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8/11/6 6:33:40
11月5日,沪深两市出现了久违的上涨,有投资者戏称,这都是美国大选日美欧股市大涨的功劳,近日股指或有筑底的可能。但分析人士指出,11月5日的上涨走势主要源于交通部的5万亿元计划。继上个月国务院批准铁道部的2万亿元铁路投资计划后,有消息称,交通运输部门正在酝酿一个未来3-5年内投资5万亿元的计划。
从盘面来看,水泥制造、有色金属、钢铁、建筑业等领涨大盘。
业内人士称,尽管现在的利好消息都有趋向“真金白银”的势头,但这些消息对市场的刺激仅是“昙花一现”。此外,A股还有顽疾和隐忧未解决,筑底之说不能成立。
经济放缓考验刺激
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正在逐步侵蚀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受此影响也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国家局公布的显示,我国前三季度GDP开始步入个位数时代。
11月4日,著名国际投行瑞士信贷发布的数据更加惊人。其预测我国第四季度GDP将同比增长5.8%,远低于第三季度的9.0%。2008年的全年GDP增长率将因此下调至8.7%,此前瑞士信贷对这一数字的预测为9.3%。
为了“保增长”,管理层出台了很多刺激经济的政策,比如降息、降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信号到减税的财政政策,从启动消费的新政到拉动基建投资的铁道部新计划等。
对这些新政,市场寄予了颇高的希望,但从市场表现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此,申银万国分析师安昀表示,尽管政策出台的时间、频率和幅度都大大超出预期,但依然难改经济周期。
业绩放缓挑战信心
经济的颓势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已经在三季报中显现,这给A股市场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乌云。
数据显示,A股可比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8.4%,与中期17.8%的增速相比显著回落。在金融之外的21个行业中,15个行业第三季度毛环比下降,公用事业、黑色金属、电子元器件、交通运输等周期性行业下滑幅度较大。
国都分析师张翔表示,未来需求放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明显。随着出口与国内投资颓势的进一步显现,周期性行业面临更大挑战。“目前市场对沪深300公司2008年和2009年增幅的一致预期仍高达17.7%和18.8%,这些虚高的数据仍面临下调压力。”
对于未来上市公司业绩趋势,申银万国则认为,四季度上市公司利润下滑速度将放缓甚至略有回升,但预期的信心略下降。
大小非力压群股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经济与金融形势明显好于,但中国的股市表现却明显弱于欧美股市,导致A股如此跟跌不跟涨走势的原因就在于大小非。
广发证券分析师表示,利润丰厚的大小非不计成本地抛售,造成A股一直领跌于全球股市,是股市从6124点调整以来的主要做空动能。近期海通证券因巨额大小非即将上市流通导致股价连续暴跌是最好的说明。
该人士指出,现有市盈率、市净率因大小非问题的存在,而与历史水平和国际水平都不能简单比较。
但因证监会明确表态大小非不是影响股市的主要问题,管理层和市场的看法存在巨大的分歧,使得大小非问题难以从政策上得到有效解决,只能依靠时间和市场化的方式来逐步消化,A股股价形成机制与价值中枢都存在大幅下移的空间,这也是目前A股市场相对于美欧股市跟跌不跟涨的重要背景。
数据显示,11月份,共有104家公司的限售股获得解禁,是10月份解禁公司家数的两倍,同时,解禁盘占到现有流通盘的比例也大幅增加,占比在50%以上的有10家,30%以上的达到46家。
宏源证券分析师王智勇表示,虽然11月解禁的大小非中有些国资控股的公司,大非减持意愿不强甚至不减持,但是在成交清淡的市况下,一部分小非的减持就足以将股价打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