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feiyu
2008/10/26 10:31:05
随着的进一步下跌,上市公司增发基本已走上了不归路。国祥股份放弃增发重组了,山西焦化调低了增发价,恒源煤电一发布增发预案即连续跌停……从WIND资讯提供的来看,不论是定向增发还是公开增发,今年以来,大幅度“破发”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了,不少公司的股价只有当初增发价的四五成,而一买入就“浮亏”,也严重打击了机构们的认购热情。
又一家公司放弃增发
股价连续大跌,使眼下的市场基本丧失了增发功能,一些绩差公司原本希望通过增发重组实现业务转型,但现在不得不放弃最初的美好设想。
昨天国祥股份发布称,拟终止增发置换及购买额济纳旗盛源矿业100%股权的方案,原因主要是程序履行期间,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公司7月28日发布的增发方案中,对于拟收购钼矿资产的前景描述是:由于国际钼金属市场求大于供,近几年钼金属产品的市场价格处于35-40多万元/吨范围运行当中,本次未来盈利预估过程中按36万元/吨作为销售价格,2008年收益可能较少,但2009年将出现爆发性增长。但实际上,从国祥股份7月末发布增发预案至昨日,公司股价已从9.8元跌到3元多一点,较当初8.64元的增发价已矮了一大截。同时,今年来有色金属价格也跌得很惨,眼下钼价格恐怕已远远低于36万元/吨,即使注入,可能也无法达到原来的盈利计划。由此放弃成为最好的选择。
实际上,近段时间知难而退的增发公司并非只有一两家,除了国祥股份、宏达股份外,之前中科英华、迪马股份、郑州煤电等都主动放弃增发融资。
降价将增发进行到底
很多公司的增发方案好不容易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但面对股价的下跌,公司不得不采取“降价”的方式将增发进行到底。如山西焦化的定向增发方案早在今年4月就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核,当时的增发价确定为21.2元/股,之后公司10转增10股,复权后昨日的收盘价只有10元多一点,近日山西焦化发布公告,将增发价调整为6.24元。
今年6月获得证监会批准的华仪电气,近期也对增发价进行的调整。部分股价跌幅很大的公司,虽然尚未获得证监会核准,也不得不“降价”,包括TCL集团、东北证券等。
认购机构大量“浮亏”
从浦东建设、海通证券增发大量包销开始,参与增发机构的风险越来越大。华夏增发价为14.62元,而到昨日收盘股价只有7.34元,首钢总公司、国家爱电网公司以及德意志银行认购公司7.9亿股,如今已账面“浮亏”了近60亿元;鼎立股份增发价5.38元,昨日收盘5.28元,10家参与认购的投资者,累计认购9248万股,至今账面值已经缩水了900多万元;前期中天城投的定向增发只“派发”了三成多,即3000万股,而且都是“关系户”在认购,但目前的股价较增发价已下跌了近57%,关系户投资浮亏近2亿元。
截至目前,还有30多家公司增发方案获得证监会批准但尚未执行,这些公司确定的增发价全部在股价之上,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上述公司要么放弃增发,要么只能陆续降低增发价,以求完成增发,当然,这最后还得面对有没有人要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