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ennong
2008/10/30 16:53:05
纵观市场,全球降息升温、各国政府共同救市措施也仍在延续,而央行29日宣布下调一年期基准0.27个百分点。同时,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也是出面辟谣融券工作的进展情况;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是强调保险机构支持各种稳定资本市场的举措;财政部更是出资10亿元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上述都表明了管理层对市场的态度。而针对目前市场,目前A股平均市盈率不到14倍,已明显低于998点当日的19.43倍水平。同时,两市平均市净率低于2倍,而且有更多的价格正逼近或者跌破了每股净资产,这也意味着当前很多股票已经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也就意味着当前市场已经进入底部区域。然而,周四两市虽然在外围再度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仍然上攻乏力,盘中热点散乱,只见石化双雄虚撑,最后上证综指勉强报收于1763.61点。何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从盘中交投情况看,显然是市场缺乏信心。用温总理的话说,信心与合作比和货币更重要。话说的不错,但市场一旦失去信心,若要重新提振信心其所负的代价是比较大的。而且从以下几方面看,信心短期显然是难以恢复的,仍需要一个过程。
一是,市场自6124点下跌至今,已经有一年之多。其间虽然经历一次次的所谓底部,但都是短暂,而每次抄底也并未给投资者带来多少的收益。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所遭受的煎熬和资金的缩水是惨痛的。而在近期空前规模救市中所建立的“9.19”底,也是轻易间被击穿。在与之相隔不过几个交易日的今天,显然很难恢复上攻的信心。
二是,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不同的影响,特别是目前各国面临着消费需求萎缩的影响,出口受到的冲击较大。而对于目前虚高的,近期也面临着危机。这意味着前些面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失去了动力。而在内需未真正拉起的今日,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调整。而从市场中,成交量的低迷,一定程度上表明主流资金对市场缺乏必要的信心,近期并不急于入市。
三是政策公信度度问题,目前管理层虽然频繁出台相关救市措施,但其可行性、可操作性、持续性都并不是很大。降息、提高出口退税率、“救房市”等等,起到的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作用,并未抓住市场的症结所在。央企增持、汇金增持等在经过前期象征性动作后,便没了下文,这到底是国家主流资金没信心了,还是市场信心。最近的措施似乎都在加剧短期市场的恐慌,冲高出货。
从走势上看,周四日K线虽然拉出一根小阳线,但反弹时仍缺乏必要的量能支撑。而且目前10日、20日等中短期均线更加速下压,彰显出短期市场的弱势特征。而事实上,从近两个交易日的盘中走势看,前期的政策底已然成为短期市场主要的压力位,这也就意味着短期市场的反弹空间不会太大。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短期市场仍将延续震荡筑底的可能性较大。在具体的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层能否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刺激并提振市场信心。二是权重股能否形成有效轮动,同时成交量能否积极放大。三是外围市场能否短线企稳。
(宁波海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