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股市低开高走呈抵抗型上涨走势,盘中完全覆盖"9·22"向上跳空缺口。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多空因素交织,给未来发展增加了变数,后市止跌企稳过程将进一步延长,期望短期行情出现强劲反弹难度较大。
长假过后,A股连续下挫近200点,首要原因是外围市场剧烈波动。美股跌破万点大关,创出数年来新低,使全球市场对可能产生的新一轮下跌充满恐惧。周边股市纷纷下跌,A股市场自然无法幸免。
其次是在全球政府开展的救市行动中,减息成为大势所趋。中国在四季度有可能进入再次降息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通道,这对于类上市公司或将形成直接冲击,使其后期经营与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第三是对融券推出的负面解读有所放大,使市场增加了新的担忧,致使周二股跌幅居前。目前融资融券的细则还未出台。从推出之后引入的资金总量看可能有限,还不足以改变目前资金供求失衡的状态。另外,可能刺激大小非提前解禁,理由是在熊市中,融券的冲动可能会超越融资的冲动,对于尚未解禁的大小非来说,先融券卖出,在股份解禁后再用来偿还,可能会避开现行制度的限制。目前看,市场急需实施细则来规范融资融券,才能化解各种疑虑。
第四是以宝钢为代表的钢铁厂再次下调了钢铁出厂价,中铝下调了氧化铝出厂价,煤炭企业下调坑口煤价,秦皇岛煤炭大量压库等,说明国内需求端出现了快速萎缩,中国经济的景气回落速度正在加快。三季报将陆续开始披露,企业盈利和现金流状况恶化趋势或将超过市场预期,将对股价产生不利影响。
第五是近期场外资金流进有限,而连续流出不断,说明市场分歧较大。目前大资金的流出相当明显,上周保险、等机构对大盘权重股有明显的短期减仓动作,显然制约了指数后期反弹的持续性。
我们认为,近期中国与世界各国同步采取的积极层出不穷,要走出困难局面,这些利好因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9月以来已经连续推出多项利好政策的组合拳,帮助大盘远离了1800点的底部区域,而且这些措施具备长期性、连续性特征,不可能在短期内再次发生转向,将力促市场重新回到稳定健康的轨道中运行。
这些措施中备受市场关注的可能是。恢复接受非金融企业中期的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回购本公司。一方面说明有关部门协调一致解决了回购所需资金难题,以直接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符合国家金融政策导向,可大大缓解当前恶劣的融资环境,减缓企业资金压力,同时又不至于对货币供应量及CPI带来明显影响;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可以直接提高每股收益,增厚市场的业绩基础,对于稳定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