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综指上周跌破前期低点,再一次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我们认为,国际市场动荡还会继续,而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和企业经营困境也未明显改善,加上市场供应存在压力,预计A股市场短期会延续弱势震荡格局。
次贷危机的影响,不仅仅是资产减记和部分金融机构破产的问题,信用的严重收缩将会在实体经济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经过各国的大量注资,金融体系严重缺乏流动性的局面有所缓解,但金融机构之间缺乏信心,同业之间不敢进行交易,对企业和个人的放贷也急剧减少,信用传导的链条不通畅。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企业生产、居民消费的重要方式时,实体经济受到负面影响是必然的,并已初步显现。美国第三季度GDP出现负增长,居民消费信心创至26年最低点,9月份个人消费支出跌幅创下四年来最大纪录。
与1997年的金融危机相比,这次的问题更为严重,因为上一次处于风暴中心的是亚洲几个国家,这次出问题的是全球的头号经济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美国实体经济下滑的趋势仍将继续,明年的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更多的公布,国际股票市场的动荡还会继续,国内A股市场也势必会受到冲击。
三季报公布完毕,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大幅下滑,工业企业经营困境日益突出。两市有可比数据的1500多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19.8%(去年三季度环比下降5.0%),这一表现比预期更差。可以看出,三季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两市净利润贡献最大的金融业绩增幅大幅下滑,较中报下降20%,拖累了整体表现。这一方面与去年、今年两年存贷款的调整结构有关,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平安、中国银行等公司海外投资受到上百亿元的损失。
二是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为代表的石油石化经营环境明显好转,主要是受益于6月20号国内成品格上调和近期国际油价连续快速急跌。
三是一般工业企业业绩增幅下滑明显,在宏观基本面恶化的过程中,有色金属、交运设备、餐饮旅游等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在目前国内经济下滑趋势仍未扭转的背景下,企业业绩还难以有明显改善,这将制约市场的信心。
此外,限售股解禁压力在未来的两个月内有所增加。从下半年各月分布看,11月、12月的限售股解禁压力相对较大,按照10月30日价格计算,分别为1000亿元和1800亿元,剔除不具减持压力的国有控股股东外,实际的压力为600亿元和1200亿元,较前两个月有所增加。解禁规模大或者解禁规模占已流通规模比例高的个股,价格可能会面临一定压力,如海通、金风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