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8/10/20 2:57:02
虽然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但作为投资者却有必要具备超前思维。金融危机之后会怎样?这个问题可能比应对危机更有意义。
政府已有足够工具
就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近所说的:“我并不是说前方是一片坦途,但是我坚信我们有足够的工具来应付挑战。”
伯南克是对的。在各国竭尽所能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并接近目标时,即使市场依旧动荡不安,但担忧重点已不是哪家要破产,而是全球经济何去何从。
已公布,现在更需要做的是执行。美国财政部尚未大笔购入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美联储似乎未像承诺的那样大规模进入商业市场。
更多经济下滑的
相对于金融市场,政府干预对经济的作用将是微不足道的。
资产价格下跌、就业市场恶化和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正在打击消费支出,而从历史数据看,制造业总会追随消费的下滑。
目前的问题是需求疲弱将持续多久。1987年和“9·11”事件时的市场表现告诉人们这并不会持续很久。但本次危机可能并不相同,由于过去几年消费与资产价格的联系已相当紧密,消费需求下滑将持续更长时间。
零售商在经济困难时将减少库存,这将进一步伤害经济。美林上周公布的显示,69%的认为全球经济已陷入衰退,而1个月前的这一数字仅44%。
通胀近跌远涨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经济增长陷入低迷,通胀压力短期内可能回落。法国兴业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tephen Gallagher上周表示,明年夏天美国通胀率可能为负。法国兴业银行估计美国明年的通胀率为3.3%,低于今年的4.7%;欧元区明年的通胀率为2.0%,低于今年的3.5%。主要经济体中,只有日本的通胀率可能在明年回升,从今年的0.4%走高至1.1%。这将给更多调整空间。法国兴业银行认为,未来一年内各主要央行都将调低利率,美国的利率将走低至1.0%、欧洲为2%、英国为2.5%,日本则保持几乎降无可降的0.5%。
长期看,通胀可能仍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本月各国央行联手降息当天,美国10年期收益率出现戏剧性变化,收益率先大幅下跌,后却飙升。截至上周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当日低点约3.4%回升至4%附近,这可能意味着投资者对长期通胀前景有所担忧。
人们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廉价资金造成的问题能否通过更多廉价资金来解决?现在的伯南克和当年其前任格林斯潘到底有何不同?央行正努力让人们摆脱一次萧条,还是将人们推入一个更大泡沫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