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融券利好消息出台,但受近期国际市场大跌的影响,A股市场节后两个交易日呈现调整走势。考虑到自节前三大利好出台以来,大盘最高上涨了近30%,目前仍有20%的涨幅,因此,目前的调整仍然处于合理的回吐范围内。
但大盘短线震荡下,个股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显示,三大利好公布至今,有近30只个股的涨幅超过30%,同时也有超过10只个股创下新低,比1800点时跌去10%以上。
题材股涨幅居前
统计显示,涨幅居前个股的平均市盈率超过200倍,其中,有7家个股中期亏损,显示利好刺激的更多是题材股的天下,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行情的反弹性质。
从角度来看,股及参股券商类股是本轮行情最大的赢家,占据了涨幅榜20%的份额。融资融券消息的刺激是主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融资融券业务准备工作并不充分。一方面,监管层对融资融券的监管理念和法规尚未出台,交易所和清算所层面的业务模式和流程尚未真正完善,可以试点的券商仅为中信、海通。因此,券商及参股券商类股的上涨更多属于题材性炒作,实质性利好影响十分有限。
另一上涨股比较集中的是医药,典型个股包括华北制药、海南海药和东北制药等。这同样是受到医改题材的影响。9月上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医改工作的加速(四季度,医改草案将可能出台)。当然,相比券商股,医药股的基本面情况要好很多。截至目前,医药行业扣除ST公司后的109家上市公司中共有30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有21家为业绩预增。其中,有16家上市公司的三季度业绩增幅超过50%,其中又有4家原料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增幅高达数倍。
股整体走弱
统计显示,跌幅居前股中,中小板块多达20家,占比达57%(其中,今年以来上市的次占了近一半),9月19日上市的水晶光电、川润股份两股的跌幅均超过50%。对最近上市的100家新股统计发现,有超过一半的个股已跌破其IPO价格,整体估值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尽管如此,该板块近期弱势依旧,表现明显落后于市场整体水平。按照深交所最新规定,相关个股的部分存量股份的锁定期由原来的36个月缩短到12个月,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新股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对于该板块后市的表现,投资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宜乐观。
行业方面来看,纺织服装、机械、石化、食品和信息技术行业的弱势股相对较多,其中不乏一些业绩相当不错的个股,比如华昌化工、浙江龙盛、英力特、巨轮股份、七匹狼等。导致它们走弱的具体原因各有不同。纺织服装属于消费行业,若未来经济增长进一步下行,该行业的增长必然受到影响。另外,受国际市场影响,香市近期持续下跌,相关服装股股价的调整也给A股市场上的纺织服装股带来压力。机械股的走弱部分与经济有关。同时,金融机构和经济陷入困局。美国政府的实施巨额注资计划势必导致美元贬值,对中国以出口为主的机械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食品股的疲软显然与三鹿事件直接有关。
综上所述,市场短线震荡幅度较大,个股分化加剧,在提供一定短线操作机会的同时,也蕴藏着非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在操作时需仔细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