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炒的完全是消息,消息之多实属罕见。面主要是刺激农村消费、刺激交易、针对纺织品等企业的出口退税等利好;另外,还有“可交换”获得进展方面的非实质性利好。早盘公布的经济指标有许多,主要可概括为GDP增速低于预期,CPI涨幅放缓至15个月新低。
上述各种刺激经济的政策暂时封堵了许多惨跌的周期类股的下跌空间,而经济指标又引发减息预期,这种情况下大盘上涨便有了较充足的动力。这次经济指标是提前公布的,从道理上讲,若非迫不及待想减息,那也没什么必要,依此推断而进场的投资者应有充分根据。但市场的事情有时还真说不清,如果没有减息消息及时公布,那么提前公布经济指标的行为就显得莫名其妙了,对此只能拭目以待。
早盘A股受上周五美股下跌影响而一度低开,但其后上涨,午后成交量有所放大,表明有增量资金试探性进场。最终大盘在农业、地产、煤炭、等带动下大涨收盘。沪综指涨2.25%收1974点,深综指涨3.14%报520.38点,成交量较上周五放大约两成。
因预期将出台措施刺激房地产、出口等,这使一些受累于需求不振的房地产、有色、煤炭、钢铁、水泥、服装等个股的股价能暂时反弹或至少稳住。当这些最弱势的个股反弹,在比价效应下,其他个股的下跌动能也可能会暂时不足,因此短期内大盘就有可能于目前点位展开反弹或至少是横向整理。
不过中线仍应谨慎,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房地产等刺激起来的难度是极大的,何况本次调整时间及空间远远不够。因此,很可能发生以下情况,即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刺激效果其实很有限,此时相关个股或产生新一轮杀跌。
从1998年我国刺激经济的情况看,当经济减速时,通常刺激经济的效果有较长的反复期,经济及股市并不会走 “V”型走势,一般有个低点反复确认过程,甚至不排除还有强大惯性下跌的可能。
类似的惯性在、股市过热中也有过表现,通常是一而再、再而三出台“冷却”措施后,却发现仍有许多上行惯性,最终导致“超调”,然后才是暴跌。按同样逻辑,当楼市、经济等一时刺激不起来时,不排除也有“超调”可能,而每每当此迹象出现时,才对应着真正的底部。熟悉楼市的人肯定记得以前上海的“蓝印户口”,这其实就是“超调”,也就是说矫枉过正后才真正见底。
基于上述认识,中短线操作上,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些相关受益个股做反弹,但期望值不要太高,要防止、券商、等稍做一把就走的可能性。长线资金仍需等待,至少要捱过若干次“反复”,当最终发现有“超调”现象时,才是终极出重手搏击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