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股票圈〗 → 今日井喷行情是政策量变到质变诠释
查看完整版本:今日井喷行情是政策量变到质变诠释
2008/11/10 19:00:58
    前期全球性的救市,外盘爆发出一轮强有力的反弹反弹,有的外盘反弹的幅度超过30%,香港接近5成,中国股市在连续降息之后还在下跌,其根源在于信心的崩溃,底部的形成也是一种滴水穿石的功力在起作用,然而昨日在政府刺激经济的十大措施之后出现报复性的上涨行情。而笔者进一步分析认为,这轮行情的性质是类似于外盘救市举措之后的强劲反弹行情,比如香市,10000点即使中期底部,想必也是历史性的阶段重要底部。而A股中的H股部分在不断的增持之后,刺激了A股的行情,十大救市举措之后,1664点也有望成为阶段性的重要市场底部。虽然,这波行情之后还会出现反复,但中枢将不可避免的抬高,这次在多重因素下的强有力的反弹,轮到A股了。

  尽管中国经济的大底可能在明年的什么时候,但资本市场的阶段性底就会在近期反复磨平和巩固,而不会和实体经济一道见底。因为我们俗语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所以提前反应在市场上也是很正常,毕竟近期的转向也是十分有利于股市信心的恢复,这个阶段也是必要,由于信心恢复到凝聚是个过程,必然会导致冲高后大幅震荡,但由于政策的预期进一步明朗,就会不断催生波段热点和个股机会,那样也对信心反过来形成变向的加速恢复过程,操作上,周一的大涨是买的时候,什么品种看来并不重要,但是在涨幅程度有所差异的时机里,今后的走势将有明显的区分,比如说内需股仍是我们的重点挖掘对象,其实更加客观的分析,目前最好的事项就是我们的信心得到了有效的凝聚,对于后市机会才是逐渐形成气候的关键,所以,我们再次深入的分析和揭示目前由于政策转向带来的有效举措和利好表现的形成原因。

  货币政策10多年来首提要“宽松”的意义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笔者认为,这一系列政策调整,释放出’保增长’的强烈信号。政府投资将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市场信心将会进一步恢复,我国经济完全能够保证平稳较快增长。

  事实上,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今年年中国家已将宏观调控任务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当前,“保增长”成为最重要任务。综合各方专家判断看,这次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不利影响大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前外需减弱,一些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投资下滑,内需不振,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中国经济存在下滑的风险。此时重新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投资规模启动国内需求,是应时之需、必要之策。而从客观的角度分析,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这一政策曾在1998年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内遭遇特大洪灾等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2005年,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充沛,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7年后正式退场,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所以,我们综合来分析后觉察到,这次也是中国10多年来货币政策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998年在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针对经济中呈现的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当宽松",意味在货币供给取向上进行重大转变。这必将给我们的市场增强信心和凝聚人气的重要举措,也给与我们的市场反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契机。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对市场的影响

  国务院总理****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笔者按其会议精要来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会议也强调,尽管我们面临不少困难,但我国内部需求的潜力巨大,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只要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那么这样的举措对于我们的市场一定是起到巨大的正面影响和彻底击垮担心和浮躁的心态。

  所以,笔者在研读完以上的政府和会议精要后,分析研究觉得继前期降息调税等系列措施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9日公布。遂于整个市场就是喻为,这些政策将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预期,逐步消除股市恐慌情绪,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因为,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为应对经济下行所采取的重要政策,此类实质利好的举措将有助于防止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对于稳定资本市场的预期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明确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为保经济增长各项举措的实施提供了资金安排。尤其是增值税转型改革是十项措施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项,此改革将为企业减轻负担1200亿元。这将对企业利润产生正面影响,减缓上市公司今年面临的业绩下滑。所以我们就有理由说,单就今年看,1200亿元也许不算大,但是增值税转型改革带来的后续影响很大,有助于增加企业投资、提高企业利润,其累计效应会逐步显现,有助于稳定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

  最后,我们总结发现在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密集出台利好政策,或者意在刺激经济增长,或者意在提振投资者信心,然而在金融危机前景不明之时,信心严重缺失的市场难以一时从根本上扭转颓势。利好政策会有一个临界点,其作用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此次十项措施集体出台显示出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坚定决心,虽然短期对股市的直接影响不好判断,但中长期来讲是实质性利好。所以市场的信心目前绝对不能和前期通论而比,望投资者能认清目前的演化过程和转向意义,来客观的面对阶段性的反弹产生和政策催生内需的走强的真实含义,积极冷静的调整仓位和布局,才是我们对于目前政策转向恢复信心最好的理解和做法。

【特别推荐】: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