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股票圈〗 → 大盘进入反复筑底阶段 还需静待流动性拐点出现
查看完整版本:大盘进入反复筑底阶段 还需静待流动性拐点出现
2008/10/31 6:30:07
    我们认为,市场底部的确立条件是:市场的流动性总供给持续超过总需求。目前随着放松货币步伐的加快及其他部门的扩张性政策的陆续出台,市场流动性拐点的重新来临已可以期待。预计A股市场走势也将由前期持续阴跌转入反复筑底的阶段中。等待市场流动性情况完全改善后,适当的催化剂(积极的经济政策、国际市场的平稳等)将促使市场底部的形成。

  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来说,影响未来市场运行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经济前景、企业盈利、市场估值因素、大小非的冲击,热钱外流、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和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等等。上述因素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企业盈利及流动性这两个方面。

  首先,目前对投资者悲观预期影响最为严重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盈利下降,特别是近期国内宏观经济的预期不断恶化以及国际市场金融动荡开始向实体经济扩展等。最近密集公布的三季报中,大量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的下滑无疑更进一步加重了投资者这种担忧。

  但是,目前投资者因盈利前景而对A股过度悲观的态度并不适宜。

  一方面,从市场的发展史看,历史上大的底部的形成无一不是在经济下降周期中产生。A股市场2005年998点的底部及之前1997-1998年的底部区域都是在经济下降的周期中出现。实际上,股票市场更多反映的是一种预期,金融市场对信息的反应要领先于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的拐点也总是先于实体经济出现。具体到股票市场而言,就是估值会领先于盈利见底(或者顶),并且在引领市场的方向上起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过于悲观的经济衰退前景已经被过度夸大。1989年以后日本经历了十年经济衰退期,日本GDP增速从1990年的7.8%下跌至1994年的-3.18%,但其股票市场经过四年漫长的调整也只不过从高点回落了大约65%。回顾A股市场07年以来的走势,股指累计跌幅已超过70%,但实际上中国宏观经济情况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悲观。最近两个月来央行已经三次降息,频繁的调整表明政府有决心通过必要措施来降低经济进一步大幅下滑的风险,未来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希望很大。

  而对于盈利而言,我们认为,现阶段流动性对于市场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当时中国面临的情况与现在比较相似,同样都处于一个外需收缩性的周期之中。而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央也迅速采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降的政策刺激经济,在这些措施影响下,宏观经济到1998年后就恢复既定增长水平,资本市场也在流动性情况改善后很快触底回稳。相对那时而言,现在我们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运作空间,目前存款准备金率仍高达16%,我们认为未来央行可能继续保持快速放松货币政策的步伐,流动性拐点的到来值得期待。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随着货币政策的转向,流动性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可能得到改善,A股市场也将逐步进入反复筑底阶段,未来市场的见底将需要等待流动性拐点的到来及一些催化因素。短期而言,三季报的披露结束使得业绩风险集中释放后,虽然可能受到外围市场动荡的影响,但市场走势总体将保持平稳。下一阶段的选择方面,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两类可以维持盈利稳定的行业,一类是基本消费品,包括衣食住行和医药等;另一类是国家重点投资的基础行业。此外,由于大范围价格管制的逐渐解除,管制行业中的供热、供气、化肥等也具备一定的投资机会。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