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10月6日发布投资,针对中国证监会表示将于近期启动证券公司融券业务试点工作,认为此举利好程度有限。
海通证券指出,长假即将结束之时传闻中的融资融券利好得以兑现,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近期继印花税之后管理层对市场的重视和关注,反映出市场前期的呼声得到政策的认可,这给予投资者一个政策可能连续出台的积极预期;另一方面体现出管理层担忧长假期间美
国因7000 亿美元救市计划颇费周折的获批前后产生的市场大幅波动可能对A 股形成冲击波,从而以融资融券的政策来保证A 股市场稳定的想法。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管理层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决心和预期对市场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
海通证券表示,由于具体细则将在近期陆续出台,只有通过证监会负责人的发言来获得有关融资融券措施推出可能给市场的影响。该负责人解释说,一方面,试点规定的融资融券客户保证金比例较高,试点还会根据自身情况提高风险控制比例,融资融券的财务杠杆效益不是很大;另一方面,试点期间,融资融券业务资金和证券的来源为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而目前在证券公司的资产结构中,货币资产比例较高,证券资产比例相对较少,其中只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科目下的标的证券才可用于融券业务。从这一表述可以看出,融资融券的初期可能带来的是融资规模大于融券规模的格局,或者由于试点范围有限而实际铺开的范围不大、影响也有限,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更多地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海通证券认为,从长期来看,融资融券应该是具有双面性的政策,它给市场引入做空机制、平衡了单边市的泡沫压力,使得市场估值趋于合理,但同时也在活跃市场交易的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风险,交易杠杆放大和监管难度提高都是未来的新问题,而且对投资者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以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应该简单理解成为利好。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市场饱受交易杠杆放大风险之苦的今天、特别是在美国限空令延长的当口,融资融券政策对A 股的影响需要谨慎判断,并不能够完全以利好来加以理解。
海通证券还指出,短线来看,该消息在节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预期,冲高之后、利好兑现后可能市场还将继续以经济走向为主要关注的焦点,券商能否成为持续走强的龙头还要经受考验。