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券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试点即将实施,给股带来无限遐想。虽然《试点管理办法》对试点券商的规模、财务状况等有诸多规定,但在该消息的刺激下,券商股仍然是“鸡犬升天”。
昨日,除中信(600030,收盘价24.76元)因召开股东大会停牌外,其余7只券商股全部上涨,且涨幅都在3%以上。其中,被市场认为最有可能成为试点券商之一的海通证券(600837,收盘价23.67元)涨停。
融资融券业务的试行究竟能给相关券商增加多少收益?中国银河证券所的显示,假设该业务在11月正式开展,如果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都列为试点公司,那么两家公司2009年的净利润较不开展该业务前将分别提升8.1%、10.84%。即便如此,银河证券仍然认为券商的市场估值偏高,维持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性”的。
利好刺激 逆市上涨
融资融券启动后,券商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利息收入。如佣金自由化的香港市场,依靠单纯的佣金收入,券商根本无法达到盈亏平衡,但通过融资融券,券商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利差收益。同时,试点的启动有望增强市场流动性,刺激交易量,增加券商佣金收入。
昨日,券商股走势几乎与大盘相反,大盘跌得越厉害,券商股涨势越强。除了海通证券以换手22.95%涨停收盘外,国金证券、长江证券分别上涨7.7%、7.47%;国元证券、东北证券、宏源证券、太平洋都有不错涨幅。“主角”中信证券召开股东大会停牌,分析人士认为,该股的补涨基本是可以肯定的。
“新业务还有许多限制和门槛,目前券商只能以自有资金和进行融资融券,根据国内券商的财务状况,可供融资的规模并不大,因此带来的收益也就可想而知了。”中信建投一位资深研究员称。
业务开展 困难不少
一般而言,业内普遍的看法是,融资融券的实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部分创新类券商进行试点;第二阶段是在券商中全面推行融资融券业务,同时监管部门将对业务中的关键指标进行调整;第三阶段是设立证券金融公司,在证券行业全面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在第一、二阶段,券商只能以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来开展交易,因此在该阶段,融资、融券规模都是相当小的。
不仅如此,申银万国分析师安昀称,从国外经验看,投资者一般融券的都是大盘蓝筹股,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券商手里拿的都是小盘股,因为钱少,自营资金也就十多个亿,买不了几只股票。所以,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客户想融的证券,券商手里没有。
警惕过度炒作
银河证券报告显示,融资融券的推出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试点公司的盈利水平,但券商只能以自由资金开展业务,限制了盈利增加的速度。
以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为例,如果该业务在今年11月份能够正式开展,以上两公司2008年净利润将较不开展该业务时,分别提升2.02%、3.37%;2009年净利润将分别提升8.1%、10.84%。该的得出是建立在融资融券为8%基础上的,目前这一细节尚未确定。
另外,中信证券2008半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为47亿元,同比增长13.33%。银河证券预测,不考虑融资融券,公司2009年净利润约为60亿元,考虑该因素后,净利润为65亿元,影响每股收益不过0.07元。
短期内,融资融券业务带给相关券商的实际收益并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券商股的整体估值仍然处于20、30倍左右,大大超出了市场平均估值。
安昀称:“对行业而言,融资融券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许多券商早已着手准备,主要是人员培训等。而且目前只有几家创新类券商可以开展,并非所有券商都受益。”市场也不例外,基于融资融券的利好消息,券商股早已走出一波上涨,利好已提前消化。
分析人士称,在融资融券具体时间和细则没有出台前,市场对券商股的追捧都是盲目的。9月18日以来,海通证券上涨了66%,中信证券上涨52%(以昨日收盘价计算),长江证券上涨56%,国元证券上涨41%,而大盘在此期间仅上涨了14%。市场对券商股的过度炒作已将融资融券带来的利好提前消化掉,投资者反而需要担心的是,后市该因过度炒作而迎来细则出台后的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