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弱探底格局短期难扭转
⊙国元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在经济下滑过快期间不得不紧急使用“抗生素”。但经济重新回到快车道如同体质调理一样,还需要慢慢的休生养息。并且触发疾病的感染源只有被戒除方能使痼疾不再重犯,中国经济经过“抗生素”的紧急治疗后,面临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探索。如果重新回到投资拉动的老路上,会在未来经济增长回到正常轨道的某一天再次导致通胀、资源能源紧张等危险。
就整个大盘的系统性风险来看,目前整体估值水平依然不便宜。全流通背景下,PE估值模型失效以后为市场所接受的PB估值目前还在2倍以上徘徊,而除美国外,其它国家股市大部分都跌到了1.5倍甚至更低的水平上。基于情结的超跌反弹可能是近期市场的仅有机会,但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难有逆周期的出现,板块轮动行为难以形成单边趋势性上涨。
就本周而言,前期来自保增长对个别行业的激励效应已被市场消化,后续政策或许还将出台,但除非是超出市场预期之外的,否则难以扭转目前的这种疲弱探底格局,而权重股季报发布之后或将通过增持行为主导的短期平衡。
仍处系统性风险释放阶段
⊙申银万国
由于实体经济部门的正常筹资活动受到金融动荡的制约,拖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在第三季度陷入负增长。据IMF对本次金融危机的损失估计,我们推算还有7000亿美元损失有待披露,因此,仍将有数以百计的中小金融机构破产,大型金融机构还需要继续向市场,或者得到政府的第二轮注资。这将导致金融机构行为的谨慎,抑制经济增长。由于失业增加、财富亏损,消费者信心遭受严重打击,未来一段时期消费负增长已成定局。经济下滑导致税收减少,救援开支导致支出增加,发达经济体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剧增,因此未来各国发行规模将显著膨胀,推升中长期水平,抑制经济复苏。
面对急速下滑的中国经济,保增长已经成为当前首要的经济目标,因此,刺激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政策的力度将持续强于市场预期。但由于趋势已经形成,加之全球经济步入寒冬,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只能减缓我国经济下滑的速度,并不能改变下滑趋势。未来半年A股市场还将处在系统性风险的释放阶段,并随着超预期的政策出台,带来脉冲式、结构性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