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hengcai
2008/10/9 14:40:19
从增持或动力的角度来看,当前(复权)股价跌破增发价(或拟增发价)的上市公司,以及PB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上市公司进行回购或被其大股东增持的概率相对较大。
元器件行业8家有央企背景的上市公中,有4家公司的PB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有4家公司股价已跌破增发价(或拟增发价),其中航天电器和有研硅股既低PB又已破发。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公司进行股份回购或被大股东增持的可能性。
深天马A(000050,收盘价3.35元)
控制央企: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公司属于液晶面板行业,目前公司正在成都筹建第二条4.5代生产线,该项目预计总投入30亿元。公司现金流极度紧张,基本不存在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可能性。至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深圳公司旗下资产很多,仅上市公司就有深天马A,中航地产、飞亚达等,考虑到上市公司本身在短期内盈利能力有限,且公司上一次的增发是在去年8月股市最热的时候,因此公司被大股东增持的概率并不大。
华东科技(000727,收盘价2.81元)
控制央企: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公司。大股东南京华东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自身官司缠身,持有的华东科技股份大部分已被质押,几乎不可能进行增持。而上市公司目前主业已连续两年亏损,回购自身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航天电器(002025,收盘价5.75元)
控制央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目前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不错,当前股价与2007年4月的增发价相比,幅度并不大,且实际控制人航天科工集团通过多家子公司控制航天电器,增持的可操作性不强。事实上,航天电器未来资产注入的可能性较大,至于回购,公司最近的现金流情况不太理想,因此回购股权的可能性也不大。
中航光电(002179,收盘价9.16元)
控制央企: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航光电的主营业务为军用及民用继电器、连接器等产品,是中国一航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由于其折价率很低,且一航对其直接或间接的持股比例超过50%,因此该公司被一航增持的可能性并不大。由于中航光电经营性现金流情况比较糟糕,回购股份的概率也很小。
中航光电是中国一航旗下唯一一家航天电子类上市公司,中航光电有可能被中国一航用来整合旗下的电子类资产,且预期比较强烈。
上海贝岭(600171,收盘价3.62元)
控制央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从公司经营业绩来看,其最近几年的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滑,资产质量一般,目前同时陷于四宗经济、专利权纠纷的诉讼中。公司的大股东虽然实力不俗,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上市公司增持,公司自身亦无力进行回购。
新华光(600184,收盘价6.67元)
控制央企: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公司的主业是各类光学器材,行业已达夕阳期,公司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公司在未来也难以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关注重点。公司既无力进行股份回购,也难以成为大股东增持的目标。
有研硅股(600206,收盘价7.20元)
控制央企:北京有色金属总院。公司资产质量良好,盈利能力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今年6月承诺将持有股份的锁定期延长两年,又于8月增持了部分股权。考虑到公司当前的股价与其已通过股东大会的拟增发价和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均已有较大的折价,同时公司的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均较强,在公司三季报公布后,大股东应有进一步增持的可能性。不过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属于科研单位,资金实力应当有限,其继续增持的量应该不大,对股价实际上的影响应该很小。此外,上市公司本身库存现金一直很少,因此几乎不存在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元器件行业被央企控制的上市公司被增持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上市公司自身进行股份回购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该行业的公司规模通常都不是很大,在央企内部没有占据核心地位。再加上近期以来本行业正处于行业运行周期的底部,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表现平平,投资者的兴趣大幅减弱。在这种环境下,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增持上市公司股权的方式难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也难以达到稳定上市公司股价的效果。
航天电器、中航光电等业绩较稳定、增长明确的公司存在军工资产注入的可能。不过,大股东当前也没有增持并抬高股价的必要,因为未来可能的资产注入必会向大股东进行定向增发,大股东持股比例会进一步上升,现在持股比例太高会给将来的增发造成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