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股票圈〗 → 1802点,一捅即破的窗纸
查看完整版本:1802点,一捅即破的窗纸
2008/10/26 10:25:01
    昨天,中石油力挽狂澜,收盘仅微跌0.28%,使上证仅下跌35.94点,最后以1839.62点报收,仍站在了前期低点1802.33点之上。

  然而,内忧外患之下,上证指数的1802点关口像一张一捅即破的窗户纸,脆弱不堪。

  新低,其实已经来了

  昨天上证指数险守前期低点,绝非A股强势的体现,不过是上证指数的又一次误导。

  纵观更精确反映A股整体市场情况的“新一代”指数,无论是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代表二线蓝筹股的中证200指数还是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均已先后跌破9月18日创下的低点,开始了新低之旅。

  细看1571只9月18日以来有交易的个股,已有1248只个股刷新了当日的低点,开始了新低之旅。若与9月18日当日收盘价相比,昨日已有65只跌幅超过30%,290只股票跌幅超过20%,570只股票跌幅超过15%,880只股票跌幅超过10%。能够维持上涨的,不过寥寥217只。

  申万23个一级指数中,除了农林牧渔、医药生物、、信息服务这四个行业外,其他的19个全数创下9月18日以来的新低。

  “大小非”已非最大担忧

  今年很长一段时间内,A股饱受不断扩容的解禁“大小非”困扰,如堰塞湖般高高悬在A股头上的抛压,让指数只能选择下行。但眼下,“大小非”已经不是A股最关注的问题,更多的焦点已经转向经济景气度以及次贷危机余波。

  20日,国家局宣布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这是2004年四季度以来,中国GDP增长首次低于10%的水平。考虑到全球经济正饱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经济机构预测未来中国的GDP将进一步温和回落,如国金最新预测2009年GDP增长可能回落至8.5%,瑞银则认为是8%,摩根斯坦利则认为是8.2%。

  预测的具体数字不重要,关键就在中国经济的确面对着严峻的挑战。而本周对房地产市场的大力扶植,无疑也反映了国家保经济增长的良苦用心和决心。

  能保住房地产领域的平稳发展,对于GDP的稳步发展自然大有好处。但考虑到新放宽了商业贷款的下调幅度,对于从事按揭业务的商业而言,却算不上利好——银行虽然可以从GDP中长期的稳定增长中受益,但无疑短期要为按揭利率的折扣付出小小阵痛,昨日多家银行股跌停,无疑也反映了市场对此的忧虑。

  中国巴菲特,你敢做吗?

  上周末,巴菲特以《我在买美股》为题发表了一篇,指出“在恐惧中贪婪,在贪婪中恐惧”是其奉行的信条,因此已经动用自己的资金买入美股,若未来美股估值继续这般吸引人,则将很快满仓。

  对A股的长期投资者而言,巴菲特此言无疑是市场彷徨中最好的指路明灯。那么,此时此刻,我们也该买入A股,做中国的巴菲特吗?

  做不做中国的巴菲特,这不是一个简单“是”与“否”的问题,关键在于A股是否已经到了匹敌美股的地步,你又是否有巴菲特这样的耐心?

  在经济不景气时,市净率显然是比市盈率更保险的估值指标。Bloomberg显示,S P500指数目前的市净率为1.758倍,而Wind资讯显示,沪深300指数的市净率仍在2.17倍,显然A股较美股估值依然略高。仅仅因为巴菲特买美股就想当然的买A股,或许并非好的选择。更何况,巴菲特有慧眼选中真正估值超低的个股,你有这个慧眼吗?

  巴菲特一再强调,自己对于预测短期市场变动从不拿手,之所以买入美股,是基于10年表现来衡量的。那么,你是否有持股10年的决心和毅力呢?

  2005年大熊市中,上证指数一度跌至1.5倍市净率左右,若以此估值则相当于目前的上证指数下跌至1283.46点左右,距离目前点位也不过30%的跌幅,若真有“越跌越买”的决心,倒不妨通过做一个定期定投,每个月固定买一些,或者A股每下跌10%就定额买一点。若你放眼长线,不在乎短期30-40%的跌幅,这的确是不错的“长期投资之道”。若没有巴菲特这般大魄力和大毅力,那不妨多看少动,待真正企稳了再考虑入场——也许没法学巴菲特买在底部,但至少少了许多胆战心惊。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