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feiyu
2008/10/22 16:22:46
提要:每一轮市场轮回的鼓点,总是在纷繁的杂音中为一些看似偶然,但却越来越强化并日益重要的因素所敲响。对于当今A股市场来说,在海啸袭击和大小非恐慌造成的混乱局面下,A股却正在悄然遭遇历史性机遇。没有人能精确预测市场底部,但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漫长、最寂静的,只待先行者悄然踏上征途。
一、经济新政经济模式转变力度空前
虽然是在外围压力倒逼下,然而一揽子经济新政方案却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跨度不小的改革措施,以及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的明确方向。
在保经济、稳社会、增就业的明确目标上,在如何稳定和实现更好治国理政目标的共识上,至少中央高层出发点和意图目的明确。而当前农地改革就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在外有压力内有动力所促成的难以逆转潮流。
总结这一段时间的主流经济用词,我们还发现能源环保、基础建设、自主创新,如果说这些曾为短视的眼光和利益行为所阻,那么在外围萧条大背景下,华山一条路的经济新政就是最好并唯一的决策。
也许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外来危机反而会成为内部腾飞的助燃剂。这个经济新政包含着几十年方一遇的农改,有新一轮基建投资高潮。虽然同样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然而对于一个只有30%外部依赖,并且几乎能独立发展的大经济体来说,我们对中长期的经济稳定和转型保持乐观。
二、全球资本流动格局重塑
全球资本流动遵照一个简单原则,即逐利性。当前处于全球经济萧条的混乱期,资本流动的格局暂时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然一旦短暂混乱期过后,利益将成为资本流动方向的指挥棒,重新主导资本流动体系格局。
正如过去美国用长期的经济和金融繁荣,让全世界资本为其所驱使,同时又分享其经济高成长的丰硕果实一样。在金融海啸冲塌旧有格局以后,多极化的全球经济中,新生势力必然要争夺更大的资本话语权。
对于中国来说,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一是经济增长的独立性不弱,相比美国的内伤而言,海啸给中国带来的大部分是外伤;二是新经济增长模式可见,农地改革带来农业化、数十万亿土地财富流转,打造新的农民富裕阶层,甚至于一个更大的城市化浪潮。三是在保增长基础上,维持稳定环境和庞大的市场容量。这一切,让中国具备了争夺多极经济格局中一席之地的实力。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金融体系不健全、经济发展暂时遇到困难这些因素而盲目乐观。
在曾经助推美国长期繁荣要素中,丰富的全球资本流入曾起到非常重大作用。而试想如果明日中国能够拥有这一切,那么全球资本共图A股大计局势则可成,而如同美国股市那样十数年的长牛也就可以史无前例的出现在A股市场。
三、大小非既是问题,也是机遇
为市场投资者所深恶痛绝的大小非问题,虽然造成了非常惨重的亏损。但是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我们万隆网认为,危机往往和机遇相互伴生,大危机则蕴含大机遇。
实际上,管理层不可能对市场置之不理,毕竟这里牵涉到大量的国资利益,而大小非问题总有一天会解决。从当前国资委大股东增持表态来看,大非反而不会是最主要问题。
既然如此反而可以认为,如果没有大小非和经济减速这些实际问题影响,没有全球金融海啸的恐慌,我们恐怕再也找不到机会购入如此廉价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