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8/10/27 5:24:34
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危机正席卷着世界,不少投资者都被伤得斑痕累累。金融风暴究竟何时能够过去,市场何时可以见底?这是A股市场投资人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即将参加11月16日“《红周刊》第五届国际投资大师讲坛”的国际K线实战大师格列高利·莫里斯提前为我们阐述了他对金融危机及美国市场的最新看法,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分析手段,在这场百年一遇的股灾中成功地趋利避害。
判断底部要看趋势出现
莫里斯说,美国股市在2007年7月-12月间达到顶部区域,迄今已经下跌了25%-42%。这是一个百年一遇的大熊市里经典的熊市周期循环。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股市已经经历了10次熊市,每轮熊市平均跌幅为32%,恢复期平均是3年以上。而当前股市呈现出更严重的衰退趋势,尽管近日出现了见底的迹象,但是不是到底了,还要看趋势是否出现。
“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经历了技术泡沫的崩溃;今天,我们正在经历另外一个或两个泡沫的崩溃。由于这次危机的成因与住房紧密相关,因此肯定比互联网泡沫崩溃造成的麻烦更大。在过去的4-5年间,防范风险似乎不再是大多数金融机构决策时考虑的重心。我认为这次危机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然后才开始慢慢恢复。”
是否要效仿巴菲特买
巴菲特近期屡屡出手,并呼吁投资者可以买入股票。对此莫里斯表示,巴菲特所做的不仅仅只是想提振美国股市的信心,而且意在提振美国经济。我们正处于一个大的熊市中,其中也总会有一些小的牛熊周期。市场趋势长期看是向上的,但是在15-20年间,往往会呈现出多个形态的阶段。
对于普通投资者现在是否可以效仿巴菲特去买股票,莫里斯说,很难判断现在就是大笔买入的良机。但是投资者必须要知道何时应卖掉股票,这是大多数投资者都渴望知道的。“我是一个市场趋势的跟随者,从来不猜测市场的底部。我在等待,直到确切的趋势出现,然后采取自己资产测量方法进行操作。当然,现在看起来好像是接近底部了,但是在好的投资机会出现前,谁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呢?何必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用‘猜测法’来捕捉投资机会呢?”
技术分析更能应对恐慌
莫里斯认为,技术分析在预测模型或者反应模型中都可以发挥作用,许多投资机构的预测家喜欢使用预测模式,而他只在反应模式里运用。他觉得这样可以避免去猜测市场顶底之类的问题。
决定买卖行为是否可以获利的因素是价格,投资者买卖有很多原因,对这些原因进行测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可以测量价格的变化,这就是技术分析要做的事,并且还能做得相当不错。
而使用技术分析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技术分析和行为之间存在逻辑联系。投资价值股、成长型股票等做法,它们似乎在分析过程与做出决策之间留下了巨大的断裂。而通过技术分析,就不会存在这个巨大断裂。另外,技术分析可以不受人类情感的干预。贪婪、恐惧等是投资者很难克服的因素,而技术分析能有效地将其排除掉,应对市场恐慌。最后,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分析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系统性风险上,而大多数的金融理论将重心放在非系统性的风险上。他认为,在目前位置,系统风险比非系统性风险更重要。
应用技术分析回避风险
那么,在这场股灾中,莫里斯是怎样应用技术分析的呢?他说:“我们参考了一种独特的分析模型,它通过综合多种计量方法来预测股市的走势。这种模型的优势在于能够克服许多其他模型中经常出现的单个信号点失效的问题。我们首先设立初始投入规模及止损点,然后再通过模型给出的信号决定是否加大投资直到投入的资产规模达到充分的水平。这个模型带给我们最大的验证是在2007年11月初,一些不稳定的信号出现了,因此当时我们只进行一些短期资产委托,这样的做法使我们有效地避免了后来的风险。我们采用相同的管理一些公开交易的共同(如PMFM管理组合-FX)。在最新的1万多只Morningstar美国股票型基金排名中,它排在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