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就是赤裸的,人如此,畜亦如此,就连小老鼠出生也是光溜溜的。
我们来说说什么是虚伪。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我们的祖先就明白“巧言、令色、足恭”是虚伪,“匿怨而友其人”亦是更加的虚伪。如此看来,所谓虚伪就是甜言蜜语、表里不一、笑里藏刀、过于恭维等等,总之,人们对其的态度就是“耻之”。圣人如此,俗人亦是如此。 人生来就是虚伪的么?不,虚伪来自有思想的肉体,应该说人学会了思考便掌握了虚伪。表面上说的并不是心里想做的,表面上做的也许并不会是自己所想的。小孩不经意跌倒了,其实摔的并不重,可是,他需要夸张的动作和哭声来引起大人的注意,因为,他需要大人的体贴和关注,撒娇,其实也是虚伪的一种,如同一个泼辣的女人扮作娇滴滴状等着心仪的男人来喂自己吃饭是一个道理。
有些人有信仰,信仰上帝,信仰佛陀,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一切可以信仰的。而当这一切信仰与现实发生冲突时,都变成了虚无。信仰本身演变成了虚伪。有些人没有信仰,现实的一切使他们成为迷途的羔羊,使他们魂牵梦绕,任何的得失都会令他们为之快乐哀愁,无信仰成为了最迷信。因为,人本身就是虚伪的。
信仰如此,爱情也是如此。古往今来,凡世红尘中的痴男怨女对待爱情这个话题总是充满了幻想和期待,这个人类个体间最为特殊的情感活动为世人所推崇,忠诚、纯洁、尊重等等名词一一被附加之上。我不否认爱情之伟大,同样,我也不尊崇爱情之伟大。爱情往往是盲目与虚伪并存,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个人的思想是极端的,很轻易的爱之所有,也会很轻易的恨之全部。当你信誓旦旦的对自己的恋人许诺海誓山盟的时候,殊不知虚伪已经占据了你的内心。当你痛苦于失去爱情的时候,当初的风度又存于何处?当你习惯于面对朝夕共处的爱人时,可否心里还在闪烁那个撩人的QQ头像?
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是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弃,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衫树林走一次,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觉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所以,爱情、婚姻都与虚伪共存。
我们都鄙视虚伪,可是我们谁也脱不了虚伪,这就是人永远有胜不了自己的地方,这就是人性。如同现在社会哪个男人就像女人一样也无法摆脱对乳罩的依赖,尽管这根带子有时候勒的自己生疼,却还是毫不犹豫的亲自系紧它上面的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