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交通(601328.SH)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27.20亿元,同比增长54.12%,增速在上市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名列前茅。尽管如此,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多位分析师对交行在未来的盈利能力并不乐观。
宏观经济对整个银的巨大影响,成为了分析师担忧的主要原因。国泰君安所首席分析师伍永刚对《第一日报》表示,交行未来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盈利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存在下滑的压力,而不良贷款率也有可能反弹。“因此,短期内增持需适度谨慎,但长期来看,投资价值还是不错的。”
国泰君安在中指出,至9月末,交行总资产、存、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2%、17.4%、17.3%,仅贷款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缓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同比大幅增加,不良率继续下降,个贷余额继续上升,余额及占比变化不大。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5.2%。
目前来看,交通银行的资产质量依然保持良好。至第三季度,交行的减值贷款比率为1.75%,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天相投顾认为,从贷款行业分布来看,开发贷款余额和占比也呈现环比下降;而三季度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工业、金融保险、交运仓储和电力,预计未来贷款质量的变化情况将优于同业。
而交行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中,也幸免于难。该行副行长钱文挥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由于自身债券投资审慎的主观因素,以及国际化程度不高的客观因素,交行避开了金融风暴的最大冲击。
据钱文挥介绍,目前交行持有的外币债券的余额是47.71亿美元,相当于集团资产总额的1.3%,比例较低,所持有的雷曼迷你债券、冰岛三家银行发行债券的拨备均是百分之百,充分覆盖了外币债券风险。
“但银行的资产质量有一定滞后性,第三季度好转并不意味着这是未来的趋势。”申银万国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励雅敏担忧地说,银行业的盈利状况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而明年全年的经营环境将非常严峻,净利差会继续收窄。
11月7日,交通银行的收盘价为4.73元,距离年初时的15.49元已下跌了约70%,而这是否为调整到位以后的底部价格,励雅敏认为并不一定,绝对股价依然有可能追随大盘走势而下跌,“但目前整个银行的已下调至‘中性’,相比同业,给予交行‘增持’的评级。”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