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feiyu
2008/12/4 11:17:56
2009年应该拿出信心去拥抱希望,拿出勇气去把握机会。机会和风险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确定性越高,风险越大,2007年至今的A股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相反,对未来的确定性越高,则风险越小,哪怕是确定性的糟糕。从国外市场看,总是领先于GDP和企业盈利见底。基于扩张性经济继续及时实施的假设,我们判断,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有望进入U型底部,加速下滑势头将止住。而2009年股市将在悲观和疑惑中出现反复震荡,上证综指3000点甚至更高并非不能期待。
一、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加速下滑势头将止住
站在2008年岁末,展望未来,经济依然被迷雾笼罩。外因、内因综合作用下,当前中国经济的困难不亚于1998年,我们判断,中国经济至少将经历两年多的调整期。基于扩张性经济政策继续及时实施的假设,2009年上半年有望进入U型底部,加速下滑势头将止住。
金融危机导致美国依靠资产泡沫支撑过度消费的模式失败,美国经济进入去杠杆化过程。而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占美国GDP的71%,消费增速难以继续,同时又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经济很难快速复苏。在全球化格局下,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将面临经济增长的问题,进而“发达国家消费——新兴市场生产”的全球分工体系受到冲击。海外危机倒逼,中国“出口——投资”拉动型、“世界工厂”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遭遇困境。海外需求下降使得中国中游产能过剩、上游行业供需逆转、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进一步导致国内消费不足,通缩压力渐显。未来两年国际经济将从动荡走向新的平衡,其突出特征表现为美国去杠杆化、中国去过剩产能;美国增加资源、技术出口,中国提升内需。
对于中国,危机也是转机。短期看我国宏观政策已经全面转向全力保增长,但由于目前的困难不亚于1998年,而未来两年的中国扩张性政策力度也需要超越1998年危机时期,因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扩张空间还很大,我们对于2009年中国经济止住加速下滑势头有充分的信心。长期看,经此危机,中国经济变革、创新动力将增强,中国经济有望再次被逼“冲关”成功。在2015年人口红利拐点到来之前,中国经济还会重现繁荣。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值得期待,包括,第一,解决城乡两元经济结构问题,改革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二,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内需消费等。第三,经济转型、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在全球分工产业链的位置。第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挥经济晴雨表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
二、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在零增长边缘徘徊
2009年宏观经济下滑已成定局,乐观情景GDP增长8.8%,悲观情景GDP增长7.7%。首先,出口增速下滑,但是在政策积极推动下出口下滑速度可能低于目前的预期,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可能超预期,2009年贸易顺差甚至可能较2008年略有扩大。其次,投资向下,期待政策。政府已经公布了总额达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将拉动GDP1.8个百分点。考虑到政策实施的时滞性以及对民间资金的带动性,我们估计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将从前几年的20%以上,降到13%。第三,消费独木难撑。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在2008年已经出现了下降势头。第四,通货紧缩风险很大。在国内外需求全面萎缩情况下,考虑到及时的货币政策,预计2009年CPI、PPI乐观情形分别为2%、3%。
我们自上而下进行模型预测,在GDP增长8.8%和GDP增长7.7%的乐观情景和悲观情景下,A股上市公司2009年净利润分别增长3.4%和-16%,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将在零增长的边缘徘徊。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