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啃书圈〗 → 想把自个引爆见上帝(感谢爱睡懒觉滴猫借出题目)
查看完整版本:想把自个引爆见上帝(感谢爱睡懒觉滴猫借出题目)
2008/12/16 22:50:23

看了猫的文,有点感觉,因此写了点东西
感谢猫借出题目啊




----------------------------


I

  第一次遇见她是在大学的图书馆,我被她手上的细胞生物学书籍吸引,然后我们聊了起来。

  在瞄着她胸口没扣好钮子的衬衣时,她突然说:「我想自我引爆见上帝。」

  见上帝,颇特别的说法,于是我问:「妳是教徒?」

  她摇摇头,只回答:「我只想见见上帝,立刻。」

  我想着上帝坐在咖啡桌与她对谈的样子,就像巨人哥利亚面对大卫那样,没有人会认为两者有甚么对谈的可能。

  「我很糟糕,所以想跟祂谈谈。」

  「所以妳想自杀?」我疑惑的问。

  她摇摇头:「自杀可上不了天堂呢。」

  我笑着,我想我有点了解。

  「就这样突然引爆,无苦无痛,但却有着『轰隆』的惊天巨响。」她边说边做着夸张的动作。

  「真不是自杀?」我确认般问。

  「只是人体自燃。」她摇了摇手上的细胞生物学书籍,我从不看理科书籍,不明白细胞生物学到底与人体自燃有甚么关系。我只见到,她手腕上的一条条血痕,那似乎是在不远不近之间留下的记号。

  「妳是这么想?」我疑惑的再问。

  「我怕痛。」她再一次摇动细胞生物学书籍,我也再一次看到那些血痕。我不知她是有意还是无意让我看到她怕痛的象征。

  「那么妳是把『自杀』套到自燃上去?然后借助『轰隆』一声,把它燃烧?」

  「或许。」

  「上帝会察觉不了吗?」

  她没有回话,就这样把细胞生物学书籍放到我手中罗素的《我为甚么不是基督徒》上。我不知那代表她把书本借给我,还是让我研习一下人体自燃,倘或是只希望我把书本放到原处。

  我也不知那是否代表我认识了她,就像那些面对面只会打招呼的人一样。事实上我们只聊了一分钟,完全无关痛痒的一分钟,是世界灭亡后没人会记住的一分钟。不过那几条血痕像是代表了几年,她永远记得的几年。

  她走后,我仍然站在那里看着《我为甚么不是基督徒》,有意无意的等待着。

  「还未上课吧。」看着早已停滞不前的手表,我想。

  然后,我还是去了那早已完结的课堂。


II

  第二次遇见她是在大学的咖啡店,人太多,我被逼与她共享一桌。她看着字体密密麻麻的英文书,没有抬起哪怕半次头。

  我拿出她上次遗留的细胞生物学,仔细的逐字解读。

  听得到纸张的翻阅声,大概在连续的十多次翻页后,她问:「你对人体自燃了解吗?」

  「一点也不。」我摇摇头:「我对火的认识只限煮食。」

  「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自燃的多是肥胖女生。」她合上书籍,是有关静电学的。我的视线不在她的书本上,而是衬衣同样没扣好钮子的胸口位置。然后,我联想到一样东西:「妳不胖。」

  「所以我自爆不了,不过都没关系吧,总之我想见祂。」她微笑的说。

  「成为教徒?」

  「基督徒不错,不需要受洗。」她摇了摇手中静电学的书籍,又一次让我看到那些血痕:「不似天主教般烦闷。」

  「基督教也有洗礼的。」我提醒道。

  「是吗?」她不带任何感情:「我不过是听朋友说的,我从不会去看这些东西,只是想着能快点找到上帝,就像抄快捷方式的跑手一样。」

  我不知道甚么赛事容许抄快捷方式,而抄快捷方式后又可以不被发现。大概,那代表她与上帝无缘?

  「或者妳需要改变自己?」我试探的问。

  她想了想:「我不知道。」

  落寞的眼神似乎表示我说错话了,是错误的时机,还是错误的话语也不重要,重要是我说错话。

  接着她把我带来的细胞生物学书籍拿去,又从袋中拿出书籍,放到我的手里。一声不响,道别了。

  我不解的望着她的背影,再看看手中的书本,《宗教与科学》,罗素的书。或者就是有一种引力,把我和她渐渐扯进去同一个空间,再通过静电场擦出火花,如果我们是异种电荷的话。


III

  第三次遇见她是在大学的图书馆,哲学的书架下,偶然,真的很偶然碰见她。

  我还是,着重于她没有扣好钮子的衬衣。看仔细点,原来,是没有钮子。

  「我信神了。」她没有了落寞的眼神。

  「不用自我引爆了?」

  「自杀上不了天堂的。」她摇着手中的书,我看不到那是甚么,也看不到她手上的血痕,被长袖衬衣掩盖了。

  不信教的我,倒像是找不到话题般,有意无意避开她的眼神。

  「你有想过改变自己吗?」她问。

  「妳改变了自己?」我反问。

  「我男朋友带我到教会的。」她笑。

  我望着上层书架上,一本显眼的书,《我为甚么不是基督徒》。然后她从袋中取出那本细胞生物学书籍,放到罗素的书旁。顷刻间,一片沉默似乎从罗素的书与细胞生物学书籍间的静止电荷中带出,吸收了所有声音,与一切思绪。

  「妳放错书架了。」我说。

  「我是从这里拿的。」她答。

  为了阻止下一刻的沉默,我问:「见到上帝了?」

  「我没有东西跟祂说,现阶段。」

  然后,我望了一下还未会跳的手表,逃出了哲学的范围。那感觉,就像在「轰隆」的爆炸中走了出来,回望后方,只余一些烧焦了的痕迹。从七楼的图书馆直达三楼,途中好像遇到几个会打招呼的相识,到了平台我才知道我忘了到图书馆是做些甚么。在记忆中,只余下罗素的一句说话:「人们真正信仰上帝的原因并非由于理智的论点,大部分人信仰上帝因为从孩提时代起就受到熏陶」。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