点对李志来说,并不重要。对他重要的就是那种感觉啊。李志结婚七年了。不是有一句俗语,叫做七年之痒嘛。李志总觉得这句话应该有它的道理,似乎自己也可能会在这一年闹出个什么事儿来,甚至他觉得闹出一个什么事儿才算正常。换句话说,他对妻子的感觉越来越淡薄,倒是对这个未曾谋面的“点心”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李志中专毕业后一直在乡镇工作,南征北战,呆了几个乡镇。在乡镇工作的人都知道如今没有农业税了,农民腰杆挺直了,干部的腰杆倒弯了。过去村干部害怕乡干部,现在乡干部怕村干部。怕什么啊,就村干部不好管啊。这也难怪,如今打一个小工都是七八十元一天呢。村干部一年到头一分钱工资都没有,天天打白工,哪有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啊。有些事情啊,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村民找村干部找不进就只有找乡干部了。所以,乡干部很多精力都放在处理群众的矛盾纠纷上,而真是吃不准哪个时候矛盾就找上门来了。所以,机关干部一般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呆在乡里,而且大部分时间处于待命状态,不是县城有会要开,一般不回县城,尽管自己家在那里。白天还好,到村里转悠转悠,到自己管的站所转悠转悠,在大院里晒着太阳看着报纸,时间也容易过。一到晚上,除了打牌几乎没有活动。难熬。用李志自己的话来说,一到晚上人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慌。这漫长的夜该如何过?乡政府条件不好,所以一直没有上网。李志也在这种没有网络的日子里度过了一年时间。卫生院搞了一个什么系统,需要上网,李志借着跟卫生院长关系好,也从卫生院那里接了一根网线过来,自己买了一台二手电脑。这就上网了。李志参加了人事局组织的两次电脑培训学习,浏览网页、发个帖子、网上聊天什么的,都恁熟。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QQ里面出现了“点心”这个名字。李志马上改了网名,叫做“大嘴吃四方”。第一次跟“点心”聊天,李志有一种新奇感。李志发了一个信息过去:“点心,你好。”嘀嘀嘀“你是谁?”“我是大嘴吃四方。”“是吧。敢情你很好吃哦。”“不敢说好吃,想当美食家倒是真的。”就这样两个人第一次交流开幕了。第一次的聊天,彼此为对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乡镇的夜是漫长的,但是自从有了网络之后,尤其是“点心”的出现让李志有白驹过隙的感觉。每一次聊天,都让李志似乎回到了七年前的初恋时光。那种感觉实在太美好了。有时候夜里李志会在梦里与一个女人见面,只是看不清面孔。不过李志确定那就是“点心”,所以,每次晚上的结束语李志都是三个字:“梦里见”。后来两个人视频了,“点心”瓜子脸,如弯月的眉毛、明亮的眼睛、微微撅起的嘴让李志满心欢喜:他在“点心”脸上找到了梦中情人的影子。这提起了他对“点心”这个女人足够的兴趣。后来两人互留电话号码。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李志感觉到自己开始对这个“点心”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他感觉“点心”似乎也对自己有那么一点意思。之所以李志有这种感觉,有两件事情他用来当作一种证明。有一天上午,李志正在填写一张农田面积数字,手机响了,原来是“点心”发来的短信:“祝你冬天快乐!”呵呵,这个女人有意思。李志会心地笑了笑。礼尚往来,李志赶紧回复了一个“谢谢你。冬天已经来了,春天离我们就不远了。梦回春天的浪漫故事也在等待我们去创造。”一个星期后的一天上午,李志下村准备回乡政府,手机响了,原来是“点心”的电话。第一次听到“点心”的声音,李志感到很激动,很高兴。“点心”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让李志觉得自己也了不起起来,也开始用普通话跟“点心”对话,同事问:“哎哟,还是讲普通话的妹妹啊。”李志把嘴角一扬,头一甩,那得意劲就好象他真的和对方好上了。“点心”软绵绵、懒洋洋的声音中还带有一点撒娇,李志听着热血沸腾。李志想,你“点心”若是对我没有那么一点意思,你会跟我发那么有意思的信息,会跟我打电话。更主要的是每一次都是你“点心”主动的。那种被动的感觉真好,难道这就是“女追男”的感觉。李志过去为了追求现在的妻子,可是煞费苦心。当时他就觉得,这女孩怎么这么难追得到呢?大半年了还搞清她怎么想的。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纸。李志有一种想跟她见面的冲动。他甚至想要创造机会揽她入怀。他觉得,这么一个可人的尤物不把握住就实在太可惜了。
到底在什么时候找什么理由见面呢?“点心”在短信里面说,欢迎李志去玩,她一定全程陪着,一定盛情款待。当时李志还开了一个玩笑:“你自己说的全程陪哦。呵呵”是不是完全是玩笑呢?李志心里最清楚。烟抽了一盒子,李志总算是找到了好的机会:自己的生日。那就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去找她,请她吃饭,喝点小酒,然后,……李志想着想着,人都有一点飘飘然了。
李志数着日子等待生日的到来,那是一种望穿秋水的感觉。李志过去总是觉得时间太快,自己老得太快,如今巴不得自己的生日快一点来。终于,生日在李志的朝盼暮望中到来了。可是事情并不象他当初设想的那样发展:生日这天晚上 “点心” 刚好和几个朋友聚会。那就请她喝茶吧。“点心”同意了。李志精心把自己装扮了一下,到街上最好的理发店好好梳了一个中分头,打上摩丝,光溜得连苍蝇都叮不住。穿上羊毛衫、套上西服、打上领带,皮鞋亮得可当镜子照人。第一次正式见面,应该留下一个好印象。顺便到信用社取了500元现金。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李志出发了。“点心”在李志所在乡镇临近的经济开发区的一个大企业工作,半个小时就到了。经济开发区跟李志所在的乡镇面貌决然不同,茶楼茶座和宾馆随处可见,经济十分活跃。李志选定离汽车站最近的茶座“麦香居”,在二楼找了一个靠玻璃幕墙的位置坐了下来。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欣赏着城市的夜景。点了一杯川芎茶,这是李志最喜欢喝的茶,可以活血行气。茶座温暖的空气,带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加上浪漫的背景音乐《水边的阿迪利娜》,闭上眼睛,李志感觉自己都醉了、酥了。打个电话给“点心”,得告诉她自己在哪里等她。“我在‘麦香居’,知道在哪里吧?”“知道,我吃完饭就过去。”挂了电话,他想这事该跟铁哥们炫耀炫耀。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有这种浪漫事,太难得的了。铁哥们也是一个话匣子,说起来没完没了,恭维的,奉承的,所有的赞美之词都用上了,李志完全沉浸在莫名的陶醉中。他吹了吹杯子,一股热气升腾起来,迷蒙了李志的眼睛,他干脆闭着眼睛哧溜一口,“兄弟啊,你要加油啊!”挂了电话,李志又拨通了“点心”的手机,“要不要我过去英雄救美?”,那头的“点心”似乎喝醉了,说话有一点吐词不清了,“谢-谢-,我今天喝多了一点。不喝了,我这就过去。你等着我,我这就过去。挂了。”“好吧。”哎哟,这不是明摆着给我机会嘛。人家喝醉了,在这里坐一会,送她回家,干什么都不由得我自己?李志一边等待一边设计她来后的情节,心里暗暗作喜。一杯茶喝完了,服务员又加了一回,喝完了,电话还不见响。怎么回事呢?不是说几分钟就到了吧。回拨一个过去:“对不起,您的手机因欠费已停机。”完了。完了。电话中的电话录音象一针清醒剂顿时让李志从先前美好的幻想中跌跌撞撞走出来。他立马起身来到服务台,打了一个电话给“点心”:“你怎么还没有到啊?”“我-已经回家了。到了“麦香居”,打你电话停机-了,我-只好回家-了。我-喝多了,不好意思-,再见啊-。”挂了电话,一个精心准备的形象,一个精心策划的行动全部化为了泡泡。李志突然想起泡泡,外面看起来是那么绚丽多彩,可是当你抓到它后瞬间破灭,只留下很稀薄的一点水汽,迅即消失在空气中,让人找寻不见。回到位置上,李志陷入深深的后悔中:假设自己第一次打电话就告诉她,我坐在“麦香居”二楼16号台就好了,她来后就会找到我;假设自己不跟铁哥们炫耀,电话就不会停机,她来后也能找得到我。假设的东西毕竟是假设,能够让李志感受到就是,那个“点心”已经不可能再来这里了,他的种种计划都落空了。他觉得自己33岁的生日过得很不值得。“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啊!”深长地叹了一声,李志决定打道回乡里。
往返于乡镇和经济开发区的车一直到晚上9点钟都有。李志一看表,7点20分。时间其实不晚。走出麦香居,李志头也不回的向车站走去。搭乘上返乡的班车,他依旧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失落中。
机关传达室灯亮着,李志沮丧地拖着疲惫的身躯迈进了传达室。“李志!”李志一抬头,妻子正坐在传达室的长条椅上,手里正拿着一份报纸,儿子正在一旁的书桌上写写画画。“秦红!”这着实让李志大吃一惊。儿子看到李志后,立马从凳子上跳了下来,跑过去扑在李志身上:“爸爸!”秦红站起来走过去,笑着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想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带着宝宝赶最后一班车来给你过生日。你同事都不知道你去哪里了,我们娘俩便在这里等你。你手机先是忙音,然后再拨就停机了。你这是从哪里来啊?怎么今天搞这么帅气?”“我啊,从理发店出来,整理了一个头发,搞亮一点,专门迎接你啊。村里事情好麻烦的。一个村民又是因为土地问题,跟我打电话说了半个多小时,我自己都不知道停机了。”“别为工作上的事情生气了。今天是你的生日就应该开心一点,是吧。宝宝,你给爸爸什么生日礼物啊?”“给,爸爸,这是我画的画。”李志看着儿子画的蜡笔画,平静的湖面上,一家三口坐在脚踏船悠然自得。“这个是爸爸,这个是妈妈,这个是宝宝。”儿子胖乎乎的小手指着一家三口,稚声稚气。李志抱着孩子,秦红提着包来到了李志的卧室:“今天晚上我带来了半边烤鸭和半斤绝味鸭脖子和萝卜片,都是你平时最喜欢吃的。还有一瓶葡萄酒和一盒蛋糕,乡里条件不好,生日晚宴就搞好一点。……”李志一边听一边暗自在心里庆幸:幸好“点心”没有去,要去了就不得了啊。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啊!
殷红的葡萄酒倒在茶杯里面,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李志突发奇想:“秦红,来,咱们来喝交杯酒。”挽着妻子的手,李志闭上眼睛,一种幸福的感觉传遍全身。
第二天一早妻子带着儿子回城去了。晚上,李志惯例的打开了电脑,启动了QQ,很坚决的将“点心”从“好友”中删除,手机中所有暧昧的短信包括“点心”的号码一一删除。
李志总觉得七年之痒总会发生一点什么,也还真发生了一点什么。
写在后面的话
回归
回归是一种潮流,有几个现象可以佐证,例如人年纪大了,退休了回老家种种田地,喂点鸡鸭猪,例如在餐饮行业,人民大食堂、第七生产队都冒出来了,这都是一种回归现象。但是在婚姻情感问题上,似乎不太讲究这个玩意。尤其是时代在变化,观念在变化,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化,山沟里都可以和异国他乡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恋情,一个人都可以有好多个网上情人。
距离是对婚姻感情的挑战。虽然有“距离美”的说法,但是在现实中,距离就是割裂感情、责任的一把钝刀。因为距离,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对爱人忠贞便形成了一种挑战。
时间对婚姻感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虽然有“日久生情”的说法,但是在现实中,时间也是一种威胁。在一起生活久了,彼此缺点优点暴露无遗,对方让自己不能忍受的习惯、习性慢慢都出来了,在一起生活久了,脸还是那张脸,气味还是那种气味,迟钝了,麻木了。于是想寻找新鲜。
影响感情的时间到底是多长,距离有多远,不得而知。在乡镇工作的经历丰富了我对乡干部对心理和生理需要的认识。一个机关里面,女干部只有那么一到两个,机关干部每个星期一般回家住两晚,有时候事情来了,一晚都保证不了。工作之余又找不到家这个港湾。而随着乡镇体制改革,干部的工作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一句戏言:白天冒卵事,晚上卵冒事。经常听到乡干部这样感叹。足可见,乡干部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并不太好。李志是一个乡镇干部,结婚7年,一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他也是一个人,说到人,也有自己的需求,心理上的,生理上的。因为时间、距离,他的这些需求无法从妻子秦红那里得到。网络给了他一个极好的平台,“点心”的出现激发了他的原始冲动,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应该可以理解这种现象的出现,但是,这不是理智的、理性的对待婚姻的态度。不能成为自己的借口。
一匹即将脱缰的野马、一辆即将出轨的火车如何回归到原位,保持一切恢复到健康发展的状态?李志到底在什么事情前面发生态度的转变?这对情节提出了问题,也作出了要求。生日那天妻子和儿子的出现给李志扭转了局面,清醒了头脑。当然,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是作为铺垫和前提的:如果“点心”没有和朋友聚会,如果李志的手机没有停机,就不会有回归的圆满。一个假设,如果李志跟“点心”会了面,也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的,那么,婚姻的第一道裂痕便出现了,至少可以这样说。而如果是这样,是值得可惜的,因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秦红其实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型女子。这就是女人的最佳榜样。男人没有任何理由去背叛这样的女人。回归给了李志机会,也应该给与了他更多的思考。
时间、距离其实都不是回归的阻力,也不是出轨的理由。相互理解、信任、尊重和关爱才是我们迎接时间、距离挑战、威胁婚姻感情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