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股票圈〗 → 清议:A股历史底部已经形成
查看完整版本:清议:A股历史底部已经形成
2008/10/18 20:36:12
    10月16日,熊市一周年。在一年中经历了太多艰难坎坷的股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去年这个时候的欢欣鼓舞,对股市的一点小波动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人说,熊市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股指快速下跌;第二阶段是股指开始反弹,反弹后个股和出现分化;熊市第三阶段会出现最后的一跌,而这一阶段是长期投资者入场的最佳时机。

  而如今跌宕起伏的股市,究竟处于哪一阶段?是不是已经到底?还有没有品种可以投资?本周,三位界的专家接受了本报的专访,表达了他们对熊市未来走向的不同看法。

  10月16日,是A股从去年6124点历史高点下落的一周年祭。在境外金融危机一步步侵蚀市场信心和对经济的担忧之下,股市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漫漫熊途何时才能终结?

  10月17日,中国国情员,知名财经人士清议就 “熊市一周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股市已处于历史性底部

  记者:股市从去年10月创历史高点以来,整整过去了一年,您判断熊市现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清议:当然是一个历史性的底部。

  记者:很多人认为A股还会下跌,甚至跌到1500点?

  清议:为什么要对中国经济那么悲观呢?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还没有完成,中国有那么多的流动性,宏观调控正在转向。而且,很多人所担忧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减少,目前看只是一个假设而已,9月份我们的出口数字仍旧不错。

  而且就算美国的贸易需求出现了问题,但中国过去5年只有5%的平均需求是来自外部,而95%都是来自内部需求,我们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并没有那么高。

  记者:也就是说我们对经济不应过分悲观,股市内在的驱动力还是有的?

  清议:对,我想说明的是以下几个判断。首先,股市已经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底部。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使中国必须要战略性地做大A股市场,否则,按照中国的企业对体系的依存度超过95%的现状,如果中国要发生类似美国的危机,那将造成更大的危机和损失;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也没有充分理论对明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做出悲观判断。

  企业过度依赖银行

记者:市场最关注的就是外部因素影响和宏观经济的走势,但这两方面向理想方向发展也需要一定时间,和股市处于底部要求回升有一个时间差?

  清议:这个问题是很显然的,饭是需要一口口吃的。但如果我们现在不向外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资本市场和银行系统外部融资比值达到50%:50%?有显示,中国企业对外融资,不包括其全部筹集,95%来自银行系统,而美国企业这个数字是15%。

  美国现在的新型,微软、谷歌等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只有3%左右,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他们受到的损害特别小。我曾经查阅了道琼斯30非金融类公司最新披露的财报数据,结果显示,其中26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仅为21.65%。

  这样的负债率是相当好的。这说明美国的大企业,充分汲取了1929年大危机教训。在那场危机中,金融市场的危机迅速扩散到实体经济,就是因为企业对银行的信贷系统有非常大的依赖,所以一旦贷不出款来,所有企业都死掉。

  记者:国内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清议:如果从外部看我们的资本市场,会发现这个市场虽然经过了很大规模的扩张,但还是微不足道。我们的企业外部融资,来自银行系统比重超过了95%,资本市场只有不到5%。假如这个危机发生在中国,那么中国的经济根本不堪一击,不光是银行系统出现问题,企业也会跟着倒闭,因为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而没有其他融资渠道。

  从融资比例和防范金融危机角度看,应该迅速战略性地发展A股,这不是什么泡沫问题,而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问题。

  对美股的判断不适用于中国

  记者:有人认为目前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股市将呈现“L”走势,在这样的谷底阶段还要徘徊很长时间?

  清议:我认为“L”走势是对美国股市的判断。对于美国经济的判断如果照搬到中国,那会有失事成分,因为美国是流动性短缺,而中国是流动性过剩。

  美国过去生产性投资少,整个美国的生产力在不断衰退,这几年都是靠借钱消费、买房子。买房子和企业固定资产不一样,企业的固定资产算折旧可以增加未来GDP,而居民买房子则不能算GDP,中国这几年的投资还很大,因此中国未来的经济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A股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制度性问题,我们所说的“大小非”问题实质就是个制度性问题。在美国这次危机中,也有“国有化”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采用类似措施,为了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将这个历史性的制度性问题,以勇于纠错的态度加以修改和解决。

  该承认制度改革失败就承认失败,该下台就下台。再有,在纠错之前应该停止发行,除了为纠错而增加资金之外,还应该在其他方面促进资金比例,取消股息税、取消印花税,甚至如果投资者买了,就可以减少其个人所得税。

  既然企业购买了固定资产,国家就退一些个人所得税,那么个人买房为什么不能享受这个政策,买股票的投资者为什么不可以退税?或者干脆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多方面增强大家的信心。

  记者:根据现在的观察,这些方案能推出么?

  清议:从此次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道可以看出,土地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本点。政府正实实在在地采取措施拉动内需,这也意味着很多谈论到的经济政策也会继续出台。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