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ennong
2008/12/10 1:18:07
大约300亿规模的企业年金,正在等待入市的机会。
本报日前从部分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了解到,为了规避今年市场下跌带来的风险,不少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的投资组合,已经基本将权益类资产清仓,转向类和货币类资产。
“2006年和2007年,企业年金投资组合中投资于股票的比例比较高,”企业年金签约规模超过百亿元的海富通相关人士说,“但是现在的组合中,股票的比例很低。”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企业年金的累计结存为1519亿元,原社保机构经办企业年金的社会化运作移交工作完成91.6%,即接近1500亿元的企业年金已经移交给专业资产管理机构运作。
按照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一部三委共同出台的23号令),企业年金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及投资性保险产品、股票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30%。其中投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20%。
这也就意味着,近300亿元可以入股市的资金现在正按兵不动,伺机再起。
入市求解
虽然今年市场深跌,但是企业年金远远跑赢了大盘和公募基金。
截至今年三季度,基金公司管理的运作满2年的年金组合累计收益大多超过70%。截至9月底,海富通旗下运作时间超过两年的年金取得77%的累计投资收益,嘉实基金和南方基金旗下管理的超过两年的年金累计收益也超过70%。
“今年的业绩基本上都是靠债券打出来的。”海富通基金公司机构部总李骏说。李所在的部门负责企业年金业务。按照《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可以有20%-50%的资产用于债券投资。
由于是“保命钱”,企业年金往往追求绝对收益,投资上要求采取灵活配置。首批企业年金社会化移交企业的淮北矿业社保中心主任于杰称,一般情况下要求管理人实现年金“正收益”。
具备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上海某基金公司机构客户部人士称,市场不好时,企业年金必然趋利避害,首先减仓和清仓股票资产,加仓安全性更高的债券和货币资产。
但企业年金入市的氛围似乎正在越来越浓厚。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要努力提高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企业年金等机构资金的入市比例。
接受本报采访的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这一调整的可能性很大”。作为长期投资品种,“企业年金对流动性的要求并不高,20%的货币资产要求太高了。”李骏说。
于杰也表示,企业要求年金的安全性和绝对收益,对于具体的投资并不会过多的干涉。
根据此前实施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根据金融市场变化和投资运作情况,劳动保障部会同中国、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适时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投资产品和比例进行调整。
业内人士称,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年金入市比例调整具有明确的法规规定,“操作起来不会太困难”。
“长期而言,股票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投资工具之一”,李骏表示,股票在短期内确实比固定收益资产具有更高的风险,但历史证明,长期以来的事实并非如此,“持有股票和债券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持有期的长短”。“股票投资标的还会是蓝筹股。”李骏称。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