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针对的救市,中央也表示支持。因此,关于政府将出手拯救楼市的预期又开始强烈起来。然而,熊市的格局仍未动摇,市场大势仍未明朗。多数业内人士表示,这对短线操作来说或许是一次机会,不过仍须谨慎。
肯定地方救市政策
昨日,记者的MSN上得到一条消息:“国务院召集建设、财政、税务等部委下午3点开会,正式表决通过一系列关于地产的政策。具体内容包括放松银根、取消二套房贷的限制、减低土地增值税、延长按揭期限以及二手税的优惠等利好,周末。”
近期地产某些个股的活跃表现,十多个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针对市场的救市政策。1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对当前各地推出的“救楼市”举措给予积极肯定。中央监管部门由默认到肯定。种种迹象为上述传闻增加了几分可信性。
而对于市场上“风传”的中央直接出手对房地产调控出新政的传言,昨日相关的调控主管部门都表示沉默。
或有短暂
这样的“大利好”,自然值得期待。但不少业内人士却表示不可盲目乐观。西南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认为,即使传闻完全兑现,如无“对症下药”的细则出台,也只能是两三天的行情。他解释道,地方政府的“救市”虽有效果,但力量仍不够强,而中央的态度目前只是默认;同样,第二套房贷限制还涉及等部门的参与,如放开,对的资产安全也是一种隐忧。
长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勇表示,此传闻有一定可信度。他认为,国家救经济就应从房市入手,这符合大趋势。但是,对于那些像农业、甚至房地产一类的周期型、政策扶持型来说,短期内很难扭转趋势。“地产行业的三季报业绩并不理想,这一救市政策即使出台,把几个交易日综合起来看,也不排除出现高开低走的‘见光死’行情。”
国海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钟精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周银行板块与地产板块联袂上涨,从其联动效应去分析,该传闻兑现的可能性存在。但不能简单看成政策救市之后就能上涨,效果好坏关键应看是否产生更多的成交量。
总的来讲,熊市仍在持续,不宜追涨,对不同的个股应该区别对待,受到利好影响明显的公司可以中期关注。
短期难改行业趋势
前期地产股的上涨,业内普遍认为是受到政策救楼市的利好传闻刺激。但“利好”兑现的力度通常并不长久。对此,张刚也表示,从宏观考虑,政府不可能任由房价上涨,即使救市,也是从民生问题与经济总体去考虑。救股市还必须依托于房市,进而是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因素。
行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不管政策救市偏重哪方面,放松信贷也好、减税也好,企业业绩困境的化解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国海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赵铎认为,假如上述传闻全部兑现,短期能够刺激股价,但其效果真正“落实”到业绩中也需要半年左右时间。市场的调整需要时间,购房者从观望到参与也需要时间,因此政策对企业业绩的正面刺激将有滞后反应。
海通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帅虎认为,政策预期对地产股只是短期利好。整个行业的下行趋势或将持续,大约在2009年中期至年底,才可能出现相对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